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历史啊历史
作者:斩孽缘   救岳飞建强宋最新章节     
    时间往前推一个多月。
    宋徽宗一直在逃亡的路上,面色苍白,眼神中充满了惊恐。
    宋徽宗每次上路的时候,都心有余悸,落下了心病,时不时的不断回望,生怕女真的骑兵会突然追上来。
    本来很有皇家威严的他,头发一直很规整,现在风吹乱了他的头发,但是吹不散他心中的恐惧。
    女真的一万多骑兵如貔虎一般,在宋徽宗身后一个半月内紧追不舍。
    女真的马蹄声响彻云霄,仿佛是催命的鼓点,每一下都让宋徽宗的心跳加速。
    宋徽宗拼命抽打马匹,希望能逃脱追兵,但他的身体早已疲惫不堪。他的衣服被汗水湿透,紧贴在身上,而寒风又让他瑟瑟发抖。
    这样的紧急状态发生了五次,
    半个月的逃亡,让宋徽宗变得憔悴和消瘦,他的眼神中透露出绝望。一路上,他看到了战火硝烟,百姓流离失所,这一幕幕惨状让他心如刀绞。
    然而,追兵时不时出现,宋徽宗知道,自己的命运已经无法改变。
    他只能在惊慌中继续奔逃,不断向京城,周边下令军队来救驾,尤其好几次想到自己的三儿子赵涛领着能打的大宋军队,出现在自己的身边。保护自己,顺便祈祷着一线生机。
    十月中旬,
    和谈的消息传来了,赵涛大获全胜的消息也传来了。
    可是追自己的一万女真士兵并没有停歇。
    宋徽宗继续逃跑,
    一直逃到了海上,
    在海上漂泊了十多天。
    路上传来的消息,
    追自己的一万女真骑兵,凭空消失了。
    完颜宗翰终于撤军了。
    可是就这样,宋徽宗都不敢上岸。
    宋徽宗在海上又漂了五六天,
    在十月底觉得不会有危险,
    终于上了岸,
    岸上的文臣武将迎接自己,
    朝堂的一些奏章,大的事情,都摆在了自己面前,等待自己一国之君处理。
    宋徽宗一脸厌烦的看着堆积如山的奏章,心里无比的厌恶。
    在没有战火的时候,
    宋徽宗赵佶终日沉迷于书法和绘画的世界,对朝堂的政务心生厌烦。
    他时常在御书房中挥毫泼墨,沉浸于艺术的创作中,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
    每当大臣们呈报政务时,他总是心不在焉,思绪早已飘向了画笔与宣纸之间。
    朝堂上,大臣们的争论声和政事的繁琐让宋徽宗感到疲惫和无奈。
    他心中渴望能够摆脱这些束缚,将皇位让与他人,好专心追求自己对艺术的热爱。
    在宫廷的角落里,宋徽宗常常独自沉思,眼神中透露出对自由和艺术的向往。
    他时常梦想着能够放下皇位的重担,远离朝堂的喧嚣,全身心地投入到书法和绘画的创作中。他渴望像文人雅士那样自由自在地挥洒笔墨,用画笔描绘出内心的世界。
    然而,现实的责任却让他无法轻易脱身。
    宋徽宗的心中充满了矛盾和挣扎,他明白皇位的重要性,但对艺术的执着却让他无法割舍。在这两者之间,他始终无法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只能在心中默默叹息,
    现在宋徽宗忍着最大的恶心。
    一本接一本地仔细翻阅着堆积如山的奏章,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一般敲打着宋徽宗那颗早已疲惫不堪的心。
    他瞪大眼睛,试图从字里行间找到一丝希望,但眼前的事实却让他感到绝望——大宋的半壁江山已经沦陷!
    和谈的赔款巨大,岁币高额,太原城还在不停的打仗。
    自己的三儿子赵涛还在一意孤行要和西线的完颜宗翰对决,
    而那位监国的太子,毕竟还年轻,未曾经历过这样的国难当头。
    面对如此棘手的局势,他显得有些束手无策。
    所有的决策、所有的责任,都沉甸甸地压在了宋徽宗的肩上。
    他必须挺身而出,为这破碎的山河寻找一条出路。 然而,这条路又在何方呢?宋徽宗眉头紧锁,心中充满了迷茫和无助。
    但他知道,自己不能退缩,不能放弃
    。因为他背负着整个大宋子民的期望,因为他是一国之君。
    别人能躲,他躲不了,虽然他很想躲。
    很想躲。
    宋徽宗就在这样的矛盾中。
    看完所有的奏章,
    当看到李刚的奏章的时候,
    宋徽宗好像看到了一些慰藉和希望,
    李刚建议自己当太上皇。
    传位给太子赵桓。
    现在和谈结束,
    宋朝开始重建,正式锻炼太子的时候,
    李刚还说道:“如今这太子!年纪轻轻却如此聪慧过人,将来必成大器啊!”
    他的语气充满了感慨和赞赏。
    奏章中,好多大臣或多或少也对太子监国的表现表示赞同,
    他们还说太子天赋异禀、才华出众,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所在。
    然而,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里,太子能否承受住重重考验,成为一代明君呢?
    宋徽宗知道这一切还需要时间的检验和磨砺……
    不过这不重要,因为朝中还说,自己传位太子,自己管理大的方向,空闲的时间可以享受太上皇的悠闲。
    这一点很让宋徽宗心动。
    宋徽宗把一些重要的奏章拿给小顺子:“小顺子,你也看看吧,朕累了,看完,写出你的这些事情的看法,然后把这些送给秦爱卿,让他给点建议。”
    小顺子一直跟在宋徽宗身边,也帮忙处理一些朝廷的事情,
    宋徽宗这样的安排也见怪不怪了。
    秦桧独自一人待在房间里,眉头紧锁、面色凝重,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恐惧。他之所以如此愁眉不展,正是因为赵涛发动的反攻给女真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女真人对此次战败感到异常愤怒,他们将责任归咎于秦桧,并以此要挟他采取行动来破坏宋朝朝堂的团结,收了赵涛的兵权,
    面对这样的局面,秦桧感到左右为难,他深知自己肩负着巨大的压力,
    赵涛就连圣旨都不听,自己再怎么捣乱,谗言,也无济于事啊,
    但是不能不办,如果不按完颜宗翰的意思来,自己处境就危险了。
    有可能被诛九族的危险。
    在内心的挣扎中,秦桧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经过一番思考,必须按照女真的要求去做,
    不管带来多大的严重后果;
    但如果不听从他们的指令,自己恐怕难以脱身。此刻,
    他选择了个人安危,放弃了国家利益。
    不多久,
    皇上的贴身太监来到了自己的房间。:“秦相爷,这是皇上让我给你拿过来的奏章,皇上说,国家的一些大事,秦相爷处理的比较好,特意让你看看,并让你写出处理意见。”
    秦桧看着奏章。
    这样的事情见怪不怪了。
    秦桧深知皇上的心意。
    点了点头:“有劳,公公了!”
    小顺子:‘相爷,言重了,都是为皇上办差。”
    小顺子放下奏章,就走了!
    秦桧开始翻阅奏章,
    当看到李刚让其让位的时候。
    秦桧眼睛一亮,一个阴险毒辣的阴谋诞生了。
    既能保全了自己,又能让完颜宗翰满意,同时还让宋徽宗再次重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