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提拔寒门和落魄士族子弟
作者:谷禾   穿越明朝,我开局就离京就藩最新章节     
    “皇上,琼州改设为海南省的详细章程已经拿出来了,请您过目!”
    陈循很快就把海南省的设立文书拿来给朱祁钰批了。
    朱祁钰批过之后,琼州设省改为海南设立四府十八县的事情就可以昭告天下,并让吏部着手安排了。
    “一应事情都安排好,不能虎头蛇尾。
    更不能半途而废,这是朕登基以来的第一件大事,朕绝不允许出错。
    要是办差了,你这个内阁首辅就可以去找皇兄了!”
    朱祁钰看过之后就批了,顺带叮嘱陈循办好这件事。
    正常来说,朱祁钰想弄掉陈循,让他辞官回家是最好的结局。
    但那样的惩罚太轻了,找朱祁镇看似没有革职严厉,但对这种老臣来说,比革职还难受。
    “皇上放心,老臣一定把此事办好!”
    不用朱祁钰说,陈循也会把这件事情办好,这事情的难点不在于增设这么多部门,而是移民和移民过去之后的治理。
    治理才是最难的问题,要是治理好了,海南就成大明的产粮重地了。
    至于占城稻稻种,去买就是了。
    “那就辛苦陈首辅了。”
    朱祁钰有很多事情想做,但不敢乱来。
    做什么事情都需要钱粮,大明并没有那么多的钱粮。
    “传旨给漕运总督府,让马谅筹集一千万石粮草,待海南成立后送到那里去。
    让漕运总兵建立一支海上运粮队,战船找南京宝船厂和龙江船厂购买。”
    朱祁钰知道想立即发展水师难度很大,之前他准备让南京宝船厂和龙江船厂打造大船的时候,高谷就站出来反对了。
    高谷反对的原因就是担心朝廷有了强大的水师,他们家族不好走私了。
    为什么朱棣之后就没有远洋航行了?
    因为南方地主文官勋贵集团要走私,没有水师海上就没有人管他们,想怎么走私就怎么走私。
    反正又不用交税,一旦水师建立起来,借着保护海南和台湾附近海域安全为由到处巡逻,就会发现一支支船队。
    查没这些船队立马就能让朝廷的钱粮富余起来。
    往后,他们每做一次海上生意,都要给朱祁钰交税。
    这是他们万万不愿意的,大明的俸禄太低了,根本不够生活,只能想其他办法挣钱了。
    “奴婢遵旨!”
    成敬说完就去拟旨了,皇上在一点一点布局。
    皇上要的是送粮队吗?
    不是的。
    送粮队根本不需要皇上亲自安排,内阁和六部会安排好。
    皇上是接运送粮草组建海上舰队,以运粮为幌子行扫荡海上盗匪之事。
    “悄悄送去淮安,别让大臣们知道,省得他们想入非非。”
    成敬想的没错,朱祁钰的目的就是打造海洋舰队,但也是为了运粮。
    从江难运去海南,走陆路的损耗太大了,还需要很多人。
    一般这种情况,朝廷都是征调民夫,而给民夫的待遇很差。
    朱祁钰不想麻烦百姓,百姓安心种地就可以了,把粮食种出来就是最大的贡献。
    海上运输是最省力的,但如果只是普通船只和衙役负责运输。
    朱祁钰估计,他送十回,会被抢劫十回,抢到他怀疑人生。
    就算海盗不敢,南方这些走私的士绅们也会让海盗出手。
    所以,必须得有一支海上舰队,让他们以运粮队的形式存在。
    “好的,陛下!”
    没多久,王直也来了,他是送新任命官员名单来的。
    “王尚书,这份名单内阁和六部看过了吗?”
    朱祁钰看完名单,看向王直。
    他这么问也是为了确定这名单是不是已经定下来的名单,因为这里面他还没有安排自己的人。
    虽然空了几个名额,但他没有可用的人,总不能把何浚加进去吧。
    “启禀皇上,内阁和六部都看过了,都觉得没问题。”
    王直的意思很明显,除了留给朱祁钰的几个名额,其他的人都确定了。
    “那怎么还少几个人?”
    朱祁钰明知故问,就是看大臣们懂不懂事。
    “启禀皇上,您刚登基,也需要提拔一些官员,这少的几个人就是留给您安排的?
    另外,请皇上看下名单上的人有没有要调整的?
    有的话老臣下去后马上重新安排人。”
    名单上的人只是大臣们满意了,朱祁钰满不满意还不知道,所以话不能说死。
    “名单上的这些人既然诸卿商议过了,那就这样吧,至于少得的这些人,从郕王府调几个出来,从今年的进士中选几个,把名单凑齐。
    名单稍后让成敬给你送去。”
    郕王府的人还是要用几个的,让他们看到希望,让他们知道朱祁钰不会忘记自己人。
    至于安排今年的进士,朱祁钰也是为了培养自己的人。
    今年的进士,有门路的都已经有官职了,没有官职的说明没有门路。
    而他们也迫切需要一个官职,朱祁钰挑重他们,他们就会感恩戴德。
    因为实在朝堂诸公看不上他们的时候,朱祁钰给了他们机会。
    他们的能力不一定多强,但会认真办事。
    朱祁钰要的就是笼络这些人的心。
    “老臣遵旨!”
    王直既开心又难过,开心的是名单上的人,皇上没有否掉任何一个,对诸公好交代了。
    因为,大臣们也在担心皇上会把其中一些人刷掉。
    难过的是皇上竟然直接从今年新进的进士中直接挑人了,没有问他的意见。
    朱祁钰让成敬找来今年的进士资料,找出那些没有官职的人。
    朱祁钰看后圈了几个人,与郕王府属官一起让成敬给王直送过去。
    朱祁钰挑的都是寒门和落魄士族的子弟,士族的人不用朱祁钰照顾,朝中大臣早已把他们安排好了。
    而寒门和落魄士族子弟攀不上朝中大臣,就只能淹没在尘埃之中。
    这些人才会真心实意,死心塌地的跟着自己。
    在士族子弟眼中,虽然朱祁镇当了皇帝,但朱祁钰废物藩王出身的身份他们还是看不起。
    这样,他们就会不会感恩朱祁钰,只会觉得是朝堂大臣的功劳,是朱祁钰在向他们妥协。
    名单一出,内阁和六部哗然。
    皇上竟然安排了寒门子弟,郕王府属官很好理解,毕竟是皇上的班底。
    落魄士族也好理解,他们需要机会,皇上需要他的人。
    可寒门子弟就让他们不爽了,这些人不得不先到处熬资历,然后靠向他们,再慢慢爬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