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莫非才华与勤勉,有时真能逾越阶层之隔阂乎?
作者:顾七堇   被始皇读心后,文武百官卷疯了!最新章节     
    一位学子试图打破这沉重的氛围,他勉强扯出一个笑容,带着一丝希望的说道,“万一,万一明日、后日,过几日就下雨了呢!?”
    另一位学子的表情却显得更为严肃,他摇了摇头,语气中透露出深深的担忧,“但怕就怕持续多天都不下雨,那时,地里的作物怎么办?播种与收获又该如何是好?”
    眼看侍卫就要转身离开,一名身着华丽服饰的学子从人群迈出,出声问道:“敢问,此次共有几名学子随同?”
    侍卫停下脚步,神色肃穆的说道:“十名。”
    贵族学子微微颔首,表示感谢,退回到了人群中。
    侍卫也没有再多言,转身大步离开了。
    这一刻,工坊内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几秒钟,呼吸声、心跳声此起彼伏,很快学子们便开始窃窃私语,议论纷纷起来。
    “恭喜冯兄啊!”
    “恭喜,冯兄才华横溢,此次定能一展所长,为陛下分忧解难。”
    平日里高高在上、享受别人的奉承和羡慕的京中的贵族子弟们,虽然此刻的心情复杂而微妙,但也全都围在冯继业身旁,一脸羡慕的恭维着。
    而人群的一角,寒门出身的李慎和普通平民出身的徐工匠,却陷入了深深的恍惚之中。
    大学内,前来报考的学子众多,达官贵族也不在少数。
    只有十个啊!
    他们居然会被选中?
    “简直是做梦一样……”李慎心中也涌动着复杂的情绪,他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试图平复自己的心情,但无论如何也平静不下来。
    仅仅八日前,他的世界还局限在那个破旧的小院落,父亲摔断了腿,母亲夜以继日地缝制衣物,双手布满了针线的伤痕,只为维持一家生计。
    其实李慎知道,以自己的出身,想要入朝为官,只有三个途径。
    一是从军,去斩首敌人立下军功。
    二是得到官吏赏识与推荐。
    三是通过缴纳粮食来获得爵位,进而获得做官的资格。
    每一条路对他们这样的家庭来说,皆是困难重重。
    而仅依靠读书是根本不可能为官的,但他还是依靠祖上留下的几本破旧书籍,坚持识字读书。
    直到那一日,三老的到来,他的命运第一次迎来了转机。
    在亲朋邻里的羡慕又充满期待的目光中,在郡守大人的亲自目送下,他被郡兵们一路护送至咸阳都城。
    这八日时间里,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一边做工干活,一边在图书馆内如饥似渴的研读各种书籍,期间更曾有幸与陛下、与校长大人们一起去采摘过西红柿,那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经历!
    他非常感激郡里的帮助,也非常喜欢这里的一切,他拼命的学习想要能够留下来!
    这一刻,听到数额只有十人,而他居然被选中了的时候,他的眼眶微微泛红,居然生出了一种想要哭泣的冲动。
    “这怎么可能呢?”徐工匠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愣愣的看着自己布满老茧的双手,胸膛似乎有一股热流涌动,让他的鼻子都有些酸楚了起来。
    他的父母都是民间普通工匠,虽技艺娴熟,却因身份所限,地位始终低于那些为官府效力的工匠,更不用说与士人、农民相比了。
    徐工匠继承了父母的技艺,从小就明白,要想出人头地,除非他们的技艺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或者做出了某种特殊的贡献,才有可能被官府所征召,获得一个官府工匠的身份。
    而现在,这个机会似乎来了。
    一千人中,他被选中随陛下亲赴永寿县,他的能力得到了认可!这是他从未敢想象的荣耀!
    在场的其他学子们也处于一种震惊而又懵逼的状态,他们看着被选中的三人,心中都涌起了一股难以言喻的情绪。
    按理来说,这样的机会只会属于那些显赫门第、家世渊源的贵胄所独享,无论如何也轮不到像他们这等无权无势之庶民。
    然而,今日之事,却令人匪夷所思,三人选才之中,竟有二位出自黎庶!
    莫非才华与勤勉,有时真能逾越阶层之隔阂乎?
    就在工程防御学院内,学子们的情绪各异,有不甘,有羡慕,有嫉妒,也有敬佩和决心时,武备战术学院的战术推演区,几名兵家学者正站在一个大的聚米(沙盘)前,他的手指在聚米上轻轻移动,将米粒堆成山丘,细沙挖成河流,迅速构建出一幅复杂的战场地形。
    一名名学子们站在聚米周围,专注地观察着学者的每一个动作,聆听着学者们对各种战术的推演。
    “此城地势险要,若为敌所据,我军当如何攻之?”
    蒙昭上前一步,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自信,开口道:“先生,若要攻此城,我军可分兵三路,一路佯攻城东,吸引敌军主力;一路潜行至城西,待敌军分兵之际,乘虚而入,另一路则绕至城北,断其粮道,使其不战自乱。”
    就在这时,战术推演区的大门被人从外面推开,一名身着厚重铁甲的侍卫大步流星的走了进来,洪亮的声音几乎穿透了整个推演区,“蒙昭、崔业、赵铁柱、郑安宁可在此处?”
    身材挺拔、气质沉稳的蒙昭听到自己的名字,大声回应道:“蒙昭在此!”
    体格健壮、面容刚毅的崔业也望向侍卫,应声道:“崔业在此。”
    皮肤因长年累月的田间劳作而显得黝黑,一双大手布满了老茧的赵铁柱有些拘谨和迷茫的回道:“赵铁柱在此。”
    生于商贾之家,眼中闪烁着商人特有的精明与敏锐的郑安宁抹l脸上的些许沙粒,用略带兴奋的语气喊道:“郑安宁在此!”
    侍卫的目光在四人身上一一扫过,郑重其事的说道:“校长大人旨意,明日一早,你们将随同陛下亲赴永寿县,请务必在食时前准时在校门口集合,切记,不要迟到。”
    想了想,又加了一句,“永寿县已历十一日未蒙天泽,恐生旱情。校长大人与各院长亦将伴随陛下,求雨解旱。经慎重考量,全校之中,仅十名学子获此殊荣,随行前往,四位便是其中之一。”
    侍卫说完之后便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而这番话却直接让整个战术推演区都陷入了一片愕然与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