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百姓传颂,世代流传啊!顾大人就这么把功劳推给他们了?
作者:顾七堇   被始皇读心后,文武百官卷疯了!最新章节     
    落座后,面对着色香味俱全的佳肴,谢文渊三个人全都迫不及待的拿起筷子吃了起来。
    奉常谢文渊夹起一块鲜嫩的鸡肉,混合着百合的清甜,每一口都仿佛带着一丝清润的甘香,回味悠长!
    老少府郑瀚嚼着肉质酥烂而不柴的炖羊肉,又喝了一口浓郁的汤汁,黄耆的醇厚与羊肉的鲜美交织在一起,简直让人一尝难忘!
    治粟内史罗贾喝着清澈透亮的金色汤汁,人参的香味与鸡肉的鲜美完美融合,每一口都满嘴生香。
    这一刻,只有碗筷与碟轻触声、偶尔的饮茶声以及与间或赞许的低语,
    四个人好像都饿了,这一刻,没有一个人说话,全都大快朵颐着,只有碗筷与碟的轻触声以及偶尔的饮茶声。
    吃饱喝足后,治粟内史擦了擦嘴,转头看向顾绫雪,缓缓道:“今日公子高等公子公主们遣人相邀,言顾大人有意大兴煤山,且欲将煤炭制成蜂窝之状,以广民用,此事可真?”
    “确有此事。”顾绫雪充满敬意的瞥了他一眼。
    好家伙,我这都还没说呢,你就先自己提出来了?
    “此番举措,若能成,怕是民生大利之事!”治粟内史眼中闪烁着对这计划的深深感慨与钦佩。
    “哦?煤山?煤炭?”谢文渊露出疑惑之色,朝廷有开采过此物吗?
    “哦,就是“黑丹”、“石墨”、“石炭”,不同地方有不同叫法。”顾绫雪解释道。
    “原来如此。”谢文渊和少府两人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不过。”老少府话音一转,眼中闪烁着探究之光,似乎对这新奇的计策充满了好奇,问道:“煤炭若广推至民用,其成本几何?顾大人是否有计,确保百姓皆能负担?”
    治粟内史也紧接着询问道:“此外,此事涉及开采、运输、仓储、货卖,诸多层面,顾大人可都有全盘考量?”
    面对三人的目光,顾绫雪微微一笑,从容不迫的说道:“少府大人所虑甚是,关于成本一事,因为煤炭燃烧比之木炭更为持久,热量也更高,就以冶铁来说,往往需要更多的木炭才能达到与煤炭相同的温度。所以长远观之,烧煤比之烧木炭更为节省开支。”
    “再者,煤炭多藏于地脉丰富之处,易于规模化开采,较之分散搜集的木炭,朝廷可将大大节省人力与物力。”
    “两位大人既然如此心系百姓,何不于明日早朝向陛下进言,提议将因采用煤炭而节省下的资财,首用于缓解百姓生计之急,行补贴之举,让民众亲身体验到改革之益?”
    这……
    将节省下来的开支用于……补贴百姓?
    治栗内史和少府两个人互相对视了一眼,眼中皆有异色闪过。
    顾绫雪一脸感慨的说道:“试想,若天下三千万大秦百姓们围着炉火,谈及煤炭之变,都将心有感念,知朝廷有仁政之官,有恤民之臣!二位之名,也将记于史书,世代流传,成为后世之佳话!”
    记于史书,世代流传?!
    治栗内史虽然心中渴望,但还是摇头说道:“顾大人谬赞了,吾等为官,自当以民为本,忧民之忧,乐民之乐。但真正担得起’仁政之官,恤民之臣’之美誉的,非您莫属!”
    老少府表示赞同,“是啊,百姓之口碑,胜于金玉之赏。吾等何德何能,实不敢居此功!”
    顾绫雪听此,连忙摆了摆手,神色十分恳切的说道:“两位大人太过谦虚了,说到底吾也只是动动嘴皮子论道一番,而实际上煤炭之开采、运输、仓储、货卖,以及行补贴之举等事,实赖于两位之力也!”
    “诚然,我之名会与两位大人同载史册,但此功劳,最浓重的墨迹,最光辉的篇章,必归于两位大人也!”
    说着,顾绫雪看向治栗内史,脸上浮现出一抹由衷的敬重,说道:“是治栗内史罗大人你,不辞辛劳,于山野之间,亲历亲为,精心筹划煤炭的每一步开采,确保资源得以持续利用,惠及未来!蜂窝煤之推广,也非大人你勤勉督导工匠之制作,不得其成!”
    说完又看向少府,目光中满是真诚与敬佩,“亦有少府郑大人您,于朝堂之上,于民间之中,调拨物资,统筹兼顾!煤炭之流通,仓储之管理,皆赖少府大人您的智慧与劳心!”
    “我顾绫雪有幸能与两位大人并肩成就一个时代的繁荣,倍感荣幸!”
    这……
    看着顾绫雪一脸真诚,不像开玩笑的样子,少府和治栗内史两个人都有些迷茫了。
    虽然这件事情确实是他们分内之事,只是……如此大的功劳,百姓传颂,世代流传啊!
    试问满朝文武百官,何人能抵挡的了这种诱惑?
    而顾大人就这么把功劳推给他们了?
    顾绫雪起身站了起来,对着两人恭谨的拜了一礼,说道:“两位大人,万勿辞让!”
    “晚辈年岁尚浅,涉世未深,于世事未历练,毫无经验可言!”
    “我之所学,不过是从古籍残篇中窥一二,未得其深奥,仅是纸上谈兵而已,真要付诸行动,恐反累事,非但无益,或还生乱!”
    “两位大人在朝在野,皆有建树,掌管此事民望所归!毕竟在百姓心中,你们才是那可靠之山!”
    “而我,愿为辅,于后,献言于策论,以尽绵薄之力!”
    听到这里,老少府和治栗内史两人相视一眼,目光中全都流转着难以言喻的感动与赞赏。
    心中更是涌起对她的深深敬佩,谦逊、明智、识大体,无不令他们深深叹服。
    “唉,顾大人言重矣!”治栗内史叹道:“你之才智与见识,吾等皆有目共睹。”
    少府深以为然,“罗大人所言极是,顾大人之智,不在年高,而在见识。”
    顾绫雪没有说话,只是一脸真诚而又认真的看着他们两个人,满眼的期待之色。
    治栗内史面上露出一丝笑意,“也罢,这份情,我与郑大人承下了。”
    顾绫雪一脸的不解与困惑之色,“罗大人,何出此言?实是绫雪承蒙两位大人不弃,吾等帝都大学,定当竭尽所能,辅助两位大人才是!”
    一旁手中捏着软绵香甜的茯苓糕的谢文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