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册封
作者:谷禾   穿越明朝,我开局就离京就藩最新章节     
    “传旨,调监察御史王越回京!”
    朱祁钰让成敬去准备圣旨,将王爷从陕西调回来。
    王越与王骥、王守仁一道是明代因军功封爵的三位文臣。
    王越,字世昌,大名府浚县人,永宁元年(1450年),二十五岁的年纪以《易经》中顺天府乡试第三名。
    永宁二年(1451),参加会试,以三十三名中辛未科进士,授监察御史,出按陕西。
    是大明光禄大夫、左柱国、威宁伯、少保兼太子太傅、都察院左都御史、总制陕西三边军务。
    历仕景泰、天顺、成化、弘治四朝,明代中叶着名的将领和诗人。
    他是明朝首任三边总督,也是明代以军功而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更是明代中期对蒙作战的杰出统帅。
    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
    历史上,王越也是战神的人,王越在山东监察御史任上,和许彬成了好友。
    许彬是谁?
    当年明英宗从蒙古人那回朝,就是许彬第一个去宣府迎接的。
    也是他为明英宗写了罪己诏,也写了祭奠土木堡阵亡将士的祭文。
    后来“夺门之变”前夕,就是许彬向石亨等人推荐了徐有贞,并积极在朝中为明英宗复辟暗中出力。
    很多史书说明英宗是在天顺七年,选择大同巡抚人选的时候,才注意到王越的。
    其实不是的,早在明英宗复辟登基视朝的时候,就已经注意到了王越这个人了。
    而明代高层历来又有以外貌美丑来用人的传统。
    王越长得怎么样?
    史书说他“广额丰颐,而骨气峻拔,有威重,印堂中直纹五条,右颐有一黑子,音吐如钟”。
    长得人高马大,身形修长,气势十足,端庄而富有威严,声音厚重悦耳。如此人中龙凤之姿,自然更易得君王青睐。
    但现在,王越不可能是战神的人了,战神嗝屁的时候,王越还在挑灯夜战读书呢。
    朱祁钰准备提前使用他,既然他有作战能力,那就把他培养成武将,让他早早领兵。
    现在的大明武将势弱,不能与文臣制衡,这对朱祁钰不利。
    马上要攻打琉球,让王越去练练手。
    最主要的是,王爷越现在还是个小人物,重用他后就是自己人了。
    “奴婢遵命!”
    成敬开始拟旨,皇上身边缺少可用之人,但皇上也没有胡乱用人。
    皇上现在的可用之人只有杨理一个,而杨理刚入朝,一时半会无法形成助力。
    朝中的这些大臣,皇上没办法重用,因而他们都不是皇上的人。
    很多都是宣德帝和正统帝的人,只有周忱是宁宁帝的人。
    至于胡濙和陈循这些老臣,不明着为难皇上就已经不错了。
    眼下,皇上刚登基,大臣们都很给面子,可到明年,景泰元年的时候,大臣们的掣肘就会来了。
    正统帝真的是能力不行吗?
    不是的,是大臣们掣肘太多,而正统帝又太急于证明自己。
    成敬在想,当初御驾亲征的若是换成皇上,估计被擒的就是也先了。
    皇上并不是听不见意见的人,虽然也比较倚重自己,但不是什么事情都安排自己去办。
    明面的事情都是他去搞,暗地里的事情都是舒良去搞。
    否则,皇上不可能知晓天下的动态。
    在淮安的时候,郕王府长吏几乎是个摆设,重要的事情皇上都是安排他去办。
    来了京城,皇上让他跟着兴安在司礼监学习,这是对他的信赖。
    服侍皇上的还是王诚,但宫里的重要部门,皇上没有交给王诚。
    东厂已经交给了舒良,锦衣卫还是原来的人,御马监的人也没换。
    不是皇上不想换,而是暂时没有合适的人。
    “成敬,你觉得朝中大臣,有多少是朕可用的?”
    这个问题,其实朱祁钰已经有了答案,但他还是想听听成敬的人。
    成敬是朱瞻基安插在他身边的人,也跟朱祁镇没什么关系,不然这几年他也不敢用成敬。
    没受汉王牵连之前,成敬也是个进士,文采了得。
    “回皇上,目前仅有杨大人一人!”
    成敬看得很明白,除了杨理,没有一个是对皇上百分百听从的。
    杨理是被皇上看中,从知府位置上直接提上来的。
    正常来说,应该先提到布政使司历练几年。
    历练得差不多了再调入京中比较稳妥,因为这样的资历才够。
    现在的杨理,资历不够,朝中这些大臣根本不会把他当回事。
    “你对朕让马谅担任漕运总督一职怎么看?”
    朱祁钰继续问,实际上应该调马谅入朝,但马谅的资历还是不够。
    “回皇上,奴婢不敢妄言。”
    胡乱揣测圣意容易遭杀罪,最为皇上身边的奴婢,只听不说才是自己该做的。
    “恕你无罪!你也知道,朕身边没有可用之人。”
    朱祁钰示意成敬尽管说。
    “那奴婢就乱猜一下,奴婢觉得皇上是准备先让马大人在漕运总督位置上历练一番。
    然后入朝帮助皇上。
    马大人虽然为应天府尹,正三品,可资历还是不足。
    但担任漕运总督几年,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
    漕运总督府并不比六部差多少。”
    成敬简单的谈了一下自己的看法,朝廷最主要就是内阁和六部尚书。
    内阁中最主要是首付和次辅,皇上如此安排,是准备让马谅入内阁。
    只是,单一个马谅还不够,朝中得有一半的重臣全心全意支持他才行。
    这就是藩王入主的缺点,朝中没有自己的班底。
    接下就是对八个老婆和女儿的册封。
    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礼仪,
    朱见姝为明安公主,汪招娣和杭慧茹被正式册封为贵妃,剩下六人为妃。
    王招娣八人很开心,从今以后,她们就是真正的娘娘了。
    之前别人都叫他们娘娘,但只是笼统的,没有具体的称呼。
    以后,汪招娣就是汪贵妃,杭慧茹就是杭贵妃。
    其他六人也根据姓氏,叫不同的妃。
    贤、淑、庄、敬、惠、顺、康、宁等妃子的封号,要等她们给自己生了子女,朱祁钰才会封她们。
    最开心的莫过于三个刚嫁给朱祁钰不久的,妃下面还有,婕妤、昭仪、贵人、美人,不过这些是经过严格选拔的,朱祁钰还没到那一步。
    她们朕担心朱祁钰给她们封个婕妤或昭仪。
    而汪招娣和杭慧茹,开心过后却有些失望。
    按理来说,她们应该被封为皇后。
    汪招娣刚嫁给朱祁钰就是郕王妃,如今郕王当了皇帝,她应该是皇后。
    杭慧茹嫁给朱祁钰的时候是次妃,但她生了儿子,是朱祁钰眼下唯一的儿子,应该立她为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