第278章 禅让进行时
作者:天官青龙   三国:霸王附体,貂蝉为我更衣最新章节     
    许都,城门口。
    荀彧带着镇守许都的文武百官站立,连钟繇、司马防、杨彪和伏完等老臣也在。
    所有人齐聚,等着曹操凯旋。
    钟繇是曹昂的岳父,更是曹操的亲家,两家的关系非常亲近。同时他和荀彧都是颍川人,是早就认识的忘年交,关系非常好。
    钟繇看着神情严肃,眉宇间似乎还有一抹忧愁的荀彧,低声道:“文若,丞相剿灭了袁绍,剩下的益州和交州不足为虑。天下即将一统,你说丞相下一步该怎么走呢?”
    荀彧瞬间明白了钟繇的意图,询问他对改朝换代的态度?
    荀彧心中无奈。
    怎么阻拦?
    这样的大事情根本拦不住。
    主要是皇帝不够聪明,时而暴躁疯魔,时而软弱胆怯,望之不似明君,根本扶不起。
    反观曹家,却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继承人已经全面掌权。
    汉室江山哪有半分机会?
    钟繇见荀彧不说话,继续道:“文若,树挪死,人挪活,活着才有一切,才有未来和希望。”
    “荀家在,一切都还在。”
    “死守着大汉,什么都没有。”
    “大汉不是亘古不变的,前汉遇到王莽篡位,有短暂的灭国。虽有光武帝再造大汉,却没了前汉那般的强大,矛盾越来越强,冲突越来越大,衰败实属正常。”
    “王朝更迭是最正常的,不要有太多的负担。只要是你一心为民,能造福天下万民,辅佐圣君缔造出太平盛世,乃至于远超前朝文景,谁能说什么呢?”
    荀彧郑重道:“我明白。”
    钟繇没有再多说,荀彧是聪明人,想清楚这其中的一切。
    “丞相回来了。”
    人群中,有人高呼了一声。
    喊声传出,无数双目光落在前方的官道上。
    曹操带着大军返回。
    一杆杆大纛迎风飘扬,一个个士兵昂首挺胸,浩浩荡荡的大军威严肃穆。
    曹操坐在马车上,走在了最前方。当马车来到城外,荀彧领着人上来迎接,行礼道:“丞相!”
    “拜见丞相!”
    官员齐齐行礼,神色激动。
    曹操微微颔首,微笑道:“此番袁贼覆灭,仰赖主公在后方付出,辛苦诸位了。”
    “我等不辛苦!”
    一众官员纷纷说话。
    钟繇手持笏板上前一步,率先道:“丞相剿灭袁贼,万胜!”
    “丞相万胜!”
    满宠也跟着高呼一声。
    “丞相万胜!”
    “丞相万胜!”
    越来越多的人跟着高呼,声音回荡在城外。
    曹操看着一双双灼热的目光,有极少数的几个人对他不满意,对曹操来说却是微不足道。
    他的权势已经足够强,不惧这些人了。
    曹操任由高呼声传出,好半晌后声音平息,曹操下令回城。
    曹操回到了忠诚的许都,军队自行去驻扎,只有典韦带着亲兵跟在曹操的身边,保护曹操的安全。
    曹操带着文武百官,一路入宫觐见了刘协,说了剿灭袁绍的事情,没有提及其他,简单的朝会就结束了。
    曹操和官员简单寒暄一番,就回了丞相府。可是,曹操却没有休息,而是把曹昂喊来了,沉声道:“子修,接下来是皇帝禅位的事,你怎么看?”
    这一天真正要来了,就要更细节化,一步步都要明确。
    每一步,都不能出岔子。
    一切都要在掌控中。
    曹昂心中早有腹稿,不卑不亢道:“父亲,现在有四件事要做。”
    “第一,确定朝中官员的态度,比如荀彧、杨彪、钟繇等人,他们是保持中立,还是支持父亲改朝换代。”
    “第二,调离孔融、种辑和王子服等人,让孔融去出使交州,确保孔融这个大喷子不会有影响,让王子服和种辑等人去地方上做事。”
    “第三,皇帝就算是要禅位,还是采取三辞三让的策略,最后再开国称帝,该有的流程不能少。”
    “第四,虽然排在后面,实际上是要提前考虑的。我曹家开国,国号叫做什么?”
    曹操捋着颌下胡须,直接说道:“咱们崛起于兖州,曾是魏国的区域,国号为魏。”
    曹昂问道:“父亲,不叫大一些的国号吗?您看袁绍,之前用的是晋的封号。”
    “没必要!”
    曹操大手一挥,摇头道:“老夫就觉得采大魏好,我大魏当得天下。”
    曹昂点头道:“就依父亲的安排。”
    曹操继续道:“朝中官员的态度,你代表魏福一一去了解。钟繇、司马防等人好办,最主要是荀彧这里。一旦荀彧不配合,就不好了。”
    曹昂自信道:“父亲放心,我会处理妥当。”
    曹操说道:“调离孔融、王子服等人的事情,你不用操心,老夫会安排妥当。”
    话锋一转,曹操继续道:“让皇帝三次下诏,老夫要三辞,意味着必须有劝进的人,之前你提及了刘表,确定让他劝进吗?”
    “确定!”
    曹昂笃定道:“刘表这样的宗亲劝进,更有说服力。”
    曹操道:“那就刘表了,你亲自安排,务必要落实。同时,必须有第二选择的人。一旦刘表出了岔子,有人立刻补上。现在做的任何事情,都必须有备选方案。”
    “明白!”
    曹昂点头答应了下来。
    他和曹操交谈后,没有立刻去安排,在家里好好休息了一天,陪着妻妾们好好的享受。
    第二天上午,曹昂睡了个懒觉起床,就径直往尚书台去,见到荀彧道:“叔父。”
    荀彧摆手道:“骠骑将军……”
    曹昂打断道:“叔父还是这样见外吗?”
    荀彧神色无奈,示意曹昂坐下,问道:“子修,你今天来有什么事?”
    曹昂正色道:“不瞒叔父,是为了皇帝禅位的事情来。时至今日,天下即将一统,大汉朝命数终结,该改朝换代了。”
    荀彧叹息道:“子修,用得着这么迫切吗?”
    “丞相昨天才回来,下午就一纸调令,把孔融调去出使交州,要勒令交州刺史士燮归顺。王子服、种辑等人也调离,全都调出了许都,安排到地方上去任职做事。”
    “今天,你又来了尚书台,提及要改朝换代的事情。”
    “太婆切了,难道就不能再等一等?”
    曹昂郑重道:“改朝换代已经是势在必行,不可能改变的。叔父,大汉朝的天命亡了。”
    “叔父不为自己考虑,不为荀家的未来着想吗?”
    “荀家一代代显赫,难道要因为叔父的一己之私,从而断绝荀家的未来吗?”
    “毫不客气的说,有叔父的荀家,未来起点会更高。没有叔父的荀家,虽说有荀攸等人,可是荀家的起点就差了太多。”
    “父亲剿灭了袁绍,招降了田丰、沮授等人,冀州士人即将入朝为官。荆州归顺后,我妻子黄月英背后的荆州士人也要入朝为官。”
    “荀家乃至于颍川世族,没有叔父带头,能挡得住这样的冲击吗?”
    荀彧沉默了。
    他想不顾一切的去践行自己的理念,又有太多的束缚。
    历史上,曹操从丞相到魏国公的路上,荀彧直接反对。那时候的曹操处境并不好,尤其曹操在赤壁一战后遭到最大的打击,自身影响非常大。
    如果曹操赤壁取胜,天下一统会不一样。
    可是,曹操在赤壁落败,导致曹家始终只有半壁江山,内部还有许多反对的势力,荀彧觉得曹操是德不配位,没有足够的功业。
    如今,曹操的势力前所未有的强,都剿灭天下群雄了。再加上之前刘协的一些疯狂言论,让荀彧没了更多坚持。
    荀彧想了想,开口道:“子修,我们定一个君子约定如何?”
    曹昂问道:“什么君子约定?”
    荀彧回答道:“交州太远了,要解决交州需要时间。现如今,我们以益州为约定。什么时候益州平定,我就什么时候不再反对。我不反对,当然也不会站出来表态支持。”
    曹昂笑道:“叔父放心,益州必定会归顺,而且是不费一兵一卒夺取。”
    “你如此自信?”
    荀彧也有些惊讶,沉声道:“益州易守难攻,只要内部的人团结,外部想攻入非常难。尤其盘踞汉中的张鲁,借助五斗米教笼络人心,很受百姓的拥戴。”
    曹昂说道:“张鲁施政下,百姓的确算是安稳,可是张鲁没有足够的野心,更偏向于传道。剩下的刘璋,连益州本土的官员都无法慑服,策反益州官员轻而易举。”
    荀彧说道:“既如此,我拭目以待。”
    “报!”
    恰在此时,一名随从走了进来,直接来到曹昂身边,低声说了一番话。
    曹昂听完后让亲随退下,脸上露出灿烂笑容,开口道:“叔父,咱们的赌约,已经不用赌了。”
    荀彧问道:“为什么?”
    曹昂回答道:“刚接到消息,益州的刘璋和张鲁归顺,递交的降表已经在来许都的路上。朝廷,要准备安排人去接管益州了。”
    荀彧惊讶道:“你什么时候安排人去益州的?”
    曹昂说道:“我在荆州时,麾下的谋士诸葛亮,主动请缨去了益州,如今有了成效。冀州已经夺取,益州也上表归顺,叔父还有什么要说的?”
    荀彧叹息道:“我不反对丞相改朝换代。”
    “多谢叔父。”
    曹昂拱手行了一礼。
    说实话,荀彧真要一意孤行和曹操唱反调,那是非常麻烦的。就算荀彧提拔的人也不会支持荀彧,但是荀彧站出来反对,就会造成巨大的影响。
    荀彧叹息道:“子修,这天下很乱,百姓的日子很不容易。打天下容易,治理天下反而更难。希望曹家的天下,能让百姓过上安稳日子。”
    曹昂自信道:“叔父放心,这是必然的。民为邦本,这天下的万民才是天下的根本。大汉不把百姓当人,压榨百姓,导致天下丢失。我们曹家,会注意这些问题的。”
    荀彧没有再多说。
    曹昂主动告辞离开,出了尚书台,先去拜访了杨彪、司马防、钟繇等老臣。
    最后,才去许都刘表一家子的住宅。
    荆州归顺,刘表一家老小都迁徙到了许都。
    刘表在朝廷中挂了个闲职,反正就是有名无实的,整天也没事情做。好在刘表上了年纪,熄了权势的心思,心态还比较好。
    曹昂来拜访,刘表亲自到大门口迎接,把曹昂请到了书房中落座。
    两人相对而坐。
    刘表神色严肃,问道:“将军今天来,有什么事情吗?”
    曹昂说道:“景升公,冀州袁绍伏诛,冀州已经纳入朝廷的治下。除此外,我刚接到益州的消息,益州刘璋和张鲁上表投降,双方都愿意接受朝廷的管辖。”
    嘶!
    刘表倒吸了口凉气。
    很是意外!
    很是震惊!
    没想到刘璋这么不中用,连抵抗都不抵抗。
    好歹,他还抵抗了一阵。
    废物啊!
    他的荆州没有山川之险,益州却易守难攻,竟然直接降了,刘璋简直不是人。
    曹操夺取了大半壁的江山,如果始终无法夺取益州,就名不正言不顺,刘表也能过些清净日子,不需要去担心背刺皇帝的和事情。
    益州解决了。
    刘表无法再置身事外。
    刘表深吸口气,问道:“将军今天来,是曹丞相要改朝换代,要我劝进了吗?”
    “是!”
    曹昂毫不犹豫回答道:“景升公,你这一生波澜壮阔,见过无数的大场面,连党锢这样的祸事都经历,可谓多姿多彩。”
    “景升公膝下的儿子,却没有见过多少世面,生于安乐,也没什么手段。一旦没了你的照拂,他们的日子就难了。有你的照顾,日子会好一些。”
    刘表郑重道:“将军放心,老夫愿意去劝说皇帝禅位,一切听从曹家的吩咐。”
    曹昂笑道:“那就好。”
    定下刘表的事情,曹昂又为皇帝禅位的事情安排着,非常的繁忙。
    转眼,三天过去。
    曹昂一切布置妥当,吩咐刘表带着人入宫觐见。
    换做平常,一般人不可能见到刘协。如今有曹昂的命令,镇守皇城的士兵让开了路,任由刘表、杨彪、司马防和钟繇,以及王朗、满宠等人进入。
    刘表见到困在宫中的刘协,看着清瘦懦弱的刘协,拱手道:“臣刘表,拜见陛下。”
    刘协看到刘表,没有询问刘表来的事情,感慨道:“刘荆州,你在荆州好好的,怎么就败了呢?”
    刘表面颊抽了抽。
    怎么就败了?
    这天下间,谁能抵挡曹氏呢?又不是他一个人挡不住。
    刘表深吸口气道:“陛下,臣之所以落败,是曹丞相和曹将军顺天应人,不可阻拦。现如今袁绍覆灭,益州也归顺,天下一统在即。陛下才浅德薄,请禅位给曹丞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