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一起发财
作者:南北羽   八零军婚:从夺回家产开始最新章节     
    所谓服装产业经济,就是服装这个行业带动的经济发展。
    地区平衡发展,才能互惠互利,取长补短。
    和柳城相邻的林市,有一个拥有十几万职工的纺织厂,也是全省排名第二的纺织厂。
    如果未来制衣厂跟林市纺织厂合作,以后就不用因为原材料的问题有后顾之忧。
    这两年,林市纺织厂的日子同样不好过。
    机器老化、人力成本高、订单量少。
    沿海城市的纺织厂,有便宜质量又好的产品,谁还看得上这些所谓的老牌纺织厂。
    前段时间,叶舟给夏主任写了个《关于发展服装产业经济的可行性报告》,然后就让夏主任去牵头处理后面的事情了。
    先找市里的领导,市里的领导看完可行性报告,眼前一亮。
    立刻给林市的领导打电话——“打这个电话,就是想告诉你,我们柳城不是吃独食的人。外商投资的事情,让我们柳城从最不起眼的地方,变成全省最风光的地方。我们可不像某些地方,站在高处后就用鼻孔看人,我们站得高看得远之后,会伸手拉一把兄弟,跟兄弟一起发财。”
    电话那边的林市领导,默默地翻白眼——嘚瑟什么啊!明明是运气好,柳城大学来了个让京城的领导都赏识的人才,拉了柳城一把。要是那个叶老师在我们林市,那吃肉喝汤的,就是我们林市。
    可惜,运气这玩意,求不来。
    所以,林市领导只能把情绪压下去,一副感激的样子问:“老李啊,谢谢你发达后还想着拉兄弟一把。说说,你打算怎么帮衬穷兄弟啊?”
    第二天,林市的领导看到那份可行性发展报告,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哽咽,真诚道谢:“老李,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我代表林市纺织厂十几万的职工,还有他们的家庭,感谢你们给的这个机会。”
    柳城的领导没有了电话里的调侃,认真地说:“要谢就谢柳城大学的学者吧!是他们用理论联系实际,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方向。”
    服装的上游企业是纺织厂,纺织厂的上游企业是生产原料包括棉花、羊绒、羊毛、蚕茧丝、化学纤维在内的厂家。
    这些厂家,有相当一部分是省内的厂家。
    夏主任这些天就是跟这些厂家所在市、还有厂家协调开会。
    现在,卢星海在沪市接受了多家电视台的采访,又签回了很多订单。参加会议的工厂负责人心里都很清楚,这些订单足够让他们的厂子动起来,半年的生计不成问题。
    压力最大的是纺织厂厂长,在会议上,他主动说:“我们厂有人,但是机器不行。那些机器,很大一部分是五十年代的机器快三十年了。”
    可是想要购买新设备,德国进口的,一台就得上百万,把他这个厂长论斤卖掉,也不够买半台机器。
    夏主任突然就想到叶舟之前的话,他不由得笑了——这丫头,还真是走一步看十步。
    柳城的领导发现夏主任在笑,他连忙凑过去,小声地提醒夏主任:“老夏啊,咱可不能幸灾乐祸,要不然,老林该哭了。”
    老林,就是林市的一把手。
    夏主任说:“我不是幸灾乐祸,是因为我这里有解决方案。”
    说完,夏主任站起来说:“汪厂长,机器的问题,我们柳城大学机械工程系的教授,可以帮忙解决,在旧机器的基础上改造,花不了太多钱。”
    汪厂长却没有喜出望外的样子,他说:“夏主任,不瞒你说,前几年,我也专门请过省城大学的教授来帮忙,希望他们能帮忙处理,但是他们说,机器老化很严重,没有改造的价值。”
    夏主任微微一笑:“我们柳城大学的教授,可不是普通的教授。”
    汪厂长终于眼前一亮,也想起了一些传言。
    十几年前,大学里的教授不少被下放农村,柳城大学的白校长顶住了很多压力,把很多身体不好的教授都弄到柳城大学。
    这其中就包括了前段时间外商来考察的时候,让外国人都特别敬佩的农学专家唐教授。
    据说,唐教授在柳城大学期间,虽然没有分到一分钱的经费,却一直没有停止研究。
    难道柳城大学也有隐藏的机械工程系的大佬级别的人物?
    有,当然有!
    叶舟和周朗在这位机械工程系的关教授家里蹭了不少好东西,比如,人工升降的椅子和桌子。有了这两样东西,叶舟再也不怕自己的颈椎过早进入疲劳期了。
    ……
    ……
    毛巾厂。
    卢星海从市里回来后,就马不停蹄地赶来。
    一看到卢星海,人群里就有人说:“今天就算是天王老子来,也别想进车间。你们把我们的铁饭碗砸了,我们就跟你们拼命。”
    “对,跟你们拼命!”
    卢星海说:“别别!用不着拼命,我来就是想跟你们说一声,我们制衣厂现在放在毛巾厂车间里的东西有什么。我就是想来提醒你们一声,所有的东西我们都是登记在册,要是有遗失,我们会报案,要赔偿。”
    说完,卢星海就示意身边拿着喇叭的人,那人立刻对着喇叭读清单。
    布匹多少、成衣多少、半成品多少……清清楚楚。
    来闹事的人面面相觑。
    这怎么和剧本中的不一样?
    鼓动他们来闹事的人说,他们趁乱闹事的时候,可以获得很大的好处,不仅能保住国有企业职工的身份,还能趁乱进车间里拿走成衣。
    现在未来制衣厂的衣服,一件贵的可以卖到三十几块钱,拿走几件,就能弄到他们几个月的工资。
    法不责众,最后他们肯定不会有事。
    卢星海又把喇叭拿过来说:“就在刚才,我去市里送了一份检举材料,有人想把国家财产变成私人敛财的工具。
    我也知道哪些人是他们的帮凶!
    还知道有人想趁乱给人的后脑勺开瓢,趁机把事情闹大。
    你们家里孤儿寡母的,出事之后,很难有人帮忙讨回公道的,千万要注意你们的后脑勺,没准转个身,就会被人开瓢,当了祭品。”
    此话一出,那些来闹事的人先自己乱了起来。
    卢星海带着人迅速退出,现场就交给了刚刚赶来的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