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君臣闲话
作者:蟹蟹果子   安陵容重生为自己活一回最新章节     
    苏培盛静静侍奉在侧,只瞧着香炉中炊烟袅袅,仿若一切静默安好,可心底下却是波澜已起。
    皇帝眉目轻展,言语十分轻松,仿若就是闲来无事,也就是君臣闲话一回。
    可苏培盛心里明白的紧,皇帝问出这话,并非无意。
    实在是这位年希尧平日太过不显山露水,依着年家如今的声望,年希尧身为年家长子,实在是忒没声响。
    若非年希尧借着年府的铭牌求见,恐怕皇帝都想不起年府还有个这样的长子。
    因而,皇帝对年希尧的用意还未弄清楚,有此一问,也是寻常。
    年希尧安稳坐着,轮廓温润,面容沉静,与年羹尧和年世兰所持气质实在大不相同。唯一那双眼睛与年世兰那一双伶俐的凤眼有几分相似,可眉目之间噙着的却是些平静柔和。
    听皇帝问起前些日子华妃请了民间大夫来调理身子的事,年希尧面上也无波澜,只上身微微前倾,颔首答道,“前些日子微臣告了假,随着师父去南巡游医,回来之后,倒是听家里的管事说起了此事。只是微臣回来的稍晚些,并没有机会与那位请来的名医碰上面。”
    皇帝眉目一动,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爱卿若是要南巡,想来这个假时日不会太短。”
    年希尧平静作答,“的确时日颇多,师父一直在追寻鬼门十三针传人的行迹,因此南下之路每到一处,总还要小住个三两日,因而这一行算下来,大约两月有余。”
    皇帝听闻,端起茶盏,轻轻抿了口茶,复又饶有兴致的瞧着年希尧,“年爱卿现在所任何职?”
    苏培盛从旁听着,皇帝这话一入耳,自己的下巴险些没掉在地上。
    皇帝素日同官员聊天,可从未有过这个聊法。
    年希尧即便官职不大,可当着面询问人家官职何处,岂不是显得对朝臣太不关注了些。
    可年希尧却面色平静,嘴角亦是挂着温和的微笑,回复道,“微臣暂居工部右侍郎一职,暂时协理虞部。”
    工部下设四个子司,分别是工部,屯田,虞部和水部,其中最为清闲的便是虞部。所谓虞部,就是负责记录山林穿泽的部门。一般除了新帝登基,或是有重大疆域变化之外,虞部平日并无重要的职责。
    听闻年希尧回答,皇帝微微点头,笑道,“爱卿旁征博引,兴趣广泛,只协理虞部似乎有些大材小用了。”
    年希尧温和答道,“微臣多谢皇上厚爱,殊不知我大清人才只繁盛,不可尽数。更何况当今明君在堂,自是万象归心,微臣只是区区一文士,能有机会为朝堂效力已是感激不尽。
    更何况微臣素性不受拘束,能经常游走于山林之间,亦是微臣幸之所及。”
    皇帝笑道,“爱卿的性子,与年羹尧年大将军却是十分不同。”
    皇帝这话可谓说得十分含蓄,苏培盛侍立于侧,大约也听懂了皇帝此话的意思。
    年羹尧自先帝爷在时便征战四方,短短几年便在西南西北几处战事上立下赫赫战功。而且素闻年羹尧为人耿直,先帝还在世时,便上书秉承先帝,直言申斥军中贪腐之弊,可谓勇猛刚直,也因此才博得先帝的赏识。
    而年希尧却似乎对自己的仕途并非十分尽心。弟弟年羹尧已经封一等公,而年希尧还在工部一个闲职上做得有滋有味。
    不仅如此,若是依着刚刚年希尧所说的,就是如今挂的这个闲职,年希尧也要隔三差五的便告假一段日子,去追随医庐的师父探寻什么针法传人。
    苏培盛从旁听着,心底不觉暗自唏嘘,难怪这位年大人虽为年家长子,却没什么声名。实在是这位年大人太没什么长进。
    而年希尧却似乎全然听不出皇帝话中有任何旁的意思,只依旧温言答道,“皇上明鉴,微臣自小便喜欢读书,而家弟则更爱骑射些,这也是为何后来臣弟投身行伍的缘故。”
    皇帝点头笑道,“确实如此,不过一家子也不必都是一个性子的。华贵妃与年大将军的性子便有几分相似了。
    而爱卿这性子倒是极好的,不骄不躁,乃是温润君子。”
    年希尧轻轻点头,“皇上谬赞了。”
    似乎是聊到了兴头上,皇帝斜倚着椅背,一只拨弄着手上的青金石蜜蜡手捻,一只手在桌上轻轻的敲了几下,复有轻启嘴角,笑着问道,“爱卿即从医师学医,可听闻有种毒药名为瓦伦青?”
    苏培盛心下不觉一怔,皇帝前面兜兜转转的聊了许多,其实对年希尧,亦或是年家并未放心。
    年希尧微微思索,方才凝神答道,“微臣曾经听说过,这是黔州苗地的一种毒药,似乎是一种并不易得的剧毒,不知皇上是从何得知的?”
    皇帝轻轻笑道,“朕曾听亮工提起过,早些年亮工出战回来也曾送过朕一瓶瓦伦青。只是那时亮工并未与朕细聊过此毒,倒是让朕凭白思量了许多年。”
    听闻此话,年希尧面上微微变色,“家弟实在有些不知轻重,这样的剧毒之物如何能作为礼物赠予皇上,实在罪该万死。”说着,便要起身跪拜,却被皇帝温言拦住。
    “爱卿不必如此,朕与亮工素来无话不谈,他在外有何见闻趣事,也常常说与朕听,朕很是欢喜。”说罢,皇帝将手上的珠串啪的撂在了桌上。
    复又笑着对苏培盛说道,“朕记得年贵妃那边送来了些上好的灵山茗茶,你且取些来,趁着今日,朕与年爱卿一同品一品。”
    苏培盛躬身应了,立即出了门,可心里却总是觉得别扭得紧。皇帝招待大臣,却要去妃嫔的宫里借茶,可是闻所未闻。
    想到这里,苏培盛不觉心头有些堵得慌,只站在殿外大口大口的吸了几口气,方才觉得心口舒缓了些。
    一直在门口伺候的小夏子不明所以,两三步个大步跟到了苏培盛身边,可瞧着苏培盛的面色却又不敢随便打听养心殿里的事,只好陪着笑问道,“师父,可是皇上有什么吩咐?让徒弟去跑这个腿吧。”
    苏培盛白了小夏子一眼,压着嗓子道,“今儿这是个好差事,可你得长点眼,该说的不该说的还要分的清楚些。”
    小夏子满面迷茫,皱眉问道,“师父您把我给说懵了,皇上交代的到底是个什么差事呀?”
    苏培盛瞥了一眼养心殿,说道,“你去趟翊坤宫吧,就说娘娘的哥哥到封昭在养心殿问话,皇上突然想起华贵妃新得的灵山茗茶,便叫你去取些,其他的便不要说了。”
    小夏子听闻眨了眨眼,眉头皱成了弯。
    却听苏培盛沉声道,“只管去办吧,旁的别想别问,问多了当心你小命也保不住。”
    小夏子听闻,缩了缩脖子,赶紧一溜烟往翊坤宫方向去了。
    交代了小夏子,苏培盛方才觉得心口堵着的一处似乎顺畅了些。御前当差实在不比别处,听得多见得多了,可能说的却没有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