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臣等以为公子扶摇之功不足以封君
作者:二郎山上有妖   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最新章节     
    封赏乃是大事!
    有道是,国家大事,唯赏与罚。
    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咸惧!
    对于当下的大秦,更是如此。
    一直以来,大秦朝廷之中,对于大秦锐士的封赏,基本上都是秦王乾纲独断。
    与文吏无关!
    但是,这一次包含了扶摇!
    当然了,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则是,这些年,封赏最多的便是武将。
    文吏的功劳与封赏,一直都没有进行,全部都留在了天下一统之后。
    故而,文吏之中,多有怨言。
    秦王政不希望出现文武不合的局面。
    故而,这一次破例, 让群臣参与其中,也是为了宣告,朝廷没有忘记每一个人的功劳,只是封赏的时间未到。
    但,为了以防万一,秦王政提前与尉缭等人交底,必须要保证底线。
    ”王上,群臣都已经入了四海归一殿!”、与此同时,赵高匆匆而来,朝着秦王政恭声,道。
    “去四海归一殿!”
    点了点头,秦王政率先而出。
    与此同时,尉缭等人迅速跟上,从外面朝着四海归一殿而去。
    一刻钟后,群臣皆至。
    秦王政从甬道之中走出,赵高的声音传来:“王上到,百官恭迎,山呼——!”
    “臣等拜见王上,王上万年,大秦万年——!”早已练习了无数次,每一次的朝贺,都整齐划一,气势恢宏。
    这一刻,秦王政也登上了王座,望着群臣,道:“诸位爱卿不必多礼,坐!”
    “臣等拜谢王上!”
    等到群臣入座,秦王政沉声,道:“今日召集诸位爱卿入四海归一殿,主基调是此番灭楚的封赏一事!”
    “军候以及一下大秦锐士的封赏,国尉官署已经核定,并且进行了封赏!”
    “国府官署与国尉府官署,以及黑冰台三方联合核查,必须要保证封赏与阵亡将士的抚恤,落实到位!”
    这一刻的秦王政身上罕见的涌现一抹杀气:“谁敢在这上面出手,贪墨,夷灭三族——!”
    “诺。”
    此时,四海归一殿中,群臣都整齐应诺。
    他们都清楚,封赏一事,他们插不了手。
    大将的封赏,他们还可以插言,但是这些中低层将士的封赏,从来都是国尉府官署的权力。
    “接下来,便是上将军王翦,蒙恬,老将军蒙武,李信,杨端和,辛胜以及公子扶摇等人的封赏,他们的战功已经核定,至于封赏一事,诸位爱卿可有谏言?”
    秦王政既然将这件事拿出来讨论,便提前给了大秦文武开口的权利。
    “国尉,将战功核定的名单,让群臣看一看!”
    “诺。”
    点头答应一声,尉缭将竹简递给了王绾。
    接过竹简,王绾打开浏览了一遍,眼中满是肃然。
    他心里清楚,这其中封赏最难的,也是最容易的便是公子扶摇。
    至于王翦等人,只需要按照流程走便是,唯一的可以商议的则是封赏要不要压一压。
    心中念头转动,王绾在看完之后,交给了冯去疾。
    王绾清楚,如何决定,从来都是取决于秦王政。
    而今日秦王政如此做,便是一种表态,大秦对于武将封赏会光明正大,对于文吏也会一样,只是天下尚未统一,时机没有成熟。
    秦王政此举,在于安群臣之心。
    许久,群臣看完,竹简再一次回到了尉缭的手中。
    抿了一口茶水,秦王政开口:“诸位爱卿已经看完,对于此番封赏,可有谏言?”
    此话一出,群臣一片沉默。
    楚国是劲敌!
    如今楚国被灭,封赏自然需要大张旗鼓。
    但是,中原大地之上还有齐国,按照惯例,天下一统才会大肆封赏。
    这意味着,今日封赏也要恰当,更要为灭齐之后的封赏留有余地。
    “王上,臣以为以战功来论,当晋上将军王翦为关内侯,老将军蒙武爵升大庶长,上将军蒙恬爵升大良造,李信将军爵升少上造........”
    这件事,本身是国尉府官署的本职工作,故而,尉缭率先开口,道:“同时,辛胜,杨端和等将军爵升一级!”
    “公子扶摇,按照王族惯例,封君!”
    此话一出,群臣心中大吃一惊。
    按照军功,自当如此,但是这份封赏,太过于震撼人心了。
    大秦罕见的封侯了!
    而且,一起出来的还有一个封君。
    最重要的是,蒙武的大庶长,根本就是为了封侯做的准备。
    一旦天下一统,蒙武必将封侯。至少也是关内侯!
    “王上,此事不妥!”
    这一刻,茅焦率先开口,朝着秦王政,道:“上将军王翦,战功赫赫,爵升关内侯,自然是实至名归!”
    “老将军蒙武,率军二十万南下,爵升大庶长自然合理!”
    “但,李信将军,上将军蒙恬,辛胜,杨端和等将军,在灭楚之战上损失惨重,如此晋升,是否太过了!”
    “特别是以公子扶摇之战功,不足以封君!”
    茅焦开口,整个四海归一殿陷入了死寂。
    所有人都清楚,茅焦反对的不是对于李信等人,而是扶摇封君。
    茅焦是博士。
    是博士学宫的人。
    更是儒家的一份子,与长公子扶苏关系匪浅。
    当茅焦开口反对,这一次的封赏,一下子便由对于灭国战功的封赏,上升到了党争。
    所有人都清楚,公子扶摇一旦封君,必将会一跃而起,成为一股不容小觑的政治势力。
    而且,扶摇在军中厮杀,与大秦武将关系良好。
    一旦扶摇封君,将会成为长公子扶苏最为强劲的对手!
    “王上,茅焦博士所言有理,不论是李信等人还是公子扶摇,都不宜重赏!”
    这一刻淳于越站出来,朝着秦王政,道:“灭楚之功,首在王上,其次在于朝堂,再其次给于上将军王翦,老将军蒙武,以及上将军蒙恬!”
    “至于李信等人,不罚已是宽仁!”
    “公子扶摇年纪轻轻,虽然立下了战功,但,不宜封君!”
    “公子才华横溢,更兼年少,未来必然会为王上,为大秦立下更多的功劳,此刻封君,下一次当封什么?”
    “难不成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