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不走寻常路
作者:拾妧   穿书废柴逆袭:炮灰队友带我躺赢最新章节     
    景弘彻底沉入自己的思绪中,房间再次安静下来。
    余笙也没再继续关注着隔壁,反正,这之后,隔壁的人都再也同他们没什么关系了。
    待到景弘从自己的思绪中抽离时,太阳已经西斜。先前颓唐的少年郎,此时眼中神采奕奕,光亮比那午时的太阳还要耀眼。
    余笙见景弘这样,忍不住便笑了。
    隔壁的人早就已经走了,余笙陪着景弘坐在这房间里,安静的喝了一下午的茶,腿都坐麻了。
    好在结果是好的。
    兄妹俩没有再继续交谈,默契的没再提起今日之事。
    离开八珍楼之后,两人一同回了侯府。
    若不是知道余笙和景弘在一起,景荣就该派了护卫满京城的找人了。
    晚上一家人照旧在竹园用晚餐。
    饭毕,趁着大家都在,景弘宣布,他要入军营。
    除了余笙,所有人都十分惊诧。
    “怎么突然想着要入军营了?”这是父亲景荣。
    “你这小身板儿,入了军营,可怎么受得了那苦?”这是母亲秦氏。
    “弘儿,你可想好了?”这是祖母安氏。
    “大哥,你要去当将军吗?好威风啊!”这是景文。
    景瑟没有开口,眼睛却盯着余笙,无声询问,余笙只是笑笑,并未答话。
    “祖母、爹、娘,我都这么大了,也不能总待在家里,趁着还年轻,我想去试试。你们都知道,我自小学习不好,科考肯定是没指望的,从军的话,别的不说,健康的身体我还是有的,虽然功夫弱了一点,但是我可以好好练,我不怕吃苦。”
    秦氏一听,这是已经决定了啊,想到军营艰苦,她就忍不住又要掉泪。
    景荣赶紧在桌子底下拍了拍妻子的手,对着景弘道:“你想好要去哪里了吗?”
    “爹,我想进武卫军。”
    景荣原本以为他是要去羽林军,却没想到景弘竟然要去武卫军。
    “羽林军倒是可以恩荫,若是武卫军的话,就只能靠你自己了。”
    “我知道的,再过两个月,武卫军会有一场招考,我打算到时候去参考。只是,这两个月,还要麻烦爹替我请个武师傅。”
    景荣点点头,“行了,我知道了。”
    景荣同意了,这事儿就算是定下来了。
    秦氏还在嘤嘤嘤小声哭泣,安氏见状,开口劝道:“婉容,孩子想要上进,这是好事。”
    秦氏满脸是泪,抽噎着回道:“母亲,儿媳知道,只是弘儿自小没受过什么苦,那军营训练那般辛苦……”
    “娘,孩儿是男子汉大丈夫,这点辛苦算什么,您别担心。”景弘也跟着劝。
    几人轮番上阵,眼看这事儿没得更改,秦氏也只好接受了,只是心里仍旧不是滋味。
    待到众人离开竹园时,夜色已经比平日里深了些。
    入了秋,早晚便开始凉了,在屋里还不觉得,等到出得门来,凉风一吹,余笙便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香草早先便备好了薄薄的斗篷,此时正好拿来给余笙披上,斗篷挡风,好歹暖和点。
    梅园和芷园虽然挨着,但是从竹园出来却要走不同的路。先前在里面,余笙没有回答景瑟的问题,此时出了屋,便也没走,就站在一旁等着她。
    今日景瑟不将这问题弄明白,恐怕一整晚都会睡不好的。
    姐妹俩便慢悠悠的向竹园外走去。
    余笙没提今日在八珍楼的事,只道,“想必是之前我们在关虎山的事情刺激到了。”
    “今日这般突然,可是关虎山的事情不是都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吗?”景瑟的思路果然一如既往的清晰。
    为了安抚妹妹,余笙也是豁出去了,“回来这些日子,他都没怎么闲着。现在突然闲下来了,可不就得给自己找些事情做吗?”
    景瑟想了想,最终还是信了余笙的说辞,毕竟,景弘入军营,说到底还是他肯上进的表现,作为家人,自然是要全力支持他的。
    也是现在夜色深了,景瑟没能瞧见余笙的表情,不然,她肯定不会这么轻易就被忽悠的。
    两人出了竹园,便各自回了自己的院子。
    ※
    第二日,景荣下朝回来,便将景弘叫到了前院书房。
    昨晚当着全家人的面,他没有问得太仔细,但景弘的性子,他又如何不了解,所以,等到现在只有父子两人,自然是要好好问清楚缘由的,不然他心里不踏实。
    景弘涨红着脸,吭哧吭哧将昨日八珍楼发生的事情大致讲了。
    这两人坑景弘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怎么昨天他忽然就醒悟了,认清他们的真面目了?
    “昨日在八珍楼碰到余笙了,所以……”
    这就难怪了。
    景荣一听这事儿竟然还有余笙的份儿,再看看面前主动上进的儿子,心里也不由得高兴起来。
    余笙是侯府的福星,果然是没错的。
    景荣搞清楚缘由,便也放心了。
    “武师傅的事情,我会尽快帮你找到的,既然决定了入军营,到时候就不要因为怕辛苦半途而废。”
    “我知道了爹。”
    景荣拍了拍景弘的肩,又勉励了几句,才让景弘离开。
    这段时间景荣天天上朝也不是白去混时间的,好歹在金銮殿上的这些总是吵来吵去的大臣们面前混了个脸熟。
    武师傅的事情,景荣趁着散朝那会儿功夫,厚着脸皮拜托了许多人。
    通常情况下,拜托别人办事,都是私下里悄悄的,像景荣这般当着众人的面广撒网的,大家还真没见过。
    众人虽然心里不情不愿,但是也只好应承下来,而且回头还真得帮他办妥,不能敷衍,毕竟,都是要脸的,那么多人瞧着呢。
    福海将这件事当做笑话讲给宣德帝听,宣德帝果然也被景荣的操作给惊了一下,随口便问道:“他突然寻武师傅干嘛?”
    “奴才听说是替南安侯世子找的。”
    “嗯?”宣德帝有些好奇,“朕如果记得没错的话,景荣的大儿子已经十八了吧,这般年纪才请武师傅,是不是晚了一点?”
    “谁说不是呢,所以,许多大人背地里都悄悄的笑话南安侯呢。”
    宣德帝若有所思,半晌后吩咐福海,“挑个武师傅,给南安侯府送去。”
    福海心头一跳,没想到,这种小事,陛下还会亲自过问,看来,南安侯是简在帝心啊。
    “奴才遵旨。”
    福海恭敬应下,心中多了几分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