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兵临城下
作者:烽茫闭路   玄仙命书:家族修仙最新章节     
    139 兵临城下
    圣统六年的秋冬时节,蛮族撕毁了前两年公主和亲的协议,再次饮马黄龙大河,北境的所有防线跟纸糊的一样,根本就没有敢于抵抗的。
    能保持结寨自保,没有溃散的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在天气的寒冷下,加上一些修士的法术加持,一夜之间将大河冻结实了,大军直接浩浩荡荡走过来,杀向王都。
    这种入侵速度,直接令满朝文武、公卿、王族,以及满城的百姓,全都惶恐无比。
    整个王都都乱起来了。有的人想逃出去,有的人想抢一笔。因为物价已经崩溃了。城中的粮食储备是支撑不了多久的。
    即使蛮族不攻城,只是围着它,切断外界运进来的粮食物资,就能让他们自行崩溃了。
    这也是上一次罢相之后留下的巨大后遗症。新的执政班底根本就没有统筹对外防御作战的本事,也没有安抚内务的能力。只会让局势变得越来越糟糕。
    而他们却还是为自己手里的那些权力,进行勾心斗角的争斗。
    有的人已经偷偷去跟城外的新主子讨口饭吃了。
    幸好这一次来的是蛮族四大王帐的铁鹤部,他们相比其他三大王帐要温和一些。如果来的是荒豹部或者凶狼部的话,此时估计已经打进去,满城烧杀抢掠了。
    如今是四大王帐平分秋色的时候,铁鹤部底蕴更强一些,是四部之首。其他三部的主要利益也不在南方,所以还比较可控。
    不过随着这些年来,蛮族从中原攫取到的利益越来越丰厚,他们的注意力也已经被吸引过来了。
    他们的主力虽然都没有来,不过都派了一些人跟着铁鹤部过来看看情况了。
    所以,在王都城外,一些不受铁鹤部掌控的蛮族部族战士,私下跑出去烧杀抢掠的情况也很频繁。
    蛮族四大王帐之下还有八大氏族,北辽就是八部之一的山凖部,还有中原名字就叫萧氏。
    除了这十二个大的,下面还有一大批小的部落,像秃鹫部、碧蟾部等,这些年都跟着来南方发财了。
    蛮族王帐背后都有天师道的人在帮忙谋划,所以他们一直很好的控制着南侵的节奏。在能够拿下北境的时候,依然稳稳的没有任何急切的表现。
    北境已经有部分暗中投靠他们了,却还需要拿大晋的财货来供养他们。赢双倍。
    圣统帝已经两夜未眠,眼睛发红的盯着两院三省六部九卿,尤其是站在最前面的丞相,嘶哑的骂道,“你们这群无能之辈!”
    圣统帝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充满了愤怒与失望。“朕将江山社稷托付给你们,而你们却让国家陷入如此危机!”
    三公们面如死灰,其他的官员们也都噤若寒蝉。
    “兵临城下,” 圣统帝的声音越来越高,“朕要的是能够为国家解围的良策,而不是你们的互相推诿!”
    臃肿无比的朝廷机构,效率极其低下,到现在都不清楚到底还有多少兵力可以上城防守的。枢密院和兵部、城防禁军、以及皇城司与殿前诸班直,互相之间,乱成了一锅粥。
    皇帝只剩下内外十二监,还算是比较可靠的力量了。
    倾天监已经闭门,监正正在调整状态为决战做准备,正面他已经看到了朝廷最坏的结果了。
    最后传递给皇帝的一封密信,是请皇帝陛下保重龙体,为了国家和百姓,必要的时候,应该舍弃危险的境地,迁都选择另外合适的地方。
    监正已经可以说了尽忠了,反正他们也改变不了满朝朱紫的观念。让他们计算天体、修炼法术、炼制物品等还可以,打打杀杀也不错,但是让他们来管理天下,那就不行了。
    当初与太祖的约定就是倾天监不干涉内外军政的。帮忙打可以,指挥不行。处理邪祟可以,处理内政不行。
    而且那些术士也不愿意浪费时间去处理杂务。
    这也是千年来大家形成的共识了。
    倾天监已经在做最坏的打算了。国子监因为朝廷失去了科考的掌控,也是流失了大量学子。很多人这几年都赶回家,去那边争夺有限的科考名额了。
    秘典监,已经按照皇帝和魏家的安排,暗中转移了许多重要的典籍,到其他地方去藏起来了。
    将作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出产的数量和品质都在下降。
    都水监,人去楼空了,说是外界许多水患,他们出去调研和处置了。
    督察监,自从暗卫崛起之后,他们就名存实亡了,没有多少人手可以调用,实力也很弱。
    御印监、御器监、御马监、御膳监、御用监和御信监,内六监,都是太监的地盘,他们是皇帝登基之后,换了自己的人在掌控,几年时间,已经基本换了一遍人手。
    不过效率并没有提升,反而比以前更差了。大家都忙着争权啊。各自收了不少利益,但是,对于国家,对于皇帝来说,就未必是好事了。
    就像宗人府,打着皇室的名义,在天下占据了不少好地方,那些地方豪族、世家,明面上不能拿你怎样,甚至还要与你合作,但是背后养一支盗匪,直接除掉你们,还是没有问题的。
    而宗人府又从那些地方捞到了多少好处,又是一笔说不清的糊涂账了。
    庞大的帝国,走到末路了,而皇帝却感觉自己孤立无援。
    只能再选派官员出城去谈判了。
    之前那一次还不算真正兵临城下,对方的大军还停留在大河北边,只有小股精锐穿插进来,一直冲到王都城下。
    这一次就不一样了,对方是主力大军到达城下的,随时可以打进来的。撑破国就灭了啊。
    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局势的严峻,最后当然是新上位两年的丞相——金桧贯,他可以毫不犹豫地转身跑过去跪舔新主子。
    他笼络人心的手段比较高明,朝臣之中广结朋党,遂以成势,将周柏弹劾下野。自己掌控朝堂。
    他是大学士境的高修了,出口成章,实力深厚,却没有一战的勇气,面对蛮族大军,只能卑躬屈膝。唯唯诺诺。
    也难怪他一直无法晋升大儒境。此生也就到此是尽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