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细思
作者:拾妧   穿书废柴逆袭:炮灰队友带我躺赢最新章节     
    什么?
    余笙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陈皓那边的人有嫌疑也就算了,毕竟他是既得利益者,且万贵妃和涅阳公主原本就和她不对付。
    可是宸妃怎么也……
    余笙脑子里将整个事情又过了一遍,还是不可置信,“宸妃的性子一向都是与世无争的,她干嘛要帮万贵妃?”
    说完,余笙还蹙着眉,摇了摇头。
    景瑟却道:“虽说这事看起来的确是万贵妃一派得利,但也不能因此就排除宸妃的嫌疑。”
    “宸妃可是目前唯一生育过两位皇子的嫔妃,你觉得会是个与世无争、心思简单的人吗?”
    景瑟这话一出,余笙直接愣住了,她仔细回想了一下,其实她自己同宸妃并没有什么交集,最多也就是在宫宴上见过几次而已,对宸妃的了解更多的还是来自大家对她的评价,她凭什么那么武断的就排除了宸妃的嫌疑呢?
    因为她自以为知道剧情,知道最后是陈皓做了皇帝,所以一直以来目光都盯紧了陈皓,只把他当做了陈留的竞争对手,自然就忽略掉了其他人。
    若是将宸妃也列入嫌疑人名单的话……
    余笙顺着这个思路往下,越想越心惊。
    按理说,涅阳公主是先皇后所生,是目前宣德帝的孩子中唯一的嫡出,可涅阳公主却并不是宣德帝最年长的孩子。
    宸妃所出的睿康王陈启才是宣德帝的第一个孩子!
    若睿康王不是个药罐子,他作为皇长子,立他为储君可比陈皓要名正言顺得多!
    如今睿康王是没有希望了,但他一母同胞的弟弟,四皇子陈瑾今年已经八岁了,据说聪慧伶俐,很得宣德帝喜爱。
    八岁,年纪不算小了,若是储君迟迟未立,再过上几年,四皇子长大成人,这位置他自然就能争上一争了。
    可是要争的话,这储君自然就不能现在立下。
    而宸妃若是真有那个心思,这些年还能隐藏得好,从未出手做过什么,也不过是因为虽然立储之事年年被朝臣提起,也次次都直接被宣德帝忽略了。
    在原剧本里,宣德帝是在两年之后病重之时才立下陈皓作为太子的。
    若是之前,余笙怕是也会以为宣德帝迟迟不定下继承人,不过是因为忌惮,不想让自己手中的权力被分割。
    但现在,在她清楚地了解了宣德帝同陈留之间的父子情之后,她明白了,宣德帝不是出于帝王的忌惮,他过是作为一个普通的父亲,在等待自己最爱的儿子长大,等他羽翼丰满,等他稚嫩的肩膀变得宽厚,以便能顺利接下他肩上这副担子。
    在这之前,他可以等,哪怕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他都能等,反正他正值壮年,他等得起。
    只是,宣德帝怎么也不会想到,他最后等来的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现在,因为余笙的出现,让陈留原本的计划搁浅,他没能像之前计划的一样离开京城游走大江南北,享受他生命的最后时光,而是选择了乖乖留在京城成家立业。
    对陈留命劫之事毫不知情的宣德帝,自然对立储之事的态度也有了变化。
    今年开年之后,宣德帝再未与任何人提前商量的前提下,直接下了圣旨让三位成年且已经封王的皇子参与政事,谁会说他不是在为立储做准备呢?
    这大半年来,陈留的表现朝中大臣们有目共睹,睿康王暂且不提,单说南宁王陈皓,在政事的处理上,他什么时候比得过陈留了?
    宣德帝一步一步将陈留推到前台,又替他铺好道路,早已暗中表明了他的态度。
    可怜万贵妃还在不遗余力的替陈皓各处拉拢势力,甚至连皇室宗亲都盯上了,以为如此便能稳操胜券。
    ……
    鸣翠宫里,已经被余笙怀疑上的宸妃正在同贴身伺候自己的齐嬷嬷闲话家常。
    “娘娘,这事都出了好几天了,怎么至今不见平西王府有何动静呢?那平西王妃更是日日窝在王府,连门都不出。”
    散布流言的事,是齐嬷嬷得了宸妃授意去办的,只是事情已经过了好几日,平西王府一点儿反应都没有,这让她有了一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很是有些憋屈。
    宸妃半倚在榻上,保养得宜的手轻抚过怀中白猫,眼也没抬,“搂草打兔子,顺便而已,嬷嬷又何必着急?”
    齐嬷嬷想到从南华宫里传来的关于万贵妃的反应,笑着应道:“娘娘说的是。”
    “只是娘娘,奴婢不明白,您为什么要帮万贵妃呢?”不仅如此,还暗中出手,不图回报。
    “现在帮她,就是在帮我们自己。若是本宫猜得没错,陛下很快就要推平西王上位了,本宫总要帮南宁王造造声势,不能让他输得太难看。”
    若是他争气一点儿,这事说不定就又耽搁下来了。
    这是万贵妃的隐晦心思,自然不会大喇喇的宣之于口,即便是面对陪了她几十年的忠仆。
    齐嬷嬷脸上闪过惊奇之色,“娘娘是说,南宁王会败给平西王?”
    宸妃幽幽的看了齐嬷嬷一眼,手上仍旧有一下没一下的撸着猫,“怎么,你也不看好平西王?”
    “奴婢也不懂这些,但他一个既没有母族支持,妻族又指望不上的挂名王爷,哪里就能赢得了南宁王了?娘娘为何如此看好他?”
    宸妃不知想到了什么,灿然一笑,“那当然是因为他有个好娘亲了。”
    “可姝妃都去了多少年了,陛下再怎么偏疼她生的儿子,也拗不过满朝文武吧?”
    齐嬷嬷不解,宸妃却也没有再为她解惑,只道:“你只看到了陈皓背后的姻亲势力,却不知强大的母族和妻族可以是助力,但或许有一天这助力也会演变成阻力。”
    陈留现在没有助力,以后自然也不会有这样的阻力。
    有些时候,劣势反而是优势。
    宸妃需要时间,她不能改变宣德帝的心意,但或许别的人可以呢?
    不试一试,怎么知道结果?
    反正无论如何,她都不亏。
    ……
    余笙捋清楚了思路,仿佛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她没再同景瑟多掰扯,匆匆交代了一声,就打道回府了,甚至没来得及去给安氏和秦氏请个安。
    余笙匆匆出门,又匆匆回府,之后就将自己一个人关在了碧水居书房里,身边连一个伺候的人都没有留。
    流光这个尽职尽责的大管家自然将她的异常瞧在了眼里,他虽然不清楚王妃在南安侯府发生了何事,但这并不妨碍他给自家王爷通风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