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刘忠大佬
作者:鹿游天下   他心通:我能看到万物数据最新章节     
    现在的坦克只防备物理攻击。
    坦克的后装甲,里面倾斜角度的合金板材,都是为了偏转炮弹射入的角度,让炮弹有更大概率弹开。
    新的复合材料真的能够做到如此地步吗?
    现场的所有人都在期待着进一步的测试,不过···可惜这件事情不是短时间能够看到的。
    新的复合材料仅仅制造出了一小部分,去进行了实验测试,想要应用到坦克上面,还需要经过许多调整,至少也要五六天的时间。
    所以,在宋业明和李林大佬交流的时候,张旭带着这块刚刚被命名为p-7的材料,前往不远处只有二十几个人的航天航空实验室。
    21世界,航天逐渐成为了各国激烈角逐的科技最前沿领域,而自从华夏放开管制,允许民营企业进入相关航天领域之后,火箭无疑成为了竞争的焦点。
    但高成本的火箭是各国研发路途的最大阻碍。因为火箭本身的成本就占据发射的百分之七十甚至是八十以上,而就这样高昂的成本,却难以回收。
    现阶段,掌握了火箭回收技术的国家,现在还只有米国一家,如果华夏能够掌握这个技术,可节省宇航发射成本80%左右,将对宇航事业产生重大影响。
    ····
    张旭之所以这么关注《神州行小型火箭》的建设任务,就是因为这里面所蕴含的技术中,就有垂直回收技术。
    箭回收方式包括垂直回收、伞降回收和带翼飞回方式等。其中,垂直回收是目前全球主流方式,即通过重启一级火箭发动机以减速并调整成和地面垂直的姿势回到指定地点的回收方式,难度极高。
    这次张旭为了将这项技术能够吸收,准备了三千万的资金,预计制造七发小型火箭,并且在三个月里,进行密集发射和实验。
    等张旭到达实验室的时候,在实验室的那些人正在趴着仔细研读桌面上高达上千张的火箭图纸。
    这些图纸都是《神州行小型火箭》精细部件,有了这些图纸,就能够照葫芦画瓢制造出一个一模一样的神州行小型火箭。
    这就是系统的强大之处,完全不用你去实际操作,只需要将资料兑换成为电子版,那就可以打印出来了。
    “最近工厂那边进度怎么样?”
    张旭刚刚进入实验室就引来了大佬刘忠的询问。
    刘忠,张旭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挖来的大佬,嗯~也不是挖,主要是《神州行小型火箭》的设计太过巧妙了,张旭只拿着这个设计图,让这位大佬看了一遍,这位大佬就心甘情愿的跟着张旭来到了泉城。
    “大部分的零件已经生产完成了,还有一小部分的精度达不到,正在返工。”
    张旭作为老板,还是被刘忠严肃的表情和质询的声音吓了一跳。
    搞得张旭有些做贼心虚的样子。
    “精度达不到?”
    刘忠大佬皱了皱眉头,他可是从来没有想到,还有一天能在这上面被卡的。
    “我们这边毕竟跟不上航天科技那边的工厂,我们收购的这家企业,本来实力就不强,为了弥补公司的制造能力,我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了。”
    张旭摊摊手,《神州行小型火箭》的设计确实过于巧思,而且里面还有不少的新设计,新零件。
    这些新零件的要求比较高,也就是那些大企业才有底气去生产,他们收购的这家公司最开始连生产线都搭建不起来,也就是张旭财大气粗,几个亿的资金砸下去,才有了现在能够完备生产火箭的生产线。
    “我可是听说材料已经突破了,二月份如果能够实现材料量产,那我们三月份至少能够发射三发火箭,还需要抓点紧啊。”
    刘忠大佬听着张旭的解释,黑着脸说道。
    “还需要大佬多多费心,多多费心。”
    张旭讪讪笑道。
    这也不是张旭太过低三下四,主要是大佬是真好人啊,给张旭带学生,一次性带二十几个。
    再加上系统buff的存在,这些本就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学生学习进度飞快,刘忠大佬已经开始面临教无可教的地步了,这就导致大佬每天的工作都被学生们抢着去完成了。
    他只需要等工作完成去查看验收一下,就这样,还有不少学生提出的问题,刘忠大佬一时间无法解答,逼得他也只能继续学习,可····看着自己带的学生,短短半年的时间就到达这个水准。
    刘忠大佬也不知道自己是应该开心,还是应该难过。
    等将材料的资料交给刘忠大佬之后,张旭没在实验室里面待几分钟,就匆匆的离开了。
    刘忠大佬这个人哪里都好,就是对于科技研究这上面,很执着,谁的面子都不给。
    所以张旭以往在其他实验室的时候,还能够凭借自己是老板,还有技术比较高等原因,受到不少研究员的吹捧,可到了刘忠大佬这边。
    这位大佬只会跟张旭要经费,讨论技术,还有催促下面的生产和制造,从来不聊其他的。
    这···就让张旭有些难受。
    我不能能装杯了!
    所以张旭也从来不在刘忠的实验室里面多待。
    张旭离开实验室返回总部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
    总部内,那些商务部的大佬们中午饭都是在会议进行的时候简单解决的,张旭回来的时候,他们也是刚刚结束会议不久。、
    袁明副部长看到张旭的时候,脸上的笑容那是根本藏不住啊。
    一直拉着张旭的手,跟张旭讨论后面电池什么时候能够推向整个市场。
    其实,电池项目自从一落地,明泉科技就作为电池项目的承接公司,开始了大规模的扩张。
    厂房已经在泉城市起步区开始了建设,相关的技术工人已经开始前往比亚迪进行培训,现在限制电池生产的不是工厂和生产线,反而是熟练的技术工人。
    明泉集团的底蕴太浅薄了,再加上扩张和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多,即便人事部已经开始大规模对外招收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可依旧比不上公司的扩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