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武定侯那小子,她哪是想着书立说,传承兵法?分明是……
作者:顾七堇   被始皇读心后,文武百官卷疯了!最新章节     
    另一边。
    蒙府,膳厅里。
    蒙毅与蒙武正围坐在一张古朴的木桌旁,享用着丰盛的午餐。
    蒙毅的目光时不时的落在自己的老父亲的脸上,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绪。
    虽然自己父亲已经年过六旬,头发和胡须都被岁月染白了,但四日之前,还那么的精神抖擞、身躯挺拔。
    然而,这几日过去,眼眶周围越来越黑,眼底下挂着的眼袋也越来越明显,那是连日以来的疲惫之色!
    “父亲,尚有时日,战场上的那些经历经验、战术战略,可以慢慢整理,无需急于一时!”蒙毅终于忍不住开口再次劝解道,声音中带着深深的关切。
    蒙武摇头笑了笑,那笑容中既有对自己戎马生涯的骄傲,也带着一丝对岁月无情的无奈,“毅儿,为父这一生,经历了太多战役,见证了无数生死离别。这些记忆,这些生死场上的教训,如果再不记录下来,恐怕会随着年岁增长,逐渐忘却。”
    他手持一杯清酒,目光深邃,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春秋战国时代。
    “自春秋战国起,诸侯割据,天下大乱,为了争夺领土、权力和资源,各国之间爆发了数百甚至上千次的不同规模的战争。”
    “无数英雄豪杰在战场上挥洒热血,其中不乏智勇双全的将领,如孙武、吴起、白起、王翦、廉颇、李牧等上百人。”
    蒙武转向儿子,声音低沉而有力,“但在这些名将之中,撰写兵书者却是凤毛麟角。”
    “孙武之《孙子兵法》,孙膑之《孙膑兵法》,吴起之《吴子兵法》,姜太公之《六韬》,司马穰苴之《司马法》,武安君白起之《阵图》、《神妙行军法》,还有国尉所着之《尉缭子》。”
    “除了武安君白起和国尉大人之外,其余的都早于我大秦之前,莫非,是我大秦如今无猛将吗?”
    不等蒙毅回答,蒙武便一口饮尽了杯中酒,朗声道:“不,我大秦多的猛将!”
    “有王翦老将军,智勇双全,灭赵、灭楚、南征百越!”
    “有王贲将军,勇猛善战,灭魏、灭燕、灭齐!”
    “有内史腾,奉秦王之命攻打韩国,大败韩军,擒获韩王安,收缴韩国全部土地,设置颍川郡!”
    “有杨端和将军,两次攻魏,一次攻赵,一生从无败绩。”
    “有你兄长蒙恬,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修筑万里长城和九州直道,驻守上郡近十年,威震匈奴。”
    “还有辛胜、李信、王离等,我大秦猛将如云,但成书者却寥寥无几,为何?”
    蒙毅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又添加了一句,“还有父亲大人你伐齐攻楚,同样英勇善战,为国立下汗马功劳。”
    不等蒙武开口,又紧接着说道:“至于为何成书寥寥无几,那是因为我大秦的将领们忙于战事,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去总结与撰写,以至于兵法的传承多是依赖于口传心授,而非书面文字。”
    “且兵书所载,皆军事机密与战略要术,岂能轻易示人?故不轻传于世。”
    “没错,我秦人重实战,务求战必胜,非徒撰文作书。”蒙武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抹欣慰,也划过一丝微不可查的遗憾,“诚然,也不可否认,为父确实亦不善笔墨,故至今未留兵法之作。”
    “然近日,朝廷建诸子百家大学,设武备战术学院,此举,正是为兴国强军,启智育才,使兵学之术得以光大,非独藏于暗室,而要昭示天下。此乃大势所趋,也是我蒙家子孙应当积极参与的变革。”
    “兵法之道,变化无穷。即便为父不善文墨,也不如武安君、武成侯、内史腾等诸将,但亦愿竭尽绵力,着书立说,以记历代战例,阐兵法之精要,使后人能悟用兵之妙,应无穷之变。”
    蒙毅听罢,心中涌起了一股深深,说不出道不明的异样感。
    敬畏是有的,但是吧……着兵法,此等繁重之事,您这年事已高,身体能否支撑得的住呢?
    最重的是,武定侯那小子,她哪是想着书立说,传承兵法?
    依他看,分明只是想找几个能干的帮手,既能独立处理事务,又能教导后辈,好让她自己躲在一旁,偷得浮生半日闲。
    而且您方才也说了,现有兵书,如《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阵图》、《神妙行军法》、《尉缭子》,皆是历经战火考验的兵学经典,教授学子足够矣……
    即便真想着蒙家兵法,交由兄长蒙恬与吾二人承担即可。
    吾虽未曾亲自打过仗,但好歹也是自小与兄长一起学习兵法,同样精通之!
    看着老父亲那深深的黑眼圈,蒙毅想了想,觉得自己还是得再劝解一番,不然再如此熬下去,恐怕兵书还未出来,人就先熬没了!
    但还不等蒙毅开口,蒙武便语重心长的对他说道:“你兄长以武略抵御外侮,守卫边疆,而你,则需以内政安邦,辅佐朝纲。切记,两相结合,方能使我大秦基业固若金汤。”
    “父亲教诲,儿……”蒙毅话还没说完,一阵轻快而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庭院的宁静,总管匆匆入内,神色恭敬的禀告道:“启禀家主,公子,谒者大人已至府上,言奉陛下之命,特来递交诏令。”
    蒙武听罢立即起身,面露肃穆之色的对蒙毅说道:“谒者亲临,必有要事,与为父一同前去迎接吧。”
    蒙毅点了点头,想起了下朝时单独被留下的那几个人,露出了若有所思之色。
    蒙府正厅里,谒者身着朝服,手持诏令,正静静等候,见蒙武父子到来,谒者上前一步,行礼道:“蒙将军,上卿大人,陛下有诏,命下官亲手递交于二位手中。”
    说着,小心翼翼地从怀中取出诏令,以双手恭敬地呈上。
    “有劳了。”蒙武应了一声,伸手接过诏令,展开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