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未来,不可预见
作者:轻轻晚风轻轻吹   重生官场:权力之主最新章节     
    ~
    其实刘少光早就知道也明白县委书记为什么把他留下来的意思了。
    就是想恩威并施,打一巴掌给个甜枣,先是故意把对他有意见的赵忠孝安排成县委办公室主任,随后又破格让他参加只有县委常委才能参加的招商会议,这一切都是一个局。
    不过看破不说破,既然这位县委书记喜欢演,刘少光也不介意陪着他演下去。
    “如果把隆平的招商工作交给你来做,你觉得自己能胜任吗?”
    刘伟也知道了刘少光这是明白他的意思了,只不过一直不咬鱼饵,没办法,他只能把话说开了。
    “在招商这一块,我的确是不太擅长,但是为企业发展确定方向还是可以的,而且做的还不错。”
    这不是刘少光谦虚,而是他是真的心有余而力不足以平事,先不说他的职务在这挡着,哪里有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干招商局的工作的啊。
    而且他还是真的没办法,虽然上一世他也算是在基层单位摸爬滚打几十年的老人了,但是对于招商这一块,他的确是比较发怵的。
    最主要的就是,如果让他负责招商,到时候确定什么地方政策的时候还要不停的打电话请示,因为他说了压根不算,这种费力不讨好,而且他他也做不到的事情,刘少光是不会往自己身上揽的。
    “那也不错了,人各有所长嘛,那就先这样吧,你先走吧,有事我再联系你。”
    在等到预料之中的回答后,刘伟的情绪虽然没什么变化,但是声音明显低了一些,直接下了逐客令。
    待到刘少光离开后,县委办公室里只剩下县委的两位书记了,二人一个对视,也很是无奈。
    是啊,既想让马儿跑,又不想让马儿吃草,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而且从某个方面来讲,在刘伟的任期内,或许刘少光上升渠道基本上没有了。
    因为在官场上,不管这俩人关系多好,在对于上一个领导的亲信的任命安排的时候的,新上任的领导总是会加以小心的。
    这也是为什么每当有官员落马的时候,第一个被调查的总会是秘书一样,这当中的很多事情是说不明白的。
    县委大院里,刘少光坐在奥迪车里,思考着这段时间发生的事,在大脑里做了一个总结。
    他现在就是陷入了某种局面当中,明白自己当下的处境和情况,但是却无力破局,只能随波逐流,随遇而安。
    从心里来讲,他是非常愿意让隆平富起来,让整个中国富起来的,但是涉及到一些事情,他也是没有能力做到,虽然是过来人,有一些关于未来的知识,但是自从他救了杨老书记的孙子之后,很多事情的走向都变得不同了,变得不可预见了。
    不过这恰恰是未来的魅力,就是这种模糊的感觉,才会让人更加向往。
    “老李啊,你觉得这个刘少光怎么样。”
    县委办公室里,在二人大眼瞪小眼,一阵沉默之后,刘伟出声,打破了安静。
    “以能力来说,这个人要远远超过咱们县委县政府的大部分干部,但是到底是年轻人,锋芒毕露,做人做事不知道收敛锋芒,如果能改了这一点,也是未来可期的。”
    李宗泰的话还算是中肯,作为县委副书记,他是不会因为下边的同志反驳了他的项目而给对方穿小鞋的。
    听到李宗泰的话,刘伟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这个人非常聪明,考虑事情全面,他之所以会反驳你在会议上提出来的项目,就是为了引赵忠孝跟他发生冲突,然后他在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碾压对方,如果提出疑问的是你,或者是其他同志,他肯定不会这么直白的说,应该会委婉的说或者是不说。
    当然,也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目前的位置是比较尴尬的,在县委常委的集体会议中,他哪怕不说话,也属于众矢之的,也会让别人把目光都放在他身上的。
    那还不如主动出击,找一个本来就跟他有矛盾的赵忠孝来下刀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也是在提醒着众人,告诉别人他不是好惹的。
    单单从心智来说,这个人真算得上的个天才了,而且通过这段时间,我也了解到了东桥村经济的发展情况,以及头一阵我安排他办的事,都证明了这个人能力是没问题的。
    所以我决定了,向市委市政府和省委省政府对他推荐,希望能在隆平多一个副县长的位置,主要负责招商引资等一系列的工作。”
    李宗泰点头,表示默许,因为他反对也没用,反而会让县委书记觉得他小心眼,不懂的团结同志,搞官僚作风。
    “什么是人才,那就是人尽其用,把合适的人安排到合适他的位置上,这样才是人才资源的一种智慧。”
    县委办公室里,刘伟坐在老板椅上,双臂环抱胸前,脑海里浮现出这么一段话。
    ~
    “刘书记,这是咱们新校区的图纸,您看一下,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动的吗?”
    东桥村如今有钱了,虽然不能说大富大贵,一劳永逸的那种程度,但是至少是吃饱喝足没问题了,既然经济已经发展起来了,村里的两家公司也走上了正轨,蒸蒸日上的,那就到了刘少光该兑现当初承诺的时候了。
    俗话说得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育永远是重中之重,也是百年大计,所以在对于老人的康乐设施和校区建设当中,刘少光果断的选择了学校。
    “这个地基是不是有点浅啊,柱子最好是打深一点,钢筋混凝土什么的都安排上,反正就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要做好质量把控,这种事一定要小心谨慎。”
    看着递过来的图纸,刘少光随便翻了一下又递了回去,主要原因是因为他看不明白,虽然是平面图,但是一些具体的东西他也不懂。
    俗话说得好嘛,专业的事就交给专业的人来干,在对新校区的工地巡视一番后,刘少光满意的离开了。
    “以目前村里的财政情况来看的话,差不多等到后年就能把整个东桥村修缮成新时代农村,家家户户都是小二层,家家户户都有小汽车。”
    出了工地,负责陪同的韩世明一手拿着账本,一边跟刘少光讲解着东桥村现在的财政情况。
    “不错,不过你这个计算方式还是有点问题,咱们村里的企业是可持续性发展的,每个月的纯利润都不一样,所以在计算的时候,要把每个月的涨幅,具体到每个项目上,这样才能让人一眼明了,为之后的发展定下更合适合理的发展路线。”
    拿过账本,刘少光随意翻看的两页,发现在账本上的收入支出都是按照最高一个月来计算的,就比如逢年过节的时候,会有很多人去看望老人,看望领导,那时候的销售额是非常可观的,但是在平日里,差不多也只有那时候的三分之二左右,上下能差出来不少呢。
    但是韩世明的计算是按照最高收入的一天来算的,对于他为什么这样做,刘少光心里也是有底的,在以前,刘少光只是这穷乡僻壤的一个小小的村支书,他呢则是村里的会计,在村两委班子里,也算的上是实权人物了。
    可现在跟以前那可是发生了天差地别的变化,先是村里的医药公司跟省里的中医院合作,带领着老百姓们脱贫,随后又致富。
    这两家企业已经渐渐的成为了整个牛湾乡甚至半个隆平的大经济产业。
    带动了好几百个就业岗位,而且自从企业转型成功之后,韩世明感觉自己被排除在村办企业的权力中心之外了,所以他才迫切的,急切的,想要做出来一件事来证明自己,证明自己的能力和实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