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计谋江南
作者:尘世一杯茶   降落在清初最新章节     
    叶布舒赶忙扶着走路还有些踉跄的洪承畴,让他坐在了一书案旁,满心期待着洪承畴讲出他的妙计。洪承畴席地而坐,双腿盘在一起,一手扶膝,一手托脸,对着叶布舒将自己的计策娓娓道来。
    “当日有人将这第三封信送至我案头时,只从上面的称谓便也猜到了信中的内容,定是以前哪位同僚或者是昔日同窗写给我的劝降信,刚才看时才知是那隆武帝朱聿键亲自写来的招降书,难得隆武帝如此看重,洪某岂能不有所回应!”
    “如何回应才好?”叶布舒在一旁问道。
    只见洪承畴拿起书案的纸笔,旁若无人的奋笔疾书,片刻之后书写完成。洪承畴将笔放在书案上,把写好的回信交到叶布舒手中,原来信中洪承畴表示他愿弃暗投明,但要南明朝廷表现出足够的诚意才行,这诚意就在请隆武帝到湖南来接他才可以。”
    叶布舒看完不解的问道:“从福建到湖南怕是这隆武帝难以答应吧!再者为什么非要定在湖南?”
    面对着叶布舒的疑问,洪承畴解释道:“王爷可能有所不知,这隆武帝本是太祖九世孙,少年时历经磨难九死一生,但却性格刚强,学识过人。世袭唐王后,封地就在河南南阳,在朱聿键被郑鸿逵、郑芝龙、黄道周等人的拥立推举为皇帝后,一心想中兴大明,可手下却无有多少忠臣可用。
    黄道周,郑芝龙等人个个都是私心极重的权臣,并不被隆武帝信任,唯有一人倍受隆武帝信赖,那就是如今手握重兵的南明定兴伯、湖广总督何腾蛟。”
    “这是为何?这何腾蛟有何过人之处?“叶布舒问道。
    “何腾蛟就是当时隆武帝在南阳封地的南阳县令,隆武帝视何腾蛟为患难之交的故人,故处处优待,何腾蛟也到处以皇帝亲信示人。”
    “本王明白了,这隆武帝想要有所作为就必须要摆脱福建权臣的控制,这是给了他一个离开福建最好的理由,如果他到了湖南和这个故人何腾蛟合在一处,怕是立刻就会引的南明内乱了。”
    洪承畴点点头说道:“就算不立刻生乱,福建的那些权臣也不会甘心放弃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甜头,必派大军随行,以便找时机抢回隆武皇帝。
    听到这里叶布舒有些明白了,说道:“到时南明两方几十万大军到来湖南、江西一带,必把襄阳的多尔衮搞的寝食难安,必以为是要合攻清军,到时大战一触即发。”
    “只要战端一开让两虎相争,对王爷来说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多尔衮胜必也损兵折将,一时间无力南下,王爷借机东出占据湖广即可。若是南明胜,必也是惨胜,王爷照样可以支援的名义收拾残局,湖广,江西也可尽收囊中。
    叶布舒听完他的计策也觉得十分的合理,不禁双手鼓掌。叶布舒对着洪承畴说道:“只要隆武帝离开了福建,这计就算是成了一大半了。”
    就听着洪承畴得意的哈哈大笑了几声:“江南生乱,到时这隆武皇帝怕是凶多吉少,一旦隆武皇帝有失,这南明短短数年多次易主,气数也就快尽了。”
    “王爷在西北已经养精蓄锐多时,汉军旗和汉军营已经形成战力,火炮火器也已装备完善。是到了寻觅良机东出江南的时候了,到那时王爷大势已起,这天下怕是没有人再能阻拦王爷了。”
    叶布舒听罢不禁的开口赞叹:“数息之间便有了如此良策,将各方人马都算计到其中,便是那诸葛亮再生也不过如此。”
    只见叶布舒眼中精光一闪,笑着对洪承畴说道:”老师既出了妙计,本王就再为老师添上一把柴火,为了让隆武帝能有更大的决心离开福建,明日本王便发出任命,让老师节制川、陕、甘三省兵马。老师便可在信中加上一条,可携带数万精锐之师一起回归,如此大的鱼饵我就不信他能不动心。”
    二人说到这里本已告一段落,但此时的洪承畴却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对着叶布舒说道:”远虑此计可解,只是眼下着事情,洪某还没什么好主意。”
    叶布舒见他说到眼下的事情,便知道他讲的是在西北近期发生的事情。由于洪承畴没有及时的处理甚至是有意纵容,有些事情已经起形成的暗流。
    只见叶布舒轻轻摆手对着洪承畴说道:”老师,安心规划此策便好,眼下的事本王已有安排,老师放心便是。”
    从叶布舒淡然的表情和轻松的言语,洪承畴知道叶布舒有了应对之法。
    脸上虽保持着笑容,心底却生起一丝忌惮,心里说道:这个学生再也不是我能驾驭的了。
    但嘴上还是忙不迭的说着:”有对策就好,有对策就好!”,说完轻拭额头的虚汗。
    “等事情过去还请老师看一看,学生这手段有没有学得老师的真谛呀!”
    不知不觉之中,俩人的谈话已经从中午来到了日落时分。叶布舒对洪承畴说道:“今日老师定有些累了,本王就先离去了。”
    于是叶布舒在前走着,洪承畴落后半步紧跟着,等来到了督府门外,大小官吏依旧站着,一个个都站的腿脚麻木却还强撑着。
    见叶布舒和洪承畴来到后,赶忙相互扶持着站立好身形,不少官员私下耳语:“刚才不是听说里面争吵哭闹吗?现在怎么什么事都没有呀。”
    听到自己的属官瞎议论,洪承畴重重的咳嗽了一声“嗯~哼!”。这一声下去场面一下子安静了,众人都低看地想捡点钱回家。
    西北督府紧邻着古老的西安城墙。在告别洪承畴后,叶布舒骑上了一匹马,行进到城墙边时,一名在城头上站岗的士兵眏入了叶布舒的眼帘。这个满脸沧桑的军士像一幅定格的画面,叶布舒凝望着士兵,而士兵又在凝望远方!
    只见叶布舒下了马,踏着石阶一步一步的登上了城头,听着城墙上招展的大旗猎猎作响,一时间让叶布舒有种时空的跨越感!他抬起手搭在眉上收拢着目光,用尽全身的力气望向极远处的天空,他想看着那颗星星,那颗载着他青春梦想的星星是否依然在天际飘荡。
    如今的叶布舒已经完全融入了这个时代的角色,越来越饥渴于权力带来的能力。他想用这权力去改变现实的一切。
    只是叶布舒不知道他努力改变的这一切,在他死后是否还能存在,那些他努力实现的理想是否会在历史中消失、沉沦。
    他想起了那个伟大的人物,那个改变历史的教员,如此具有天地智慧的人用一生去奋斗,去爱他的人民,等到落叶归根时,也终是让尘土掩埋了岁月,只留下斑驳的伤痕。
    当初高呼万岁的人更是在兴高采烈中将他的塑像推倒,就和他们当初呼喊万岁时的心情一样,真诚而澎湃!
    叶布舒又想到了岳鹏举,当初杀他时临安城里的民众欢歌笑语,当后世给岳飞平冤昭雪时,百姓们又开始欢呼雀跃举杯庆祝。
    而自己想拯救的这个世界,会给自己带来什么?
    叶布舒对着天空问自己:“如果将来真是这样的结果,你怕吗?你后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