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选角风波闹得很大。
一大票明星加盟,据说连片酬都是象征性拿一点。
一般只有特别看好这部剧的情况下,明星才会自降身价,连配角都愿意演。
只要演好了配角,自然会有剧组找上门来送上主角。
当然了,如果电视剧扑了,明星也就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是一种投资和博弈。
但流量最高的还得是刘心宜。
一个十七岁的小姑娘,还没出道,只是确定了出演王语嫣,居然已经有了大批“十年老粉”。
“十年老粉不请自来,打小我就喜欢刘心宜。”
“炼铜是吧?请你跟我们走一趟吧!”
“真漂亮啊,想抱回家!”
“刑啊,太可铐了!”
刘心宜在林晚晴的帮助下注册了围脖账号,还用繁星官方号发了欢迎信。
结果刘心宜刚注册的账号,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涨粉,不到半天功夫,粉丝直接突破一百万。
许诺都看傻了,这些人这么疯狂的吗?
尼玛我当初为了涨粉累死累活的,怎么徒弟轻轻松松就达到了。
“师父,我是不是涨粉太慢了。”
许诺噎了一下,故作镇定,“确实有点慢,想当初,你师父涨粉比这快多了。”
“那我一定要追上师父!”刘心宜两眼放光道。
许诺默默地喝了口茶,人比人气死人啊,长得好看了不起吗?
都是lsp!
太过分了!
林晚晴笑而不语。
刘心宜的杀伤力有多大,从网友们的反应就可以看出来。
媒体记者们各种角度拍的照片,被网友们疯传,他们用一个词来形容刘心宜——天仙下凡。
《天龙八部》选角的事敲定,许诺加大了《人在囧途》的宣传力度。
按照计划,这部电影将要冲击春节档,拿下35亿票房。
这样的票房,仅靠口碑发酵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大量的宣传。
口碑带来的效果太慢,也太迟。
宣传第一步,是一首歌曲,《人在囧途》里,其实没有什么主题曲,可能是年代太过久远,也可能是剧组太穷,里面只出现了一首《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这次许诺给《人在囧途》配了一首歌。
回家主题的歌很多,也很好远。
这天早上六点,《人在囧途》的宣传曲《回家》正式上线。
这首歌是王杰演唱的,可能很多人没听过,也对这首歌没什么概念。
但是有一点要强调的是,这首歌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
1992年两岸达成九二共识,1993年春晚,宝岛第一次连通大陆信号,他们看到的第一个节目,第一首歌就是王杰的《回家》。
其中的不言而喻。
许诺如今的歌曲宣传,资源都是拉满的,首页封推,围脖热搜通通安排上。
有人就问了,凭什么啊?
资本家也不是傻子,一次两次可能是在给面子,一而再再而三,只能说明许诺能够给他们带来利益。
许诺所带来的流量和口碑效应,远远比推荐位重要。
八点钟,有人早早就点开了这首歌。
翻开日历,1月13号,腊月十四,再过半个月就要过年了呢。
时间过得真快啊。
学生们都陆陆续续开始放假,但打工人们可没有什么寒暑假。
大部分人只能在除夕前两天才能放假,很多人放假是在除夕夜晚上,更有一部分人,春节也没有几天假期。
随着时间越来越近,对家乡的思念也越来越浓。
网友们点开了这首《回家》。
悠扬的前奏,好像是在召唤着在外的游子。
“我走在清晨六点无人的街,
在不知名的世界。”
此时此刻,已经起床走在上班路上的人怔住了。
不是每个人都是九点钟十点钟才上班,也不是每个人都住在离公司十分钟的距离。
在魔都这样一个寸土寸金的地方,离中心地带越近,意味着吃住都要花费更多的钱。
都说金钱买不来时间,但有些人的时间,其实并不值钱。
住得远一些,多一个小时的路程,换来一个月节省两千块钱,这笔账怎么算都划得来。
离市区越远,意味着能节省更多的钱。
多远才算远呢?
有人住在苏杭去魔都上班,有人住在冀北去京城上班。
六点钟的魔都,并没有太多的人,整个城市其实都还没有醒过来。
出现在街道上的人,大多数工资都不高,他们行色匆匆,赶着第一班车,错过第一班车,很可能就意味着迟到,迟到就会扣钱。
没有人想被扣钱。
住得远是为了省钱,早起也是为了省钱。
歌声继续,行走在路上的人脚步顿了一下。“冰凉的风吹着我凌乱的头发,
手中行囊折磨我沉重的步伐,
突然看见车站里熟悉的画面,
装满游子的梦想还有莫名的忧伤。”
寒风吹过,吹乱了头发,也吹动回家的心。
回家的冲动,在游子们脑海里生根发芽。
大街上,商家和市政部门,已经在悬挂灯笼,彩灯等春节元素。
只可惜,大多数人,此时此刻无法回家。
魔都火车站里,挤满了等待回家的人。
人们背着扛着大包小包的行囊,艰难地走在路上,或焦急或悠闲地看着车站里的大屏幕,竖着耳朵听着广播。
焦急的人是找不到自己的车次,悠闲的人是早早就来到了车站,他们的车甚至有可能是下午的,但他们上午就来了。
忽然有歌声传来,许诺的声音里,带着对家乡无尽的思念。
魔都火车站里,所有人都抬起头看向大屏幕,寻找着声音的来源。
这首歌太贴切了,仿佛就是看着他们写的,看着他们唱的。
火车站里,人群清晰地分为两个极端。
一部分是年轻人中年人,他们轻装简行,穿着得体,拎着充满时尚气息的行李箱,或者背包。
他们是走向城市的一代人,他们不承认自己是农民,有人称他们为打工人。
他们不需要大包小包,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家人的期待。
另一部分人,则穿得很朴素,甚至还有点土,背着大包小包,五颜六色的编织袋,各种装着特长的袋子,老旧的背包。
他们有一个不怎么好听的名字,“农民工”。
既是农民,又是工人,不农不工。
他们之所以大包小包回家,是因为里面装满了对家人的爱,每次回家,里面都是给孩子的礼物,给爱人的礼物,给父母的孝心。
两个截然不同,却又同根同源的群体,在火车站里泾渭分明。
古老的歌曲有多久不曾大声唱,
我在岁月里改变了模样,
心中的思念还是相同的地方。”
他们都有一个目的地,就是回家。
殊途同归,无论身份地位如何,回家的想法都是一样的。
火车站里,有人停下脚步,跟着歌声哼了起来。
“这是谁的歌?”有年纪大的人问道。
“等会我听歌识曲一下。”旁边的年轻人掏出来手机,打开了听歌识曲。
间奏架子鼓和笛声响起,手机飞速识别着。
年轻人盯着手机,脸色一喜:“出来了!这首歌叫《回家》!”
“回家啊,真好。”男人感叹了一声,有种问道:“这是谁唱的?”
“诺言。”年轻人跟男人聊了起来。
“您可能没听说过……”
男人摆摆手,憨厚地笑了笑:“俺知道,俺们都爱听他的歌。”
年轻人愣了一下,表情有些惊喜,没想到这个大叔居然也喜欢诺言,这可太难得了。
“大叔,您喜欢听他的什么歌啊?”反正候车还有时间,年轻人干脆就跟大叔聊会。
“叫什么我忘了,我给你唱一段啊。”大叔有点不好意思。
“行啊,您还会唱歌呢?”年轻人乐了。
骄傲无知的现代人不知道珍惜。”
“《水手》!这首歌叫水手!”年轻人笑着道。
“嗨,年纪大了容易记不住,不过歌词俺倒是能记住,俺们老喜欢这首歌了。”
年轻人回忆着歌词,忽然有些沉默了。
这歌词说的就是他吧,混迹魔都,看似光鲜,却又不知道路在何方。
《回家》的歌声还在继续,唱的都是小的不能再小的小事儿,却让大家都有些怀念起来。
“那刻着我的名字,
涂满那片窗外的红砖墙。”
门前刻着名字的小树,已经有些老了,窗外的颜色随着四季变换,应该又开始变白了吧。
“我很喜欢诺言的歌,他总是能把生活中那些不起眼的小事儿写进歌里。”
大叔猛点头。
“俺儿子也喜欢诺言的歌。”
年轻人:“……”
好家伙你搁这占我便宜是吧。
算了,大叔年纪也不小,确实跟他父亲差不多年纪。
“您儿子多大了?”
“十七岁了,今年就要高考咯。”
“您儿子学习肯定很好吧?”
“那必须的,他说他也想考到魔都来。”
两人攀谈着,歌声打动了越来越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