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九四章 围猎
作者:董王不懂   怒海覆清1852最新章节     
    庙街的军营中,大部分的士兵都躲在木屋之中。
    院子里的人寥寥无几。
    围墙上的哨楼都是全封闭的,只留出几个不大的窗户。
    但是此时却有几个穿着棉袍的汉子在半封闭的马圈中清扫。
    他们将马粪运出来堆在一起,然后给马槽中加满草料,甚至还给那些战马梳理毛发。
    有几人干活干热了,将外面的棉袍都给脱了,只剩下里面一件羊皮做成的背心,背心里面是一件褐色的棉布里衣。
    远远看去,这些人跟汉人无异。
    但是凑近了看,你就会发现他们的长相与汉人还是有轻微的不同。
    他们的脸颊更加的饱满,鼻梁高而直,脸型多数是偏圆的,下巴圆润。
    这样的面相让人感受到其憨厚、淳朴,同时也流露出丝丝的优雅之气。
    他们的眼睛看起来比较小,双眼窝有些深陷,外眼角稍微抬高,内眼角相对低一些。
    但是,他们的目光却精神矍铄,目光坚定、明亮,展现出他们坚韧的性格和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
    这一小群人是当地的土人,按照现在的划分就是达斡尔人。
    达斡尔人一直生活在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明朝时中原称其为野人女真。
    大明朝设置奴儿干都司的时候,在这里封了一大堆的指挥使。
    稍微大一点的部落都被册封过。
    明末,后金起兵,凭借先进的武器,经常劫掠生女真为奴,或者是给他们当辅兵。
    满清建立之后,将他们作为索伦兵的兵源地。
    为了保持他们的野性,满清将他们圈禁在这里继续过着渔猎的生活。
    但是沙俄逐渐东扩,不断压缩达斡尔人的生存空间。
    沙俄人也会抓捕他们为奴。
    这导致达斡尔人口急剧减少,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
    这几个达斡尔人都是华族大军从沙俄人的营地中解救出来的。
    他们的部落全都被沙俄人屠杀,因此即使被解救了之后,他们也无处可去,只能留在军营中帮忙。
    欧宗安发现这些人对当地的山川地理,气候条件非常了解。
    他们虽然不识字,但是非常聪明,又是在这里土生土长。
    给远东支队提供了很多帮助。
    于是,欧宗安让人从库页岛和虾夷岛调了干把号当地人过来。
    天气寒冷的时候,护卫军无法外出活动,但是这些人只要给他们穿上足够的衣服,就能够正常外出。
    他们负责营地周围的巡逻,捕猎,采集燃料等任务。
    这可解决了护卫军的难题。
    “哈拉,带着你的手下过来一下。”
    支队训导主任岳德正将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手舞足蹈地对这几个达斡尔人喊道。
    他之所以要手舞足蹈,是因为双方的语言不通,岳德正是个文化人,学习能力强,才学会了一点简单的达斡尔话,而欧宗安等人根本就没办法跟这些达斡尔人交流。
    哈拉是马厩里那个达斡尔人小队的负责人。
    这是一个强壮的达斡尔人勇士。
    沙俄人杀光了他们的部落亲人。
    将哈拉他们掳掠到庙街来做苦力。
    哈拉一直在隐忍,就像是他们捕猎大型野兽时做的那样。
    他一直在等报复沙俄人的机会,这些从西边来的金发碧眼的家伙,比森林中最凶猛的野兽还要残忍,他们就是森林里的魔鬼。
    终于华族大军打来了。
    在华族大军进攻庙街的时候,哈拉带着一群人从关押他们的地牢中逃出来,疯狂地猎杀那些沙俄人,有效地配合了护卫军的战斗。
    于是,欧宗安将他们留下来当作仆从军,给他们发放食物和衣服。
    他们以前都是穿兽皮,哪里穿过棉布做的里衬,还有厚实松软的棉袄。
    这些人在护卫军这里感受到了家的感觉。
    “哎……”
    哈拉答应了一声,放下手中的铁铲跟着岳德正向木屋内走去。
    “哈拉,最近我们接连受到沙俄人的攻击,司令准备派人去剿灭这些沙俄人,他们应该就是从庙街逃走的那些沙俄人。
    我想问你们,如果让你们带路,能不能找到他们。”
    岳德正将情况对哈拉阐述了一遍,征询他的意见。
    岳德正是做政工的,一直以来,哈拉这些人的工作都是他来做。
    哈拉等人与他的关系最为亲近。
    “主任,我们没有问题,带上狗和雪橇,知道大概的位置,我们一定能够找到他们。”
    哈拉拍着胸脯说道。
    很快,一支由上百人组成的突击队就组建完成。
    突击队中有十几个达斡尔人,还有一队使用冷兵器的虾夷武士,剩下的是两个排的护卫军战士。
    他们一共配备了十台狗拉雪橇,还有十二部马拉爬犁。
    这两种东西都是当地土人冬季的出行工具。
    这种天气,徒步行军是非常危险的。
    反倒是这些土生土长的动物对地形的感知和观察比人更加的敏锐。
    欧宗安在营地的大门口目送这支队伍出发。
    其实他决定要冒险去消灭这这支沙俄残兵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有一个哨所被攻破之后,丢失了五把栓动步枪。
    这是华族最新款的五四式栓动步枪,在性能上有很大的改进。
    可以在远东极端的环境中正常地使用。
    这些枪落到了沙俄人的手中,会不会通过他们传到欧洲去。
    要知道此时欧洲人的工业基础可是比华族强多了。
    要是再被他们解锁了无烟火药的秘密,那就更加麻烦了。
    华族军中有严格的规定,绝对不能将武器遗落给敌人。
    欧宗安还没有将这事情上报上去。
    当然了,他们现在基本上与外界断绝联系,也根本无法上报。
    因此他还有机会,有机会去弥补这一过失。
    突击队的领队是一名中队长,名叫孙传忠。
    孙传忠是一名南方人,但是他有很强的意志力和学习能力。
    他在天气刚刚变冷的时候,学着那些达斡尔人到河中用冷水洗澡。
    他还跟着那些达斡尔仆从军出去给哨所配送物资。
    他甚至还学习了一些当地人的语言。
    因此这次突击队的队长位置铁定是他的。
    这正印证了那句话——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孙传忠坐在一台爬犁上,战马迈着大长腿在雪地上艰难地前行。
    寒风夹杂着雪粒子打在脸上生疼。
    孙传忠的脸上和手上都抹了猪油,还带了手套和面罩,只露出两只眼睛在外面,即使这样他感觉自己的脸都已经冻僵了。
    他的怀中抱着一把步枪,步枪被一块毛毡牢牢都包裹起来。
    周围是被白雪覆盖的矮山和树木,勾勒出了一幅黑白分明的水墨画。
    孙传忠从怀中掏出罗盘,平放在手上,观察着他们前进的方向。
    沙俄人距离他们的营地应该不会太远,他们也无法在这么恶劣的天气下,在野外长时间行军。
    “停一下,停一下……”
    孙传忠喊道。
    不一会儿,几个小队长,还有哈拉以及那个虾夷小队的小队长凑了过来。
    “我们从庙街出发,已经走了两天时间。
    我们刚才经过的那座山应该就是鱼鳍山。
    那么按照地图上标识的,前面十里外应该有有一道三叉路口,我们走最右边的路口,可以进入一个山谷,那里是沙俄人最可能的藏身之地。
    现在是下午两点,我们傍晚应该能够到那里,如果及时赶到的话,便可以发动突袭……”
    孙传忠做了战前的部署。
    突击队在这里休整了一下,大家保养了一下自己的武器。
    炮手从爬犁上拆下两门迫击炮,仔细地检查炮管,还用鲸油对炮管内壁擦拭了一下。
    哈拉从一个布袋子中拿出压缩饼干放在嘴中咀嚼,随手抓起一把雪放到嘴中。
    雪花融化,浸湿了饼干,一股香味充斥了哈拉的口腔。
    他非常喜欢华族的这种干粮,里面有猪油,有干果,还有鱼粉,各种滋味融合在一起。
    热量高,抗饿,在远东生活的人都对热量有着一种发自本能的追求。
    很快,突击队再次出发。
    行进了两个小时后,天色已经黑了下来,这里还没有到极夜的程度,但是天黑得特别早。
    哪怕是在正午,太阳也是有气无力地挂在地平线上。
    “哈拉,你带着几个人去前面探索一下。”
    孙传忠让队伍停了下来。
    刚才达斡尔人发现了几个被砍断的木头。
    很显然这里有人类活动的迹象。
    几公里外,一处三面环山的小山坳中,圆木围起了一座几百平米的营地。
    这里一共有一百多沙俄人。
    他们有一部分是从庙街逃出来的士兵。
    还有一些是从东边的海湾逃来的武装移民。
    卓一清在拿下了庙街之后,率领舰队北上清理沙俄人沿海的据点,曾经一路沿着海岸线到了堪察加半岛。
    沿海据点的沙俄人也有一部分逃了出来,这些人向西迁徙,遇到庙街的逃兵。
    因为天气已经转冷,他们没时间继续赶到雅库茨克。
    于是在一名名叫弗里格曼的沙俄上尉的组织下在这里扎下营地。
    这里原本是一处达斡尔人的小聚落,一共由三个家庭组成。
    这些沙俄人将这三个家庭的人几乎全部杀害,只留下了四个年轻的女人帮他们干活,供他们发泄。
    弗里格曼满脸的橘黄色胡须,因为长时间没有修剪而变得卷曲,他用一根毛线将下巴上的胡子扎了起来。
    他的手中拿着一个烤熟的熊掌,看起来像是死人的脚一样。
    他张开大嘴扯下一根脚趾,在嘴中嚼了一会儿,吐出两块骨头来。
    “这几把枪一定要送到莫斯科去,这是我们的重大发现。”
    弗里格曼指着地上摆着的五把步枪说道。
    这是五把后膛枪,与普鲁士人的机针枪有些像。
    “还有这些子弹,这几把枪咱们不要用了,子弹也要留给兵工厂的人研究。”
    “是的上尉,如果做成了这件事情,我们都会得到奖赏,这种枪比我们的滑膛枪强多了,哪怕是英国人和法国人的都比它差。”
    一个身材瘦弱的卷毛沙俄人说道。
    这人穿着一身平民的衣服,显然是一个武装移民,或者说是流放犯。
    “真是奇怪,这些东方人怎么会有这样先进的武器,我们之前也跟清国人打过交道,他们要是有这样的武器,我们沙俄又怎么可能占据远东呢?”
    卷毛被流放之前是圣披德堡的一名大学老师,研究东方历史,颇有见识。
    只因为说了尼古拉一世的坏话,因此被流放到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