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谁最收益,谁便是主谋!
作者:猪猪霞1983   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最新章节     
    孙策是周瑜唯一的知己,也是他的好友,更是他敬重的人。
    眼孙策之死的线索断了,周瑜又气又怒。
    “岂有此理,是谁要谋害伯符?”
    “难倒是四大豪门中的某一家?”
    当年孙策对江东四大豪门,实行铁腕政策。
    不服就杀,杀到你服为止。
    更有四大豪门之首的陆家,差点被灭了族。
    若说,江东谁最恨孙策,当属四大豪门。
    倘若他们知晓孙策中箭,以重金买通何英,让他给孙策下毒,似乎顺理成章。
    张氏没有说话,但看向周瑜的眼中,似乎有些嘲讽之意。
    徐然冷哼,缓缓摇头。
    周瑜皱眉道:“怎么,司空不这样认为?”
    徐然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叹了口气道:
    “要判断幕后之人是谁,很简单,只需要看对谁最有利。”
    “孙策死,对江东四大豪门而言,的确是件好事。”
    “但他们却绝非最大的受益者。”
    “那么谁最收益,谁便是主谋!”
    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
    徐然似笑非笑地看向周瑜,还需要我明言吗?
    孙权!
    好一个兄终弟及!
    孙策身死,孙权继位。
    又有什么比江东之主的收益更大?
    而孙权,是由他周瑜一手推举上去的!
    咚、咚、咚……
    周瑜踉跄后退,哐当一声,后背狠狠撞在门框之上。
    这才勉强稳住身形。
    他双目直直地盯着徐然,身子无力地依靠在门框之上,呆若木鸡,久久不语。
    夜风吹过庭院,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
    万籁俱寂的深夜里,只有风声。
    在这一瞬间,周瑜感觉自己的信念都要塌陷了。
    错了!
    一切都错了!
    他周公瑾成了帮凶!
    周瑜靠着门框,缓缓坐倒在地。
    张氏被孙权所辱,
    孙绍被孙权所害,
    周瑜自以为,对自己的这位主公,他已足够了解了。
    没想到,他还是太天真了!
    从一开始,他就错了,大错特错!
    错得离谱!
    孙权要害死孙绍,不仅仅是因为忌惮,他是江东之主的竞争者。
    更是担心他日后为父报仇!
    这才是重点!
    可笑,他周公瑾这么多年以来都在为虎作依。
    他一直都在做“亲者痛,仇者快”之事!
    更可笑的是,他还总以为自己是在忍辱负重,是为江东大局着想!
    现在想来, 真是十足的可笑。
    张氏目光平静地看着周瑜。
    经历了这么多的事,再加上明日就要离开了,张氏已经释然了很多。
    “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
    “公瑾,可还记得夫君的这句遗训?”
    周瑜闻言,掩面恸哭。
    “我……”
    “公瑾愧对兄长!”
    咚、咚、咚……
    周瑜跪地,额头重重地磕在地上。
    深夜里,沉闷的磕头声,异常清晰刺耳。
    徐然心中暗惊。
    看来张氏先前所说,都是真的!
    孙策临终前,指定的真正继承人是儿子孙绍!
    所以,才有了那句千古名言: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
    事实上,这句遗训是对张氏说的。
    当时的孙绍太过年幼,孙策知道,张氏必然辅政。
    而张氏此前,并不通晓政治、军事。
    孙策这是告诫张氏,遇到不懂的,就找周瑜和张昭商量。
    当时的孙权,已经成年,且一直辅佐孙策治理军务。
    成年的孙权,已能独自决断,是不需要事事请教周瑜和张昭的。
    显然,孙策的遗训不是留给孙权的!
    这也说得通,为何孙权会违背遗训,不愿用周瑜和张昭。
    “原来如此!”
    徐然苦笑摇头。
    周瑜啊周瑜,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若是孙策泉下有知,只怕会从坟里蹦出来揍你。
    张氏叹了口气,上前制止了磕头不止的周瑜。
    “公瑾为江东基业考虑,改立孙权为主。”
    “那你可曾想过,夫君有没有这样想过?”
    “为何,他没有传位给孙权?”
    周瑜闻言,又是一怔。
    今日连番的冲击,让他的思考能力大大下降。
    徐然恍然大悟,分析道:
    “夫人是说……孙策当时已经怀疑,是孙权下毒害他了?”
    张氏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夫君没说,但妾身怀疑,夫君应该是已经觉察到了。”
    “夫君当时已经没有时间处理这些事了,只来得及交待完遗言,就去了。”
    “也或许是,夫君不忍江东内乱,故而心里清楚,却什么都没说。”
    徐然点头,表示同意。
    箭上到底有没有毒,孙策是最清楚的。
    很难想象,孙策临死之前,是多么的痛心、愤懑和不甘。
    孙坚死的时候,孙权只有八岁。
    长兄如父。
    孙策这么多年行军打仗, 一直把孙权带在身边,悉心培养。
    其实,孙策是把孙权当接班人培养的。
    没想到,到头来,却被自家兄弟所害。
    不管到底是不是孙权所为。
    但孙策临死之前,是怀疑孙权的。
    这也是为何,他没有传位给孙权的原因。
    小霸王只怕是死不瞑目.
    周瑜心中惭愧不已,甚至想要当场自刎谢罪。
    他的自作聪明。
    不仅违背了孙策遗愿,害了孙策的遗~孀和遗孤。
    还助纣为虐,成了孙权的帮凶。
    虽然张氏也说了,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就是孙权谋害了-孙策。
    但徐然的推测,无疑准确度极高!
    而且徐然算无遗策,从未有过失手。
    剩下的,无非就是去验证这个推测。
    张氏叹息道:
    “这些事情,压在我心头许久了,从不曾对人说起过。”
    “我和绍儿,明日就要离开吴郡了。”
    “这些事再不说,可能以后就没有机会说了。”
    顿了顿,张氏继续说道:
    “公瑾,你是夫君生前的至交好友,倘若徐司空所言都是真的。”
    “你会怎么做?”
    张氏目光灼灼地盯着周瑜,似乎想要把他的内心看透。
    徐然嘴角微扬,微微摇头。
    张氏还是有些心急了。
    这个时候,逼问周瑜,恐怕得不到你想要的答案。
    周瑜皱眉沉思,久久不语。
    说白了,就是要他在孙权和孙绍之间,作一个选择。
    从道义上、从感情上,周瑜都应该选孙绍。
    毕竟,他已错过一次了饿,不能一错再错。
    但事实情况是,孙权已经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班底。
    要拉孙权下台,势必会引发江东内乱。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江东乱了,对孙权和孙绍都没有好处,只会便宜了徐然和刘备。
    现在的江东内忧外患,经不起内讧的折腾了。
    孙权的所为所为,已经表明,他绝不是一个英明的主公。
    江东在他手上,早晚会走向灭亡。
    一个连亲生兄长都能谋害的人, 一个只会玩弄阴谋估计的人,注定不可能成为一代 英主。
    周瑜有些不解。
    人言虎父无犬子。
    孙坚,江东猛虎;
    孙策,江东小霸王;
    父如虎,兄如狮。
    可孙权却不如一只豺狗!
    “可惜啊,孙权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放着那么多的将相之才不用,浪费人才啊。”
    徐然借故感慨。
    打牌?
    周瑜虽不懂徐然口中的“牌”,但后一句却听明白了。
    “长夜漫漫,无心睡眠,不如你我秉烛夜谈一番,公瑾意下如何?”
    徐然适时地发出邀请。
    周瑜乃文武全才,文韬武略不在诸葛村夫之下。
    最重要的是,周瑜乃是江东军中第一人,威望极高。
    就连孙坚时代的三大老将:程普、黄盖、韩当,对周瑜也是言听计从。
    若能将周瑜收为己用,对于收服江东,助力极大!
    “现在?在这?”
    周瑜愕然。
    这可是张氏的闺房啊。
    张氏忙劝阻道:“司空,这有些不妥吧?”
    你们不怕闲言碎语,我还怕呢!
    “夫人明日就离开吴郡了,何必在乎那些风言风语。”
    徐然满不在乎地劝道。
    “这……”
    张氏犯了难。
    她心中实在不想,但眼下有求于人,又不好拒绝。
    “呵呵,司空要谈可以,但不是这里。”
    周瑜无奈摇头。
    徐子玉啊,徐子玉,你可真是太阴了!
    深夜留宿寡妇门,表面看来,是有损嫂嫂的清誉。
    可实际上,却是在断我周瑜的退路啊!
    嫂嫂明日一走了之,的确不用担心闲言碎语。
    可我周瑜还在啊!
    周公瑾、徐子玉,夜宿张氏闺房……
    这种事传扬出去,偌大江东,还有我周瑜立足之地吗?
    徐然不以为意,假装没有听出周瑜的言外之意。
    “也好,早就听说江东清风阁的姑娘艳绝天下,就去那里!”
    两人很快告别了张氏,趁着夜色,出了吴侯府。
    望着两人远去的背影,张氏驻足在放门口,呆立许久。
    良久之后,她才转身,掩上了房门。
    大汉推行宵禁令,晚上到了时辰后,严禁百姓上街。
    但这些规矩都是对一般百姓而言的。
    那些达官显贵,有权有势的人,根本就不把宵禁放在眼里。
    巡城宿卫就算看见了,也不敢上前拿人。
    “司空, 一定要选这里吗?”
    倚红楼前,周瑜眉头微皱。
    他是个有洁癖的人,就是憋死,也不可能找青楼姑娘。
    瞧见周瑜鄙夷的目光,徐然一阵好笑。
    我会放着貂蝉、蔡琰、吕玲绮这样的顶级妹子不用,跑来这种地方浪费我的蝌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