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拍卖会2
作者:阿土伯的点金术   六识苏醒后,竟成了江家孙女婿最新章节     
    阿尔巴的心狂跳起来。
    “元青花?哦……那可是非卖品……国际影响太大。我们还是先来谈谈目录上的拍品吧。”
    江延年一想,饭要一口一口吃,最多再让刘洛军那儿多施加些压力,不由得他不同意。只要买卖开了先河,洋鬼子肯定能卖的东西都会拿来卖掉。
    “好吧。目录上的拍品一口价十亿欧元。”
    “十亿欧元,不……不……,价格太低了。一件十万欧元都不到。”
    “部长先生,我这是平均价格。要知道这目录里的一些小宝石,小酒杯市场上可卖不到十万欧元。”
    “那些虽然没有,但瓷器,我知道的伊兹尼克窑的青花瓷一件就市场价值至少过100万英磅。”
    “那部长先生的意思是一件一件拍了?”
    一时之间阿尔巴没了主意,迟疑不决。
    就在这时,新上任的央行行长埃尔坎打电话来询问拍卖情况。
    可怜的原行长卡夫哲早上被早餐过后被埃多安签署命令解职了。原因是他“执行国家货币政策不力,造成里拉大幅贬值。”
    原副行长埃尔坎火线上阵。
    “十亿欧元?有十亿欧元也不错了,你知道现在市场有多糟糕吗?现在救市如救火!我马上请示下总统先生。”
    原来北京时间13点,土耳其时间8点一过,刘洛军那边又加大抛售力度,土耳其里拉跌破10元后直线下坠至15元,没遇到丝毫抵抗。
    同时土耳其农业银行今天一上班,储户就发现存的钱取不出来了,结果一传十、十传百,储户纷纷争先恐后去取钱,发生挤兑事件。愤怒的储户挤破了农业银行的大门,把工作人员都打伤了好几个。
    埃尔坎担心农业银行的挤兑会发展漫延至全国,那到时就一发不可收拾。现在急需救市资金来重拾信心。
    过不一会,埃尔坎就打电话过来说道:“我问过总统先生了,总统先生说价格太低,要十五亿……”
    “不……不……价格太高了。”旁边的江延年听得明白,接口道,“要是那40件元青花也一起卖给我,我愿出十一亿欧元购买。”
    电话那头迟凝了下,随后又响起,“那40件元青花你愿出多少钱?”
    “一件三千万欧元,不论大小,一共十二亿欧元。”
    电话那头又迟疑了一下,“我马上向总统先生汇报,你稍等片刻。”
    过了良久,阿巴尔的手机才响起,“总统先生答应以十一亿欧元出售海报目录中的藏品。其它的事情,总统先生派我过来面谈。我坐专机马上出发,1小时后到达。”
    “恭喜你,年轻人,总统先生答应你了。”阿巴尔放下手机,伸岀手握住江延年。
    “同喜同喜!感谢感谢!”
    见阿巴尔眼睛不住看着皮箱,心中会意,打开皮箱抽出二叠塞进他口袋。
    “哈哈……,我就喜欢和年轻人打交道……感觉自己年轻了不少十岁!”阿巴尔推门下车,“我去准备合同和相关文件。”
    江延年也下了车,告诉邱杰志和许铭他们,已经谈妥了,他将用十一亿欧元全部买下这次的所有拍品。
    邱杰志和许铭十分高兴,一次性能从海外购入如此巨量的馆藏文物,这还是第一次。
    但许明稍有些失望,梦中期待已久的元青花居然不肯拍卖!
    而艾斯维尔塔得知眼前的年轻人将全部购入拍品时,眼泪又一次情不自禁的掉落下来。
    “艾馆长,这些文物是我们两国经济、文化交流的见证。现在它们只是搬一个家而已,以后你想要时还可以回来展出。”
    江延年忍不住出口安慰这个胖阿姨。这个艾斯维尔塔非常有爱心,是个非常合格的博物馆长。
    “孩子,阿姨我是不忍心看到它们分散到世界各地,现在你全买下,阿姨我是高兴啊!谢谢你了!”
    等了不一会,阿巴尔拿了几份文件过来,有几份是购买协议,有几份是海关证明。
    购买方代表江延年、出售方突厥政府代表阿巴尔和见证人老皇宫博物馆代表艾斯维尔塔三方就这样随意站着拿笔签字确认。
    没有鲜花,也没有记者。只有邱杰志、许铭拍的几记零零落落的掌声。
    好在签字时邱杰志他们用手机拍起了些照片作留念。
    馆内。
    一些从各地赶来参拍的或赶在拍卖前最后参观的游客还在苦苦等候官方何时开拍。
    结果却见来了一群工人模样的人。一个工人指挥数人,“你……你……还有你……,去把展台拆了!穆萨夫……你去收起那个展架。对……就是摆在门口的那个!”
    “你们干什么!怎么回事?不举行拍卖会了吗?你们是什么人?”
    苦苦等候的拍卖客忍不住高声询问。
    一问之下,工头说他们收到通知,拍卖会拍完了,这些布置的展台可以收起来了。
    “我们从里斯本辛辛苦苦赶来,一大早又在这等候了半天,水都没喝一口,还没开始你们就说结束了?你们突厥佬不是在坑人吗?”
    人群中有人愤愤不平。
    “不卖了不是更好吗?国宝就不会流失了。”吃瓜的突厥游客自然脑补着。
    在等候埃尔坎的时机,江延年他们在阿巴尔的陪同下参观起旧皇宫来。
    托普卡帕故宫1478 年建成,是奥斯曼帝国的缩影。鼎盛时期曾有25位国王苏丹把这作为寝殿,作为皇宫达400 年之久,是奥斯曼时期宫殿建筑的杰出典范。
    艾斯维尔塔亲自担任解说员,从圣物馆、中国瓷器馆、珍宝馆、兵器馆、御衣馆、皇家识物馆一一讲解下来,如数家珍,连阿巴尔也听得津津有味。
    在中国瓷器馆,江延年看的格外仔细。这些冷冰冰的瓷器,在灯光下无比璀璨。有的瓷器还被突厥工匠制作了瓶盖,镶嵌了宝石。
    这是“丝绸之路”上工匠们精心合作的产品,是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它虽然不会说话,但跨越千年历史长河呈现在世人面前,依然让现代人感叹古人的手艺和智慧。
    埃尔坎的专机很快降落在老皇宫宽阔的广场上。
    “欢迎来到伊斯坦布尔,我的东方朋友。”
    埃尔坎一见到江延年有些吃惊,没想到他那么年轻,但很快调整,热情地握住江延年的双手。
    “谢谢,行长先生辛苦了!”
    艾斯维尔塔把埃尔坎迎进馆内的一个小房间。双方坐定闲聊几句后,把无关人员驱逐了出去。埃尔坎这边只留下了阿巴尔,江延年这边留下了许铭,邱杰志英语口语不行,听不懂,也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