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众说纷纭
作者:长峰晓月   终南雄鹰最新章节     
    再说李如风一行人这些天在六扇门捕快们的接力帮助下,一直跟在离镖车不远不近的地方,整个跟踪由展云堂协作安排。
    展云堂等人在途中看见一些试图抢劫镖车的人死在一些不知名的高手手下,知道碧云宫非常看重这笔镖银。已经派人在暗中护镖。
    大家一起商讨应对之策。
    李如风认为,当下可以先把这些暗卫除掉,并放出镖车押运的是金银的风声,江湖消息传递极快,更多人会盯上镖车,让骆云高等人疲于应对各路骚扰。
    丁家豪认为不妥,碧云宫怎样在暗中保护这些镖车始终是个谜,只有先从暗卫中抓获舌头逼问,才能知道碧云宫的行动安排。
    罗芙蓉建议,随着天气变得燥热,神刀镖局的人要喝酒喝水解凉,如果能化装成水果摊贩或者沿途挑酒叫卖的脚夫,暗中下药,这些人不管是喝酒喝水,只要中套,就有抢夺镖车的机会。
    王小艺主张从罗云高等人手里强行夺走镖车,她认为只要将镖车夺到,要找到隐藏镖车的地方并不难。敌人只要失镖,必然会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寻找丢失镖车,敌方一乱,就更容易查出幕后的神秘人物。
    展云堂认为,要找到神秘人物,必须通过玄武湖紫云庄的马浩龙,因为他是这次银两的收货人,只有从他身上,才能够查出这次镖银真正的主人是谁?当下除掉暗卫,信天翁等人必会更加警觉,会分散这些镖车,跟踪会更难做到;在酒水里下毒,这对于长期走镖的行家来说,根本无法瞒过他们;强行夺镖,即使能够到手,以碧云宫和马家势力,要查出这些失踪的镖车,很快就能够做到。
    大家一致的看法是,这些年来,李如风不断遭到碧云宫高手的追杀,只要找到碧云宫的幕后金主,就能够顺藤摸瓜,查清终南山下李如风一家失火案的真相。
    为了避免碧云宫的眼线侦查到这次跟踪神刀镖局车队的动向,展云堂提议由李如风跟罗芙蓉一组,王小艺跟丁家豪、展云堂一组,每组成员之间互相掩护和策应,跟踪这些镖车,不让他们脱离视线范围。
    但是骆云高镖车上装载着金银的消息早就不胫而走,各方势力蠢蠢欲动,都想冒险拿下这笔财富。
    这天晌午时分,李如风跟罗芙蓉正在樊门酒楼吃饭,忽然看见五个劲装男子风尘仆仆地走进大堂来。
    这些人显然都非常自律,彼此之间话语不多,但举手投足间,看得出他们都是武林中人。
    那几个人叫了酒菜,几口酒菜下肚后,他们的言语逐渐多了起来。
    为首的虬髯客说道,“兄弟们,今天已是五月十一了,不知道怎么回事,龙三哥和图东印还没有赶来相聚?”
    一个脸上有条刀痕的瘦削男子说道,“这次大家都有约在先,五月初十前赶到东京(河南开封)子规客栈落脚,先到的在客栈等后到的,我们几个都到了一天多了,却没有见到他们两人的半点影子,是不是两人在路上出事了?
    一个留着山羊胡的精瘦男子说道“杜二哥言重了,兴许他们在路上还有要紧的事在办,我今天一早看见喜鹊在枝头鸣叫,今天他们应该就会到了。”
    几人酒过三巡,忽然两人手傍着手,跟在一个俊俏侍婢后面,满面春风地走进大堂来。
    五人一看,正是龙天雄和图东印。
    众人急忙上前施礼。
    杜文重轻手一挥,侍婢知趣地离开大堂,回子规客栈去了。
    龙天雄四下望了一眼,见酒楼里进出的客人很多,虽然有的事可以在人多的地方谈,但是龙天雄生怕事机不密,反受其害。他对杜文重说道“杜二哥,你看这里人多嘴杂,对我们要商量的要事毫无助益,你看能否找个清雅舒适的包间,我弟兄一边聊天,一边也好把我们的生意谈定谈妥。”
    杜文重说道“三弟谨小慎微,在樊楼大可不必那么紧张,这里虽是各种行色人物纷至沓来的地方,但这里的人们却似乎达成了一种默契,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里经常有名门望族出没,也没见哪个人在樊楼酒楼出过事情,哈哈哈!”
    图东印跟龙天雄想法相似,他起身向杜文重抱拳道“杜二哥,小心能万年船,请杜二哥找个雅静之处,让我们兄弟交心交酒,既不误事,也得个心安理得。”
    杜文重点了点头,叫道“掌柜,过来有事请托。”
    掌柜忙不迭地离开柜台,三步并做两步走到几人餐桌旁边,拱手一揖道“不知道几位客官有什么要求,我好另作安排!”
    杜文重问道“不知掌柜这个酒楼可有雅座包间?”
    掌柜说道“三楼尚有两间空着,但是价钱……”
    杜文重道“这个你就不用替我们担心了,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张银票,说道“这张银票你先拿着,到结账时多退少补便是。”
    掌柜一看是一张500两的通兑银票,心里大喜,叫来小厮,将一行七人引上三楼雅间包房。
    各位宝子,这里说的樊楼的位置,是在东华门外的景明坊。这与《宋会要辑稿》中所提到的“帝御东华门”一致。
    宋徽宗在位时,曾经把樊楼扩建,并改名为“丰乐楼”,不过大家习惯于称之为樊楼。
    首先,樊楼高达三层。
    其次,樊楼五楼相立。樊楼经宋徽宗扩建,成了一座建筑群,东西南北中五楼鼎立,高低不同,错落有致,各楼之间都有飞桥供人来往,每座楼里外都通,客人在里面可以任意通行。
    樊楼下面是大厅,上面则是包间,叫“阁儿”。
    最后,樊楼装潢精美。《东京梦华录》中曾说过“飞桥栏槛,明暗相通,珠帘绣额,灯烛晃耀”,可以想象当时的樊楼华丽壮美,灯火辉煌,难怪皇帝也想着去里面玩赏,经过宋徽宗扩建之后,樊楼就已经成了开封最大的酒楼。无论是规模大小、华丽程度还是里面的酒食艺伎,都堪称天下第一。
    樊楼是正店,可以自己酿酒和卖酒,樊楼酿制的酒中,最有名的叫“眉寿”、“和旨”,前者取健康长寿之意,后者是指酒甘醇美味。就因为有名酒,有名人,所以关于樊楼的传奇故事也不少。
    那时樊楼生意极好,官家经营,上缴的营业税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