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赵祯的怒火
作者:天涯明玥   开局荒年娶娇妻,我有商城我无敌最新章节     
    赵祯如遭雷击般呆立当场,心中既惊又怒!他手指颤抖着指向朝堂上那群情绪激昂的言官们,满脸涨得通红,几乎要喘不过气来。
    按照他原本的设想,接下来应当是商讨如何赏赐立下赫赫战功的郝仁才对呀!毕竟就在刚刚,当提及给予其他将士们崇高奖赏时,众人毫无异议地一致通过了。然而此刻,轮到郝仁这里,尚未等自己开口,便如同捅破了马蜂窝似的,众多大臣纷纷站出来指责弹劾!
    在赵祯看来,此次河湟之战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可谓是挣足了脸面!好处和名声兼得啊!全国上下理应欢庆同贺,满朝文武更应四处宣扬,而对于郝仁和那些英勇奋战的将士们,岂不是应该大加赞赏并重重封赏吗?
    毕竟他们所立之功实实在在地摆在眼前啊!若无郝仁之勇毅果敢,以往连想都不敢想象之事,如今竟得以成真!赵祯内心自然是激动万分,但万万没料到局面会演变成这般模样……
    群臣们不仅无一人提议给郝仁封赏,反而像是事先商量好一般,纷纷对其展开围攻。无论是身为官家,还是作为郝仁的挚友,这都是赵祯始料未及之事,正因如此他才会如此情绪激昂:\"你们......你们怎能如此!郝仁立此殊勋,即便某些行径稍有不妥之处,但他事先已向朕禀报过。况且如今已然顺利班师回朝,并无任何不忠之意。你们......你们怎可如此狠毒,连谋反之罪都能胡乱牵扯!若长此以往,还有谁敢为我大宋尽忠效命?你们......你们实在太过分了!\"
    赵祯越说越是气愤难平,几乎就要怒发冲冠,恨不能径直走到那几位谏官面前赏他们几记响亮的耳光。虽说御史台的言官有权自由上疏奏事,但也不该这般肆意抨击有功之臣啊!此时此刻,赵祯决心要站出来替郝仁撑腰。
    然而令赵祯始料未及的是,台下的数位御史竟然毫无退缩之意。只见为首者挺身而出,声色俱厉地回应道:“启奏陛下!我大宋自开国以来便立下规矩,允许言官直言进谏、风闻奏事。而此次郝仁公然违抗朝廷律法,若不严惩以儆效尤,则日后众人必会群起效尤。如此一来,岂非意味着我大宋之军队任人调遣?陛下难道不担心我朝社稷倾覆、皇图霸业毁于一旦吗?”
    这位言官言辞虽略有收敛,但在场诸人皆心知肚明,其言下之意无非暗指若纵容此类行为,恐将重蹈覆辙,再现昔日黄袍加身之事。此言一出,赵祯顿时脸色铁青,而其余大臣亦随声附和,众口一词咬定郝仁不守规矩、违法乱纪,理应从重责罚。面对这群咄咄逼人的言官,年纪尚轻的赵祯一时语塞,竟不知如何辩驳。
    就在这个紧要关头,居然没有一个人敢于挺身而出,就连向来与郝仁关系密切的王曾、庞籍等大臣此刻也是缄默不语。好在郝仁对此早有预料,只见他气定神闲地坐在那里,仿佛周围发生的一切都与自己毫无关系,这份淡定着实令不少人心生钦佩。毕竟以他这般年轻,却能够在满朝文武的抨击下保持镇定自若,实在非比寻常。一时间,朝堂之上众人皆作壁上观,眼睁睁看着赵祯与几位御史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要知道,能当上御史的人,哪个不是伶牙俐齿?一番激烈辩论下来,赵祯渐渐处于下风,竟有些难以招架。而那些御史则死死咬住郝仁破坏法规制度这一点不放。赵祯辩不过他们,无奈之下只得打算强行收场,厉声道:\"肆意污蔑功臣,就算你们身为御史谏官,也绝不允许!来人啊,将此人逐出大殿,让他好好冷静一下!\"话音未落,两名侍卫便走上前来,将领头的那位言官硬生生拖拽出了殿外。
    原本杀鸡儆猴本想吓住其他人,让他们有所收敛,但万万没想到竟然捅了马蜂窝一般,引起轩然大波。剩下那些言官不仅毫无畏惧、毫不退缩,甚至变本加厉地要与赵祯辩驳到底。若是放在从前,面对如此阵势,赵祯恐怕早已泄气。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一来这回他是出于替郝仁打抱不平,二来郝仁此次立下的赫赫战功,着实令他增添不少底气。自亲政以来,这可是头一遭实实在在值得大肆宣扬的功绩啊!若按往昔惯例,甚至都足以举行祭天大典,向上苍禀报喜讯呢!
    正因如此,赵祯如今的胆量气魄自然较以往更为豪迈,整个人也更具威严气象,逐渐成长为一名称职的帝王。
    再加上其余众大臣皆未表态支持一方,使得有些进退维谷、骑虎难下的赵祯不由得恼羞成怒起来,继续怒斥道:“若还有谁敢肆意抨击有功之臣者,一律贬谪出京!”
    即便如此严厉警告,依然未能令那帮言官知难而退。毕竟大宋朝可从未有过因言论获罪的先例,更何况他们身为御史言官,肩负着直言进谏之责。
    正当众人以为赵祯不过是空喊口号吓唬人之际,谁料他竟动起了真格,当场便将两人贬逐出京。
    眼看着赵祯竟然没有与几位相公商量,便直接罢免了两名言官,场面顿时变得异常尴尬。此时此刻,大殿之内众人皆面面相觑,显得有些茫然失措。
    毕竟按照大宋现行的规章制度,任何决策都应当先由位于权力核心的相公们共同商议,并拟定诏书,然后再经由官家赵祯批准并盖上玉玺,方能正式生效。而这一次,大家之所以如此激烈地弹劾郝仁,正是因为他破坏了这个规矩——仅仅让赵祯知晓此事,却绕过了诸位相公。
    然而,今日之事却有所不同。在赵祯盛怒之下,他同样做出了违背常理的举动。若是放在往昔,必定会有大臣挺身而出,指责赵祯此举不妥。且不必说他人,单是范仲淹在此前就曾多次这样做过。
    但令人意外的是,今日不仅是范仲淹保持沉默,就连王曾、吕夷简等重臣亦无一人发声,似乎默认了赵祯的旨意。正因如此,那些侍卫们在起初的惊愕过后,才会迅速回过神来,将那两位遭贬谪的言官带出大殿。
    就在此时此刻,大殿内突然变得异常诡异般地安静下来,仿佛时间都凝固住了一般。众人面面相觑,谁也没有预料到事情竟然会发展到如此地步。
    尽管郝仁早已有所心理准备,但面对眼前的局面,他还是感到惊愕不已。
    看着大殿之上依旧有些义愤填膺的赵祯,丝毫没有发觉自己虽然身为皇帝,却为了郝仁破了规矩开了先例,
    还在那气鼓鼓的怒目圆睁呢,
    郝仁倒是有些感动,这赵祯,还挺讲义气,
    也不枉自己这一番河湟之地的折腾啊!
    虽说自己也有自己的小心思,但不可否认,赵祯确实获利最大!
    毕竟他是大宋的皇帝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