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归墟海上的修罗场
作者:Y立方   长相思续写一心人最新章节     
    众人登上涂山璟定制的画舫,从瀛洲岛进归墟海,在码头买了一些渔民新鲜捕捞的海味,螃蟹、海虾、飞鱼、海螺等,可以在海上烤着吃。
    画舫徐徐驶在海上,甲板摆开宴席,四方形的大桌子,每条边坐三个人。
    涂山璟、小夭、阿念三人一排,蓐收、涂山明玥、轩辕学政一排、三只小狐狸坐在蓐收他们对面,涂山瑱单独坐一排。
    苗圃和左耳与其他暗卫另置一桌。
    桌面中间石板上的烤肉、烤鱼、烤虾滋滋冒油,海螺上煮着螺肉汤,咕噜咕噜冒泡。
    小夭翻着鱼,洒着她的独家药材香料;涂山璟拿着长筷子给海虾翻面;阿念静静地看着滋滋冒油的美食。
    涂山明玥端来一叠蒸螃蟹,火红的螃蟹躺在竹蒸屉里,小竹屉被玥儿送到每个人面前。
    涂山瑱照看着烤肉和烤白蘑菇等蔬菜。
    几个大人边品尝美味边聊着大荒趣事,涂山璟一如既往照顾着小夭的饭碗;涂山明裕和涂山明儒自然地照顾着坐在他俩中间的半夏,不时地夹菜投喂;而涂山明玥坐在蓐收身边,拿着竹蔑默默地剔着蟹腿肉,默默地将剔出来的饱满鲜美的整块蟹腿肉放到她师父的碗里;涂山瑱和轩辕学政则自己照顾着自己。
    阿念夹不到远端的烤肉和蔬菜,站起来夹又有失体统,给旁边的蓐收使了个眼色,指了指烤肉,蓐收会意,端起阿念的碗,拿长长的公筷帮阿念添菜;于是开始自觉地帮阿念添一些远端她添不到的菜,帮她倒酒,从小到大,伺候她伺候惯了,想要什么,一个眼神就明了。
    涂山明玥眼睁睁地看着师父投喂她的姨母,不言不语,继续默默地剥了海虾,默默放进师父的碗里。她在心里默默地安慰自己,姨母是高辛王后,已有儿子,他们是表兄妹,又从小一起长大,关系好是正常的。
    轩辕学政看玥儿一直没怎么吃,破天荒地帮玥儿卷了一个生菜肉卷,包了烤肉和蘑菇,放进玥儿的碗里。他是大王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从小随了阿念的骄傲,并没有照顾人的习惯。这些年与叶一同门学艺,受了她不少照拂,也学会了一点点关心人的本事。
    玥儿拿起那个蔬菜卷,说了声:“多谢大师兄”,然后嚼了起来。
    轩辕学政很开心,开始殷勤地帮玥儿添果汁,学着对面那两兄弟。
    蓐收关注到轩辕学政的殷勤,内心竟然暗戳戳地生出些不痛快来,唉!是自己恃宠而骄,罢了,自己也不敢肖想,他们俩同年,又都是自己带出来的徒弟,顺其自然吧,由着他们吧,自己闭上眼睛不看就是了。
    但是他还是忍不住夹起一块鱼肉,添到涂山明玥的碗里,自己的徒弟自己疼。
    涂山璟和小夭默默地看戏;而阿念只关注到自家儿子反常的举动,并未发现蓐收和玥儿之间有什么不寻常,在她的眼里,自家儿子和玥儿很般配,竟有种看未来儿媳的满意感。
    饱餐后,涂山瑱带着三只小狐狸下水游泳,三只小狐狸继承了小夭可以在水下呼吸和说话的能力,水性很好,是早年在沧海游玩时发现的,涂山明裕也在蓬莱岛寻了一颗仙鹤的蛋,蓬莱岛有一个别称,叫登莱岛,当地人方言叫登莱岛,外地人称蓬莱岛。
    轩辕学政也下水了,他长在高辛,水性也很好,归墟海他很熟。
    涂山明玥乖巧地在甲板上帮着苗圃和左耳刷洗餐具。
    在画舫里,阿念对小夭说:“你有没有发现我儿子今日很不同?”
    小夭摇了摇头,一副不想接受事实的样子,轩辕学政是大王子,拥有天下最尊贵的两个姓氏,高辛氏和轩辕氏的血脉,玱玹孩儿虽多,却只有两个嫡子,他有一半可能会是未来的储君,三宫六院,不行不行,我的玥儿绝不能进后宫!
    他们还小,什么都还不懂,只是同门师兄妹的友情和表兄妹的亲情而已。涂山璟和小夭如是安慰自己。
    蓐收默默地喝茶,望了一眼窗外蹲在甲板上刷碗的少女,不知道在想什么?
    阿念又八卦地问蓐收:“他们俩都是你的徒弟,每日和你在一处,你有没有发现什么?”
    蓐收说:“没有,我管得严,他们每日除了练功和吃饭睡觉,没力气想其他。”
    阿念白了蓐收一眼,说:“不解风情!”
    蓐收说:“严师出高徒,你们把孩子送到我这里来,不就是想让他们学有所成吗?”
    阿念忙点头:“嗯!是!”如今蓐收是她儿子的师父,可不能像以前一般对他呼来喝去了。
    日暮时几个游水的少年才回画舫,还摸了一些海底的珊瑚和珍珠回来。
    轩辕学政拿着一颗鸽子蛋般大小的珍珠,拿去涂山明玥面前炫耀:“你看!好看吗?”
    涂山明玥敷衍地点了点头:“嗯。”
    轩辕学政说:“送给你!”塞到玥儿手里就跑回画舫船舱里去沐浴更衣。
    涂山明玥看着掌心璀璨的珍珠,转动了一下,只有一个生长点,没有其他瑕疵,品质很好,她是涂山氏大小姐,从小就去调研过珠宝行,能辨得清品质好坏,愣怔了片刻。
    在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无忧岁月里,有一段友谊如珠如玉,瑕不掩瑜,值得被珍藏铭记,不管他将来是不是这天下的王,他们都是一起在泑山上习武练功,互相扶持,互相鼓励,互相鞭策,共同成长的同门师兄妹,同袍一心,莫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