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何首乌
“咦,这根藤好像是何首乌啊!”
来到山林内围,周子文忽然有了惊喜的发现。
不过他的医术等级还是太差了,虽然发现了一簇有些像何首乌的植物,但却不是很确定。
“挖挖看!”
“看来可以买一把锯子回来了。”
就算能买到,那价格也不便宜。
因为没带锄头,他就干脆用斧头挖,就算把斧头搞钝了,回去磨一磨就行了。
反正砍柴对他来说又不费劲,不过就是有些费斧头而已。
正好他准备打造几个水缸,也需要准备一套石匠常用的工具。
如果有把锯子,可以节约很多时间。
硬砍虽然过瘾,但也有些费劲。
就像这次一样,其他不说,光是一只何首乌,都快抵得上他在生产队干小半年了。
“呵呵,这可是好东西,何首乌听说过吧,就是这个。”周子文举起手里像红薯一样的何首乌。
“周哥,你弄到何首乌啦?这可是好东西呀!”
这株何首乌,他准备给家人寄回去,给老爸老妈吃,长期吃这个,对他们身体有好处。
半小时后,周子文终于把柴劈成一块一块的。
让他盖湿被子,他可不干。
有了这些柴火,度过今年的冬天不成问题。
说起来,他要结婚这事,还没通知家里。
就连陈诗英也觉得,周子文应该是达到野味了,要不然也不会这么高兴。
这把刚买的斧头,还没用多久,已经磨了好多次了。
“哎呀,子文哥太坏了,勾起人家的好奇心,又不告诉我答案。”陈巧依嘟着嘴,不满的道。
涓夊叓.鍏?涓鍏叚.鍏節
反正以后经常要用,还不如自己置办一套。
“谁让伱这么好奇了?”陈诗英没好气的道。
不过光是这些还不够,毕竟他也是要过冬的,自己家的柴火,他也得准备。
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她们家的屋檐已经堆了一小半,再努力一段时间就可以堆满了。
在附近找了一根枯死的树,砍下来后,他就扛着枯树下山,准备回家。
这也算是他这个当儿子的一番心意了。
不能在他们面前尽孝,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让他们身体能好一点。
之所以要等秋收之后,也是因为那时候大家比较闲,生产队都放假了,乡亲们也有时间,可以举办一个热热闹闹的婚礼。
经过这段时间的生长,野花椒又长了一下,虽然没有完全成熟,但已经可以用了。
他觉得,以后有事没事可以经常去山里逛一逛,运气好的话,或许会有意外收获。
要不是因为这个,他早就把这妹子娶过门了。
当然,卖是不可能拿去卖的,就他手里这株何首乌,起码有三十年以上的年限。
周子文也不是藏着掩着的性子,遇到高兴的事,他更喜欢分享给亲近的人。
长期服用,还能延年益寿。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
“什么好东西啊?”听到这话,陈巧依忍不住心中的好奇问道。
周子文扛着树,刚到家门口,还没进门,里面的陈巧依眼尖,一下子就发现他了。
他这个年限的何首乌,在外界估计很难买到。
要是不准备柴火,下雪之后,恐怕不但是屋子,连被子都会潮湿。
“这不是忍不住嘛,我猜子文哥肯定是又打到猎物了。”陈巧依眼睛一转,忍不住猜测。
“我猜也是,周哥这么厉害,打到野味还不是手到擒来。”旁边的周朝阳也点了点头。
毕竟他是被老爸老妈从小宠到大的,这次他下乡,家里又是给钱,又是准备东西,家底都搬空了大半。
把何首乌挖出来后,周子文在附近找了一遍,想要看看还有没有其他草药,可惜他的运气好像已经用光了,周围只剩下一些野草,根本没有草药。
“这玩意,要是拿去卖的话,应该能卖应该能卖几十块钱吧!”周子文一脸高兴。
算算时间,家里的回信应该寄来了,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到。
他熟练的把柴放在陈家姐妹院子里的屋檐下,这里是她们家堆柴的地方。
周子文摘了一点,准备拿回去先用着,至于剩下的,等成熟了再说。
以前在石匠组干活,还能借用生产队的。现在从石匠组出来,再去借用也不太好。
很快,他就用斧头沿着这株有些像何首乌的根系往下挖,没一会就刨出一个大坑,而根系下面的东西也展现出来了。
至于处理方法,他一般都硬砍。
“子文哥,你回来啦?”
“子文哥,你手里拿的什么呀?”
但他受得了,他的屋子受不了哇!
周子文是行动派,是不是何首乌,挖开看看就知道了。
“哈哈,先保密,等会你们就知道啦!”周子文大笑一声,留了个悬念。
见此,周子文也不找了,直接来到上次发现野花椒的地方。
更何况再过不久就要秋收了,他准备那个时候办个结婚宴,把陈家小妹娶过门。
周子文不是不知好歹的人,有了机会,他也想回报一番。
今天这次上山,对周子文来说是收获满满。
正在他们猜测的时候,周子文已经在处理砍回来的枯树。
来山上的目的达到了,而且还有意外收获,周子文也不准备继续在这里待了。
“何首乌?”陈巧依脑子里全是问号,她对药材并不熟悉,当然,因为何首乌的价值,虽然没有见过,但还是听说过这个名字。
虽然以他的身体素质,即便不用柴火,他也可以度过这个冬天。
上次寄回去的信,上面只说了他找了个对象,并没有说结婚的事。
“嗯,我先去把这根柴处理了,等会给你们看个好东西。”
忙活完手里的事,周子文回到自己的院子。
他猜的没错,这玩意还真是何首乌,只不过这株何首乌并不大,只有成年人手腕这么粗,手掌那么长。
刚进门,陈巧依就盯上了周子文手里的东西。
周朝阳见多识广,比其他人更明白它的价值。
“呵呵,你小子是懂行的。”周子文夸奖了一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