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线索
作者:南山知巷   权臣不请自来最新章节     
    几日过去,沈露每日按例忙于府中事务,内心却常为那三名神秘大汉的消息而悬着一颗心。
    然而,天日渐过,从他们那里并未有任何音讯传来。
    府中的春意愈发浓厚,园中的花开得正盛,花香四溢,但沈露的心情却难以随着季节的变换而放松。
    她知,不能将所有的希望寄托于不确定的因素之上,必须自己寻找解决之道。
    每天,她在书房中翻阅各类文献,查找可能的线索和解决策略。
    在一个清晨,沈露独自走在庭院中,步履在落花铺就的小径上轻盈而缓慢。
    她的目光落在每一枝绽放的花朵上,却仿佛透过它们看到了更远的景致。
    沈露心想着还是不能等那三人的消息了,自己要赶紧行动起来才行。
    每天沈露越发充斥着对母亲如澜夫人过往的追问。
    她时常在饭后留下府中年迈的下人,以轻松的形式,询问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家族往事。
    然而,她的真实意图是从他们的言语间寻找线索,试图拼凑出母亲神秘去世的真相。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府中的老仆们在沈露坚持的询问下,逐渐松口提及了过去的一些细节。
    这些零散的信息,像是迷雾中逐渐浮现的碎片,开始连结成一幅不那么美丽的画面。
    有一晚,沈露在书房整理笔记,突然意识到一件事情,每当提及母亲的病情加重的那段日子。
    府中的几位老仆总是显得格外谨慎,话语中隐含着深深的忌惮。
    他们口中的某些细节与之前的叙述不符,言辞之间似乎隐藏着什么深层的秘密。
    沈露开始更加系统地整理这些信息,她将每一个人的叙述对比分析,逐渐发现了一些矛盾之处。
    特别是关于她母亲最后2个月接触的人,以及一些奇怪的药材供应情况。
    这些都指向了一个可能性:如澜夫人的死并非单纯因病,而是有人蓄意为之。
    随着线索的逐渐深入,沈露心中的怀疑之人愈发明确。
    她几乎可以肯定,苏瑾萱与母亲之死脱不了关系。
    然而,尽管直觉告诉她苏瑾萱的行为背后隐藏着诸多疑点。
    却依旧缺乏足以将其与罪行直接相连的确凿证据。
    沈露清楚,苏瑾萱在府中的地位不同寻常。
    一旦她轻举妄动,不仅可能触动府上的权力结构,更可能激起更大的波澜。
    府中多年的老仆对苏瑾萱虽有敬畏,但在私底下对其评价并不一致,这使沈露对其心存更多疑虑。
    沈露思考着每一个可能的角度和策略,她必须谨慎行事,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注意。
    “如果真如我所料,那么苏瑾萱的动机何在?她又是如何做到的?”
    沈露正陷入深深的思考中时,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她的沉思。
    柳纤带着几分惊慌的表情匆匆跑进书房,她的呼吸有些急促。
    “小姐,凌霜小姐的丫鬟小桃,她来了。”
    柳纤的声音里带着不确定性,显然对这位突然到访的丫鬟感到不解。
    沈露眉头微挑,心中疑云顿生。
    凌霜虽然在府中地位尊贵,但与她交往并不多,她的丫鬟突然造访,确实令人意外。
    沈露走出书房,沿着长廊迎向前来的丫鬟小桃。
    尽管小桃的步伐迅速,但其面露愠色,显然心情并不愉快。
    到达门前,小桃并没有礼貌地行礼,而是直截了当地掏出一封信,递给沈露。
    “这是我家小姐让我转交给你的。”
    沈露接过信件,注意到信封上的火漆印章。
    属于将军府的专用印记,这让她对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更为重视。
    “有何事这般紧急?”沈露试图询问,语气保持平静。
    小桃显得有些不耐烦,很显然是被迫来此,并无意多做停留。
    “我不知道详细情况,我只是奉命送信。过几天是知府大人的生辰宴,老爷已经让你一同前往。”
    言罢,她转身匆匆而去,留下一脸困惑的沈露站在原地。
    沈露站在长廊上,看着小桃匆匆离去的背影,心中满是疑惑。
    她转身回到书房,拆开信件,但其中只有几行简洁的文字。
    提到知府大人的生辰宴,并没有更多说明。
    沈露感到有些不安,这简单的邀请背后似乎隐藏着更深的意图。
    此时,柳纤和花笙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看到沈露面露沉思,便知她心事重重。
    “小姐,是什么事情。”花笙小声说道,声音中满是关切。
    沈露抬头,看着两个忠心的丫鬟,心中一动。
    决定将她们卷入这场谜团中,也许她们能提供一些意想不到的线索。
    “过几天我将与父亲一起前往知府大人的生辰宴。”沈露缓缓开口,观察着两人的反应。
    柳纤听后略显惊讶,“知府大人?小姐,您记得吗?早年间,他曾对夫人……”
    她话锋一转,突然意识到这话题可能触及敏感,有些迟疑。
    沈露的心脏猛地一跳,她急切地追问:“对母亲怎么了?继续说。”
    柳纤吞吞吐吐地说出了过去的秘密,“知府大人年轻时曾深深倾慕夫人,甚至在夫人病重的那天。”
    “他曾上门闹事,声称不能看着夫人病故。那场争吵,府上许多人都还记得。”
    沈露心中一凛,这段往事她此前并不知情,母亲的去世一直是她心中的痛。
    现在听到知府与母亲有如此纠葛,她的思绪更加复杂。
    花笙在一旁补充道,“不知何时开始,老爷与知府大人似乎和解了。”
    “过去的恩怨不再提及。每年的生辰宴,老爷也都会参加。”
    沈露心中的疑云越来越重,她记得那次父亲办的那场盛大宴会,按理说知府大人应当到场。
    “上一次家父大宴宾客,知府大人没有出席吧?”沈露的声音带着探询。
    柳纤和花笙对视一眼,两人似乎在努力回忆。
    片刻后,柳纤轻声回答:“是的,小姐。那次的宴会,知府大人确实没有出席。”
    沈露心中的疑虑如同一团纠结的线团,越描越乱。
    她目光坚定,继续向两个丫鬟追问,每个细节对她来说都可能是解开真相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