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襄王藏了私房钱,瓦剌大军兵临城下
作者:谷禾   穿越明朝,我开局就离京就藩最新章节     
    “殿下,湖广百姓对襄王府的怨言已经减少很多,现在基本上没人说襄王府的坏话了。
    有些人开始为襄王说好话了。”
    舒良继续汇报长沙那边的情况,现在朱祁钰很关心这方面。
    “看来宁乡王很有能力啊,应该花了不少钱吧。”
    在朱祁钰看来,朱祁鐄比朱祁镛强太多了,难怪朱瞻墡会让他处理这些事情。
    “银子的来源查到了没?”
    襄王朱瞻墡在湖广造的孽不少,百姓对襄王府的怨言很大。
    能让那些被襄王府欺负过的人不再说他们坏话反而转过头来为襄王说好话,想来朱祁鐄肯定花了不少银子。
    这么多银子,朱祁鐄肯定拿不出来,他才就封几年,他的赏赐和俸禄也是远远不够的。
    “启禀殿下,银子少部分是宁乡王自己的,大部分部分是从钱庄支取的,襄王在湖广各地钱庄秘密存的。”
    舒良把朱祁鐄所花银子的来源汇报了一下,他也没想到襄王竟然在各地钱庄存了私房钱。
    朱祁鐄的行为可以理解,朱瞻墡的屁股擦干净了,他的爵位提升是必然的,到时候就不会比朱祁镛低第一等了。
    “想不到襄王还存了这么大一笔私房钱,看来为了能顺利坐上皇位,襄王这次是准备大出血了。”
    朱瞻墡很富有,这一点朱祁钰早就知道。
    想来这笔钱应该是给小儿子朱祁钲留的,毕竟朱祁钲天生带有原罪,朱瞻墡为了照顾他想让他以后日子好过点也说得过去。
    同时也是给罗氏女儿的补偿,毕竟她全家都被朱祁镛杀了。
    “抓紧散布朱祁镛强抢民女和襄王府要清理挂靠在名下的田产的事情,这事之前御史有弹劾过。”
    朱祁钰已经看出来了,朱瞻墡准备拿世子朱祁镛顶罪了。
    他让朱祁鐄擦屁股只擦他自己的和襄王府的,关于世子朱祁镛的他没让朱祁鐄处理。
    这个问题实际上不难解决,赵家应该还有别的亲戚,取得他们的谅解就是了。
    还有最关键的人物,朱祁钲的母亲赵氏和其母罗氏,只要她们俩原谅朱祁镛,这事也就过去了。
    朱祁钰现在让舒良派人不断宣传这件事,把事情闹大。
    朱祁钰知道这样是在帮助朱瞻墡,但朱祁镛不是朱祁钰的目的,湖广士绅才是朱祁钰的目标。
    朱瞻墡为了顺利当皇帝,让自己的儿子襄王世子顶罪,湖广士绅不是更要遭殃。
    如此,湖广士绅就会闹腾,给朱瞻墡制造麻烦。
    “查一查襄王与士绅之间都有哪些合作。”
    这个问题朱祁钰觉得只要利用好了也会给朱瞻墡制造麻烦。
    与士绅合作应该不止朱瞻墡在做,其他藩王应该也在做。
    到时候抓住这个问题不断弹劾,不断上奏,朱瞻墡最后不得不出来制止藩王与士绅合作。
    如此,朱瞻墡就会失去宗室的支持,虽然可能没多大作用,但会落得一顶虐待宗室的帽子。
    “好的,殿下。”
    舒良下去后,朱祁钰让王诚喊人拿来担架,来到两个月了,朱祁钰一直呆在书房,也该出去透透气了。
    此时的京城,愁云笼罩,满是压抑的气氛。
    也先见拿朱祁镇叫门不管用,各处关隘的守将也不再像大同那样拿钱拿东西。
    命令大军直奔北京,很快就攻破了居庸关,兵临紫荆关外。
    朱瞻墡给紫荆关和倒马关下了死命令,誓死守卫,若是有人逃跑,诛他九族。
    如于谦所说,紫荆关也没撑几天就被破了。
    在战斗焦灼的时候,关内早已潜伏的奸细突然发动袭击,里应外合之下,紫荆关也丢了。
    倒马关也是如此,不过头了居庸关和紫荆关的人前车之鉴,多撑了几天。
    瓦剌大军长驱直入,很快就来到北京城外十里处。
    奉天门,朱瞻墡看向内阁、六部尚书等人。
    “各位大人,瓦剌大军已经兵临城下,都说说这战要怎么打?”
    虽然早就有了预案,但考虑到朱祁镇也在敌军中,朱瞻墡也不敢私自做主。
    虽然大臣们已经求他登基过一次,但朱瞻墡觉得时机还不成熟。
    之前把都察院右都御史陈镒为首的一干人处死后,御史们疯了,纷纷弹劾襄王府。
    鉴于朱瞻墡监国,没有直接弹劾他,而是弹劾襄王府,其中最多就是世子强抢民女虐杀赵家满门,还把赵家女儿献给襄王。
    除此之外,也有御史谴责朱瞻墡,放纵世子为非作歹。
    朱瞻墡表示会严格处理世子,也会反思自己,这才压下激愤的御史们。
    “启禀殿下,臣以为我军当死守不战。
    瓦剌大军来势汹汹,我军这时候不宜与也先正面对战,应该借助城墙之坚固不断消耗敌军。
    等敌军消耗得差不多了,我军再出城与之对战,一举灭了瓦剌大军。”
    于谦率先开口,京城有兵二十多万,粮草充足,可以慢慢与也先耗着。
    攻城士兵消耗很大,北京的城墙又特别坚固,也先没有那么多人可送。
    “于尚书说得对,我们可以先让也先攻城,他们攻城的时候尽量消灭敌军,时间久了,瓦剌大军就会消耗很大。
    到时候,我军再尽数杀出去,争取一战灭了瓦剌大军。”
    周忱也觉得于谦的办法不错,先小消耗敌军,只要敌军人数不再占优势,就是大明进攻的时机。
    “臣也赞同于尚书的办法,只是皇上立于城墙下时,该如何?”
    陈循也同意于谦的办法,不过皇上这个因素也要考虑进去。
    也先为了更好的攻城,肯定把皇上也带来了。
    朱祁镇还是皇上,朝廷不能视而不见。
    “这点你们不用担心,那是奸人冒充皇上。”
    朱瞻墡再次搬出这个借口,到时候直接说城墙下的朱祁镇是假的就行了。
    “殿下,臣以为不妥,万一惹恼了也先将皇上斩于城墙下,臣等就成了罪人。
    为了大明社稷,臣等只能让皇上委屈一下,做太上皇。
    殿下,为了大明社稷,明日早朝请殿下登基。”
    高谷觉得朱瞻墡的办法不行,容易危及皇上。
    为了让皇上不被也先继续胁迫,只能废了他,让朱襄王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