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夏收结束
作者:瑾彤   七零:穿成极品后被国家宠了最新章节     
    陆苗苗抿嘴一笑,说道:“家里人都疼我,平时都不让我进厨房呢,这次还是因为你们来了,特意让我表现一番的。”
    你们可千万得满意才行!要不然……白忙活儿了。
    “哇,苗苗真能干!”潘小玲已经有点急不可耐想尝尝味道了。
    “你们别光看着啊,快动筷子尝尝,不是我老婆子吹,我孙女这手艺绝对是这个!”
    陈三顺招呼着大家吃饭,顺势竖着大拇指,狠狠的夸起了陆苗苗。
    这夸着夸着,又开始抹起了眼泪……
    “我家苗苗可怜啊,因为两只破鞋被退了亲,成天待在大队里被人说三道四的,这心里别提多委屈了!
    老婆子就想着,能不能在城里给她找份工作,也好暂时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奶……”陆苗苗有些头疼的抚了抚额头。
    她这话也太直白了,就算真要找工作,也不必急于一时嘛!
    再说了,她心里已经有了大致的方向,找工作这事儿是真不着急!
    陈三顺被她这一打断,似乎也明白不能操之过急,千万别把人家给吓跑了。
    于是,找工作这事算是过去了,她接下来又开始了各种的吹。
    吹他们陆家怎么友善和睦,吹他们陆家在大队里怎么受欢迎,吹他们陆家怎么怎么……总之就是所有缺点都是优点,各种好就对了!
    潘小玲三人听的那叫一个津津有味,当然,手里吃饭的动作也没停下来过就是了。
    陆苗苗见此,趁机开口问道:“怎么样?我的水平过得去吗?满意吗?”
    “满意!满意!这手艺是真绝!”潘小玲一边吐着骨头,一边夸赞道。
    “真不错!比我妈强上不少!”刘志军点着头,实话实说道。
    “这手艺我看着,比国营饭店的胖师傅都有过之而无不及!厉害!”刘志兵同样是满意极了。
    “叮咚,恭喜宿主首次通过厨艺得到客人们的满意评价,现特奖励烹饪点3点,五花肉三十斤,魔幻厨房一间。”
    陆苗苗嘴角轻轻上扬,这奖励总算是到手了,这顿饭没有白做。
    一顿饭下来,这三个新来客和陆家人也算是认识了,彼此间的交流少了不少尴尬。
    陆苗苗聊着聊着就顺势提出了借拖拉机压场的事情。
    毕竟大雨就快要到了,他们必须跟时间赛跑。
    刘志兵本来就是带着这个目的来的,听见她的需求,立马就一口答应了下来。
    “成!这几天我就听你们队里的安排了,局里我也请了几天假,正好有空!”
    陈三顺一听眼睛都亮了,有拖拉机好啊,可以省下不少事情。
    最主要的是,这是人家看在苗苗的面子上才会来帮忙的,功劳可都在咱们身上,这个好!太有面子了!
    不行,她得出门找人显摆显摆,说什么也不能压制住这吹牛的冲动!
    陆苗苗见她满脸得意的离开,就知道她肯定是找队里的人吹嘘去了。
    也就随她去吧,过去那些大缺点,陆家的人已经收敛了不少,这些小毛小病的,可不能要求太多。
    因为有了陈三顺的提前宣告,村民们都知道下午拖拉机会跟着他们一起上工,以至于大家伙们早早就集合在了一起。
    当刘志兵三人和老陆家的人一起过来时,迎来的就是村民们热烈的鼓掌声音。
    陆丰收带着队里的几个干部早就等着他们出现了,这会儿正一个个上前表示欢迎和感谢呢。
    陆苗苗作为引领人,很是尽责的把几人引荐给了队长陆丰收和队里的其他干部们。
    刘家兄弟因为家里老爷子的教导,本来就不是眼里容不下农民的人。
    更何况还有陆苗苗这层关系在,两人面上的笑容还是很到位的。
    “真是有劳几位同志了,你们可真是帮了咱们队里的大忙了!”
    “不劳烦,工农一家亲嘛!”
    几人相互寒暄了几句,便开始安排起了大家伙的工作。
    这夏收完全就是龙口里夺食,可耽误不了太多的时间。
    剩下的十几亩麦田还得安排村民们收割,收割下来的那些得抓紧时间脱粒出来。
    这个年代还没有普及打麦机,都是靠着人力和畜力。
    牲口上套上碌碡,由人赶着在麦场上转圈碾压,使得麦粒从麦穗上脱落下来。
    现在有了拖拉机,就省时省力多了,也免去了队里的老牛再辛苦。
    陆丰收摸着面前的铁牛,满脸喜气的安排着它的“任务”,再由着刘志兵开着过去麦场那边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整个生产队又风风火火的劳作了起来。
    麦粒完全脱落之后,队里的一些庄稼把式们会看准风向,用木掀把含有杂质的麦粒扬向天空,凭着风力,将麦粒和秸秆分离出来。
    在大家人多力量大,又是分工合作,又是铁牛的助力之下,再加上天时地利人和,整个夏收就逐渐进入了尾声。
    这持续了将近两个月的忙碌,总算是在广袤的田野上,一眼望去伫立着一座座麦秸垛子中结束了。
    年复一年的夏收确实是累人得紧,到了最后,基本上都是累得一动也不想动了。
    然而,这还不算完,这小麦扬净晒干后,最首要的任务就是赶快交售公粮。
    这就相当于皇粮国税一般,按照每个生产队产量的三七来分,七成留下,三成无偿的交给国家。
    留下的除去分给村民们的口粮外,还要留种,队里大小牲口的口粮等等,其他的也都储存进了粮仓库里。
    直到忙完一切的后续,这夏收才算是真正的画上句号。
    至于后续的种植玉米、大豆啥的,因为有铁牛的助力,麦茬地的翻耕就成了最省力的事情了。
    也好在有了刘志兵的加入,要不然别说是玉米、大豆、红薯这些下种了,估摸着场上的麦粒都没有处理好。
    村民们庆幸的松了一口气,对他们生产队来说,这场雨下得也算是及时,夏种都种下了,这场雨就是锦上添花了。
    同时,他们又忍不住叹气,他们是刚刚好了,其他生产队的情况就不得知了。
    唉……
    这就是天有不测风云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