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老郭在城都扛不住了
作者:横界   带着老婆回五代最新章节     
    正月里,李继岌把李彦卿和李绍荣叫来,给他们一些到了渤海旧地经营的建议。
    李继岌说道:“两位跟随本公子多年,想必已经了解本公子的一些想法。
    我父皇对军民多有不义,致使本公子也深受其害,得不到军民的支持。
    故而让李嗣源钻了空子。
    如今我子弟军虽然兵强马壮,但是没有战略纵深,还打不得大仗。
    现在我们已经占领了朝鲜半岛,也只能说拥有一块立足之地,但远远谈不上战略纵深。
    所以,此时还是不能与中原开战。
    而广阔的东北地区足够我们施展,只要在那里站稳脚跟,发展民生,十多年后,就有足够的力量荡平契丹,恢复中原。
    因此,两位此行是我子弟军能否冲出牢笼的关键一步。
    在你们出发之前,先要找到一个人,就是卢文进!
    此人原本是新洲的将领,受到李存矩的迫害,才远遁契丹。
    但此人心存汉唐,又颇有能力,治国理政是一把好手。
    所以,你们要派人前去联络他,带着我的亲笔信,相信他一定会帮助我们。
    只要他同意,就让他跟随你们,到东北发展民生,助你们一臂之力!”
    还没出正月,好消息就来了!
    由于子弟军的亲民政策,大量的渤海遗民主动来投靠子弟军。
    正月十七,渤海国世子大光显率众数万来投;
    正月二十一,渤海人朴升以三千余户来投;
    正月二十八,渤海人数万来投。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渤海国遗民至少十万之众加入子弟军。
    子弟军军务会的商议结果是:从渤海国遗民中,挑选三万精壮汉子,组建子弟军第五军(枪骑军),军长大光显!
    他们暂时没有作战任务,在形成战斗力之前,其主要的任务是操练,往死里操练!
    当然,各种火器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练兵的任务自然又落在周光辅身上。
    这个李继岌起家的兄弟,哪里需要哪里搬,直到现在,他这个子弟军第一军的军长,还没有齐装满员过!
    当然,还有更好的消息。
    李长腿生了儿子,取名李征程;
    金喜含生了儿子,取名李征东;
    柳儿生了女儿,取名李云蔚。
    这都不知道是几喜临门了,子弟军全军将士豪气干云,总算是吃下了定心丸。
    李继岌右后,三个儿子,一个闺女,那就说明后继有人。
    那就说明跟随李继岌和子弟军的将士们,不会轻易没有统帅,更不会轻易散伙回到高家庄!
    这个时候,李继岌收到了郭崇韬的信。
    这封信是送到兖州的。
    然后从兖州送到胶东,再到群山,最后才到了李继岌手里。
    郭崇韬说,他被孟知祥害惨了!
    快要撑不下去了!
    董璋也帮不上忙,一是军火不够,但主要原因还是董璋治理地方能力不足。
    郭崇韬要求,派郭廷诲和郭廷说前往蜀地救援,他想儿子了!
    想要救援郭崇韬,从陆路走是不行的,这一路要经过很多势力的领地。
    能不能通过两说,主要是太耽误时间!
    李继岌马上通知赵晖:大军出征,绕道越南、云南,攻取四川!
    郭廷诲和郭廷说同行!
    郭崇韬在成都是以什么样的身份存在呢?
    具体的原因,李继岌当然不清楚。
    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老郭跟孟知祥尿不到一个壶里。
    这是很简单的。
    历史上,老郭和李继岌被李存勖下令诛杀,动手的就是李环挝!
    而今历史改变,但人的执拗却不能轻易扭转。
    孟知祥既然有了据川蜀自立的心思,当然要不遗余力地打压老郭。
    李继岌暗自发笑:历史是伟大的!
    能改变历史的人更伟大!
    你算老几!
    李继初步的想法是:攻下越南,就要永久占领,当然就需要军政长官,尤其是刚起步的时候。
    五代这个时期,越南名义上还是大唐的藩属国,在实际管理中,南汉国是执行者。
    南汉是由清海军节度使刘隐所建立。刘隐于907年被后梁封为彭郡王,后又先后封为南平王、南海王。
    刘隐稳固岭南后重用当地士人,为日后建国打下基础。
    911年刘隐去世后,由其弟刘龑(yan三声,刘岩给自己创的字)继位。
    刘龑在统一岭南后于917年称帝,即南汉高祖。国号大越,都番禺,号兴王府(今广东广州)。隔年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
    南汉高祖与邻国和好,推广科举制度。然而本身残酷奢侈,杀人则喜,宠幸宦官,以至政事不宁。
    越南境内早在远古时代就已经有了人类活动痕迹,而在传说当中,越南最早的王朝是由神农氏的后代鸿庞氏所建立的。
    鸿庞氏生下了貉(he二声)龙君,而貉龙君的儿子雄王则建立了一个名叫\"文郎\"的国家。
    周慎靓王五年(前316),秦国南下攻灭了古蜀国,而蜀国的末代王子蜀泮(pan四声)则带领族人一路南下消灭文郎,建立了瓯(ou平声)雒(同洛)国。
    文郎、瓯雒便是越南古代国家的雏形。后来,秦始皇一统六国,并将南方的百越之地也纳入了帝国的统治当中,如今越南北部的一些地方就在那时被划入了始皇帝所设立的象郡。
    秦末天下陷入动荡,本是秦将的赵佗趁机建立南越国,并将包括越南中北部在内的大片区域都纳入了统治范围中。
    汉武帝消灭南越国后,在越南中北部设立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便于管辖。
    东汉末年,占族人区连杀死象林县令,率领数千族人宣布独立,并建立了奉婆罗门教为国教的林邑国。
    南北朝时,林邑迫于刘宋强大的国力向其表示臣服,而隋朝大业年间,林邑国被隋将刘方所灭,隋炀帝在此设置了林邑等郡,宣告了越南中北部回归中原王朝统治。
    唐朝时,因为安南都护府的设立,越南中北部得到了\"安南\"的名称,而随着唐朝走向灭亡,安南也开始不安分了起来。
    石敬瑭当皇帝的后晋天福三年(938),安南地区的军阀吴权率军击败南汉,并于次年正式称王,宣布建立吴朝,这被认为是越南脱离中国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