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神经兮兮
作者:张秋枫   末世:开局荒野求生最新章节     
    末日的夜里,寂静极了。
    孤零零的废弃建筑物里,歇着奔波疲惫的幸存者。
    火光映着守夜人,低声交谈的身影。
    孩子们伴着淅淅沥沥的雨声,进入睡眠。
    一觉醒来,万物复苏。
    雨水已歇,鸟鸣清脆。
    大家饮了些热水,吃几口干粮,又匆匆上路。
    乘着木筏,一路向南。
    由于避开了灾变前人流聚集之所,故而也就不曾遭遇什么丧尸。旅程平静的,甚至让人感到有些无聊。
    当然,也得益于,水里的生物,暂时没有变异的迹象。
    否则,乘坐这单薄的木筏,必定比走在岸上凶险一万倍。
    最大的危险,来源于操船的技术。
    水面平静倒还好,遇着湍急的处,大家这点技术,就有点不够看了。直接翻船的现象,倒没有看见。不过,时不时有人经受不住颠簸,坠入水里。
    所幸都得救了,没有人员伤亡。
    而大家行进的速度,非常缓慢。
    河流也并非笔直前行,而是绕了很大一圈。与张文书当日离开库房,北上寻找庇护所的路,只偶尔重合,大部分都是相距甚远。
    赵世清坐在木筏上,展着地图观看。
    木筏漂上一段路,就会停下来,大家上岸查看建筑和路标。比对着地图,看看行进的轨迹,是否正确。
    河流分分合合,常会见着岔道。
    大家的经验都很浅。
    并非每次选择,都是正确的。
    有时候选了一条水路,漂流了大半天,忽然发现离规划的路线,越来越远了。没奈何,只好鼓足力气,逆着水流,再一路撑回去。浪费时间不说,还把大家搞的疲惫不堪。
    如果只是张文书几个人。
    倒也无所谓。
    走到哪是哪,怎么都活得下去。
    如今带着那么多老弱妇孺,张文书就不敢随意冒险了。库房营地那边,毕竟经营过,有一定的基础。食物和日用品,能支撑这些追随者活下去。只有到了那里,他心里才有底。
    所以大家频繁上岸,核对路线,以免出错。
    顺便,在沿河的商铺中,补充资源。
    从庇护所里逃出来,携带的物资有限。负重太多,死亡几率比较高。却也导致,食物很快见底,已不够大家分的。
    孙珂拎着瘪掉的口袋,为难地说道:“队长,下顿便没的吃了,怎么办?”
    她的称呼,常常变化。
    有时候喊文书哥,有时候喊队长。
    张文书看了眼,神色平静,轻笑说道:“这一路行来,有河流,有树林,有荒草,有山坡……哪能饿死人,找找就是了。”
    说的倒十分轻巧。
    不过赵世清等人听了,也只是笑笑,并不感觉诧异。
    张文书站起身,说道:“我不是那种战斗小队的队长,我是生产队队长……生产队,你听说过吧?”
    然后就领着众人,开始找吃的。
    之前被困在庇护所里,也会做些采集的工作。不过地方有限,能寻到的毕竟比较少。如今广阔天地,大有可为,让大家生活舒舒服服的有点难,只是寻点路上充饥的食物却没太大难度。
    仲黎黎背着长弓,王桐带着弹弓,进了丛林。
    大黑狗和阿狸,跟随左右。
    张文书带着赵世清,张东东几人,沿河岸拨着野草,细细辨认。
    蒋德金拿起长网,却没离开,而是跟耿工凑在一起,嘀嘀咕咕,不知在商量着什么。
    大家迅速地行动起来。
    追随的幸存者们,却有些发愣,不知他们要去干什么。
    陆永强看着诸人的背影,说道:“大师兄回来了。”
    小朱老师听的一头雾水,问道:“你说什么?”
    陆永强说道:“我感觉到,全部都回来了。”
    神神叨叨的,问他,他又不解释。
    小朱白了他一眼,低声骂道:“神经兮兮的……”
    陆永强却不生气,乐呵呵的,屁颠屁颠地拎着个桶,跟着张文书跑了,边跑边喊道:“哥,我来了,你最忠实的伙伴来了……”
    “滚……”
    靳霖指挥众人,安营扎寨。
    杨志则领着马群,在周围觅食。
    抚摸着刚子的鬃毛,嘴里发出声响,与它进行交流。
    说食物短缺的话,也不是特别准确。
    其实这些马匹,就是食物。
    它们体型庞大,杀一匹,够吃很久。
    有人开玩笑时提过。
    在庇护所时,杨志初次去拜访张文书,就送了些马肉。
    但张文书不允许。
    这倒不是什么圣母心作祟,而是真没到那个地步。杀马杀狗,那是到了艰难万分,无路可走的境地,才会考虑的事。
    想想这些马匹,可是驮着老师和孩子们,冲出了庇护所。
    杀它们,于心不忍。
    仲黎黎和王桐回来的最早。
    大黑狗嘴里,叼着一只兔子,径直去找张文书。
    阿狸这个独眼仔,则始终跟着仲黎黎。很可惜,一人一狗都没有收获。仲黎黎的弓箭干干净净,没有射出的机会。
    这片丛林,没有见到稍微大些的猎物。
    倒是王桐的弹弓发挥了作用。
    射落了几只竹鹧鸪,并几只麻雀。
    都不大,不过总归是肉,看的人很开心。王桐用绳子穿了,挂在身上。有些苏醒过来的,叽叽喳喳,拼命扇动翅膀,想要逃走。
    张文书几人回来,则带了许多野菜野果。
    红红的火棘果,仿佛小樱桃,十分耀眼,分给孩子们当零食。
    口感有些涩,渣也多,并不好吃。
    孩子们却吃的很开心。
    野生的柿子,就大多了。
    颜色不好看,青中带黄,看着并不十分成熟。一口咬下去,也十分涩。看着孩子们扭曲的脸,一群大人哈哈大笑。
    野菜则以荠菜为主。
    整整大半桶,当然,这是刚摘下来的,待会儿焯了水,看着会小很多。
    其次则是野葱。
    当调味料可以,单独炒食也可以。
    最后,则是折耳根。
    按张文书的意思,这玩意就别采了。味道太奇怪了,难以下咽。但队伍里还真有许多人爱吃,这让人难以理解。
    最引人注目的,则是老蒋和老耿的双人组。
    耿工脚下穿着雨靴,背上背着个木框,框里放了块电瓶。
    电瓶接了几根线出来,连接在长网上。
    老蒋则提着桶,跟在身边。
    一群孩子跟在身边,不时发出惊呼声,热闹极了。
    长网伸进河里,鱼肚翻白,顿时浮出水面。碰到鱼多的地方,大鱼小鱼翻腾,纵跃不停,水花四溅。
    鱼不停地往桶里倒,很快就积了半桶。
    老蒋笑的,嘴都咧到了耳根。
    那些射弹弓的,采摘的,与这两人相比,确实显得太小家子气了。
    所以说,科技真的是第一生产力。
    陆永强远远看着,赶忙跑过去凑热闹。
    “让开,让开……”
    “让你强大爷看看……”
    “……”
    他将孩子们扒开,自己冲到了最前面。
    老蒋提醒道:“小心点,危险的。”
    陆永强嗤笑一声,说道:“你当我是吓大的……哎卧槽……拉我……”
    话音未落,脚下有些湿,滑了一下,“哗啦”一声,栽进了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