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的行政区划从解放区开始就变来变去,今天这几个村划区,明天这几个乡归那个县。翻开山东省的区划史,你就会发现建国初期就是一部百变剧,一直到了六七十年代才大体稳定下来。一九六一年就是这样,原来的德县撤销后分属周边几个县的乡镇村庄,又重新合并设立陵县。李妈妈家乡便由所属平原县重新划回到陵县,同理,随着陵县邮电局的成立,李妈妈也如愿回到自己的家乡工作,工作单位距离家乡由原来的三十多里缩至区区八里地。要知道那个时期基层县城乡村基本上没有什么交通工具,主要就是靠走路,现在李妈妈回来了,不但自己回家方便,姥姥他们想闺女了也不用专程借车或搭车去平原县探看了,她用自己的小脚都能走到县邮电局。
这一年,李妈妈已是二十出头的大姑娘了,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话务班的姑娘们都开始忙着找对象谈恋爱,李妈妈也是这样,她经人介绍认识了后来成为我爸的电影队放映员杨世清,两人算是正式认识了。这个时期县直机关工作人员都很少,全县城吃公粮的只有百十号人,并且吃饭多数人都去县委食堂,大伙都认识,只是今天发展成为恋爱关系。李妈妈杨爸爸同岁都属虎,大概是属象的关系,两人开始了经历半个世纪的今天吵架明天复合后天再吵的生活模式,反正给老杨的印象最深的就是爸妈没完没了的打打闹闹。
他们俩成为一世夫妻,据分析应该是彼此欣赏的结果。老杨爸妈性格相近,工作学习上都是一马当先。李妈妈呢……前文说过了,无论是工作上学习上还有劳动上,在话务班都是出类拔萃的,那几年单位领导很欣赏她的态度和能力,刻意培养她成为后备干部,外出学习参观等活动首先会安排她,李妈妈也珍惜这样的机会,但是……
天不随人愿,李妈妈是天然的晕车而且是晕的特别厉害的那种。那时各地路况很差,不像现在马路平的像镜子,汽车一路颠簸,走一趟济南李妈妈大吐特吐,像大病一场折腾好几天,不但完不成参观学习任务,还要分出人来照顾她,像她这样最后像重病号一样参观学习后被抬回宿舍的情况,如此反复几次,人家领导便放弃了对她的培养,只能乖乖的做个基层职员了。失去了成为干部的机会,并没有影响李妈妈的工作热情,后期也得到一些因成绩突出而获得的政策性奖励,比如比同事多长上半级工资,优先安排子女入学就业等等,当然这些是后话。
杨爸和李妈妈的情况差不多,也是属于老实实干型,好学习工作认真,为人仗义,仗着先天优势,取得的成绩比我妈大的多。他的成绩和照片曾登上大众日报的头版,并且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青年文化工作者先进代表会议,受到陈毅元帅的亲切接见,他们的合影杨爸保留了许多年,直到二零十一年县里搞棚户区改造,拆迁搬家后不知放在哪儿,有时间要仔细找找,它是杨爸最重的一枚军功章。每当说起这张照片,杨爸不无感慨的表示,当年没有见到周总理,是他一生的遗憾,据说当时由于周总理临时有要务,才由陈毅元帅代替接见了这批优秀文化青年工作者。噢,对了,还有那张大众日报,杨爸说曾保留许多年,老杨没有亲眼见到,但他见过报纸上照片的原版,上面杨爸这个帅小伙在一位胖乎乎的中年领导指挥下,正在摆弄电影放映机,大概是为晚上的放映作准备。
你们看,李妈妈优秀吧?杨爸也优秀,是吧!那个时代就是喜欢这样扎实勤劳勇敢上进的人。
杨爸是个优点和缺点双突出的一个人。工作上从普通电影放映员到电影公司经理党支部书记,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出来的。说缺点吗?就是由于生活经历的关系,他养成花钱大手大脚,今天有吃的不管明天的生活习惯,这种习惯单身时问题不大,但是组成家庭,生活负担加重,特别是在那个生活资料贫乏有时会饿肚子的年代可是致命的。李妈妈那么勤俭持家,杨爸这样……想这也为后来他和李妈妈争吵一辈子埋下伏笔吧。
报纸上那张照片中,杨爸大分头,身穿皮夹克,脚蹬亮皮鞋,在那个平头光头满天下和衣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年代,他的这身行头是很突出的,可见他平时的工资都用到了什么地方。他自己曾洋洋得意的说过,三年自然灾害,在周围的人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时候,他却花一月工资买只兔子吃掉。哎!几十年以后,有一次杨爸突然对儿子说,他想他娘了,他说他想起有一次回家,家里生活困难,老杨的奶奶见二儿子回来了,忙往锅里又抓了两把地瓜干。看老爸难过的样子,老杨心中并不同情,心想你何不把吃兔子肉的钱买点粮食送回家。老杨知道这样说父辈的事是不对的,两件事不一定发生在同一时期,但是他认为老爸有能力应该在那段艰难的时间段内,为家为父母多分担一些责任,尽可能多的做出贡献。
大概是杨爸从小到大,一帆风顺衣食无忧才养成他的生活习惯吧。按他年纪算来,解放前十年,杨家尚有不薄的祖产,杨爸生活无忧。到了入社人民公社时期,家乡全部集体化后杨爸已经长大成人,不久后参加工作,吃公粮了。优厚的生活经历与李妈妈惨痛童年,形成鲜明的对比,两种冲突的生活态度,怎么可能在生活中和平共处?
这些事情都是在李妈妈和杨爸结婚后才逐渐显露出来,但两人恋爱时期却是甜蜜幸福的。是杨爸身上那种突出的优点,强烈吸引了李妈妈,使她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和杨爸结婚组成家庭。
姥爷反对女儿他们的婚姻,并不是反对杨爸,而是由于没有儿子,是想给女儿找个能给他们老两口养老的女婿,而且已选中的是本村一个青年。但那个青年身上没有闪光点,那里有杨爸光彩夺目,李妈妈坚决不同意就顺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