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六五章 凿开五岭
作者:公子许   天唐锦绣最新章节     
    房俊喝了口茶水,接过书信,一目十行的看过。
    张子胄之父张君政,已在韶州担任别驾多年,因韶州远在岭南与范阳往来不便,更是将全家搬迁彼处。信中言及韶州在岭南之南麓,北靠五岭之一的大庾岭,山势横亘、道路湮灭,该地极为贫困。
    张君政在韶州任职多年,走访各地、深入山林、观测地势,遂有开凿山岭、穿通南北之志,也曾测绘图册、设计周详,只不过韶州本地距离岭南道治所广州太远,本地人口稀少难以集齐足够之徭役,更缺钱少粮,上下官员诸多推诿,故而搁置多年。
    此番张子胄入京赶考,特意命其携带书信登门拜访,希望房俊能够谏言陛下,凿穿大庾岭……
    放下书信,房俊凝眉思索。
    岭南之名,来源于“五岭之南”,五条山岭东西绵延、隔绝南北,秦以前,乃烟瘴之地、蛮夷困居,自古不入中原。
    秦始皇一统六国,其志不衰,誓要“因南征百越之君”,派屠睢率领五十万秦军攻打岭南,历经十年战争、折损精兵无数,秦军基本上占领岭南。
    随即,秦始皇将所夺取的岭南地区,设“桂林、象郡、南海”三郡,正式将岭南纳入大秦之版图。
    秦亡之时,赵佗起兵隔绝五岭通中原的道路,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元鼎六年,汉武帝派伏波将军路博德和楼船将军杨仆率领大军平定南越,设南海、苍梧、郁林、和浦、交趾、九真、日南、儋耳、珠崖九个郡。
    然而,因五岭之隔绝、航海技术之匮乏,往来极其不便,岭南虽名义上归于中枢管辖,实则隔绝中枢、自行其是。
    为了便于监督各郡官吏,汉朝又设立十三个常驻监察机构,称为“十三部”,其中设在苍梧郡广信县的交趾部,专门负责纠核岭南九郡。
    由古至今,岭南固然归中枢管辖,名义上乃一国之疆土,实则却始终游离于中枢之外,俨然“国中之国”。
    时至今日,冯盎虽早已宣誓忠于大唐,也认可大唐派遣之官员,可岭南之地却始终在其掌控之下,世人皆称之为“岭南王”,高祖、太宗两代君王英明神武,却也只能对冯盎予以安抚。
    张君政信中所言,不尽不实,在中枢有充足火药可以开山的情况之下,阻挠其凿穿大庾岭贯通南北的最大障碍,非是人力、非是钱粮,实是冯盎。
    水师横行大海,中枢可随时由海路调兵入岭南,但海上航行缓慢,且能够停靠大型船只、供应大军登陆的港口极少,数来数去也唯有广州一处,即便中枢对冯盎有所不满,局势也大有转圜之时间。
    可一旦大庾岭凿穿,南北瞬间贯通,军队可以横穿大庾岭源源不断进入岭南,冯盎之权势荡然无存。
    当然,历史之上大庾岭的确在唐朝之时被凿穿,南北贯通。
    只不过谁人行此壮举来着?
    好像是……张九龄?
    ……
    房俊放下书信,喝口茶水,问张子胄:“凿穿大庾岭之益处数之不尽,却也阻挠处处、困难重重,其中最难之处,你……”
    说到此处,转头询问母亲卢氏:“我当如何称呼?”
    卢氏一摆手,道:“你俩平辈,你当称呼一声兄长!”
    房俊:“……”
    老娘你是不是对我今时今日之地位不太了解?
    区区一个远房亲戚而已,坐在一起说说话已经给了天下的面子,还叫兄长?
    我倒是可以叫一声,可您问问他敢不敢应?
    果然,张子胄已经起身,一脸惶恐:“下官此前不过剡县一仓曹,不入流之官阶,岂敢妄自尊大?下官以字行,太尉称呼下官表字即可。”
    房俊看着母亲挑挑眉,略带得意,您儿子官儿大着呢,您心里得有点数,别总是不当回事儿……
    转过头,请张子胄重新入座,续道:“……子胄啊,令尊执意开凿大庾岭,诸多困难之中,你以为最难者为何?”
    张子胄恭声道:“自然是耿国公。”
    武德五年,冯盎接受李靖之檄文,率领部属归顺大唐。
    高祖李渊在冯盎的辖地设置高、罗、春、白、崖、儋、林、振八州,任命冯盎为上柱国、高州总管,封吴国公,不久改封越国公,任命冯盎之子冯智戴为春州刺史、冯智彧为东合州刺史。
    不久,高祖皇帝再改封冯盎为耿国公。
    房俊颔首:“看来你们父子早有定计啊……”
    顿了一顿,笑容收敛、面色严肃、气势迫人:“冯盎其人,威震岭南,权势熏天、兵戈锐利,即便陛下也对其忌惮三分,如若我以中枢之大义压制其不得阻挠凿穿大庾岭,其人岂可善罢甘休?若因此导致岭南生乱,甚至烽烟骤起,我便是大唐之罪人!”
    “啊?”
    卢氏吓了一跳,她只以为老亲寻上门来请求帮助,以此子如今之权势地位,若不是太麻烦就帮衬一把。
    孰料却有可能导致岭南生乱?
    她乃范阳卢氏之女,自幼熟读经史,当然明白一旦此等造成此等后果,自己的儿子要承担多大的责任。
    顿时怒气勃发,竖起眉毛瞪着张子胄:“我以老亲相待,满心赤诚,汝父子焉能诓骗吾儿?”
    一直没说话的高阳公主也不满:“你们这是什么亲戚?还请速速离去,自此再不往来!”
    张子胄赶紧再度起身离座,站在堂中一揖及地,苦笑道:“殿下息怒,姨母息怒!按照常理来说,太尉之言确有可能发生,但现在局势有变,不能以常理度之啊。”
    卢氏瞅了一眼稳稳当当喝茶的儿子,盯着张子胄问道:“此言何意?”
    张子胄摊手,道:“因为冯盎就要死了!”
    卢氏也知道冯盎在岭南一手遮天之权势,一旦逼迫过甚毫不犹豫就会作乱反叛、割地称王,可若是没了冯盎,即便冯家仍在,局势却大为不同。
    不过她不肯儿子承担任何风险,断然道:“那就等冯盎死了再说!”
    张子胄无奈,看向房俊,诚恳道:“凿穿大庾岭,实与开天辟地无异,政发之徭役数以万计,耗费之钱粮不计其数,所需之工期不可预测,若等到冯盎死去再行商议此事,岂非白白浪费时间?韶州之百姓,苦五岭之隔绝久矣!大可先行商讨此事是否可行,若可行,则予以筹备,只等冯盎咽气,便马上开凿!”
    房俊依旧眉头紧蹙:“你这消息从何而来?”
    时至今日,无论朝廷亦或水师,都未有半点有关冯盎身染重病、并不久矣的消息,否则早已增派军队防范于未然。
    冯盎之于岭南,好似擎天一柱一般,一旦这根柱子轰然倒塌,谁也不知将会发生何等状况。
    张子胄道:“家父于岭南任职多年,虽只是区区一州别驾,但人脉广泛,与冯家诸子亦来往频繁、相交莫逆,如今冯家在高州的老宅早已禁绝探访多时,岭南上下皆怀疑耿国公身染重病,苦无实证,只能上下打探。家父之消息来源绝对准确,朝廷当及早定策。”
    房俊便即起身,对卢氏道:“冯盎在岭南无异于划地称王,他之生死事关重大,我这就带子胄入宫一趟面禀陛下,之后再讨论是否开凿大庾岭。”
    卢氏忙道:“快去快去!”
    又叮嘱道:“子胄既然科举高中,接下来想必就要选官、任官,你与河间郡王关系甚佳,若有必要,不妨在郡王面前为子胄争取一番,总要寻一个富庶安稳的地方才行,千万别像他爹那样远去岭南离家万里,又是穷乡僻壤生活艰辛。”
    老太太很是认亲,虽然张子胄此番登门拜访未有一字提及需要房家关照其仕途,但她坚定认为此事不需提及,只要登门认这门亲,房家就有义务去关照此事。
    况且若是开凿大庾岭一事也就罢了,她不懂其中利益纠葛,但自家儿子与现任吏部尚书李孝恭关系极好,区区一个新科进士,选官顶了天也不过六七品,还不是二郎一句话的事儿?
    亲戚就是这样,能帮一把就不要袖手旁观,门阀也好、世家也罢,祖祖辈辈不就是这样同气连枝、相互帮衬着过来的?
    张子胄忙道:“姑母盛情,小侄心领,不过此番登门拜访所为乃是开凿大庾岭、造福一方之民,此是公事,万万不敢厚颜无耻寻求太尉关照。小侄虽然才疏学浅、德行浅薄,却也不敢罔顾国家法度。”
    他这么说,卢氏反倒愈发上心,一个不走关系、脚踏实地又有才学的青年,即便违背一些原则帮衬一把,也不会有后顾之忧。
    遂起身上前,嗔道:“亲戚之间自当相互帮衬,何必去学那些迂腐之辈?此事你莫管,让二郎去运作即可。”
    又对房俊道:“子胄面皮薄,不好意思出口相求,你且上心才是。”
    房俊无奈,可老母亲这般说了,他又能如何?
    “母亲放心,我自有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