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关羽不想投降,但更不想死。
作者:猪猪霞1983   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最新章节     
    如此以来,许都岂不是已无将可用?
    要知道,许都周遭可是危机四伏啊!
    唉!
    曹操忧心不已。
    难倒是自己信中所述过于严重,误导了子玉?
    另一方面,曹操隐隐猜测,之所以派典韦和曹洪来,也是为了看住关羽。
    “恶来,你和云长,怎会一起?”
    郭嘉问出了曹操心中的疑问。
    典韦瓮声瓮气道:“关羽投降了,司空让我押送他来官渡,听从主公派遣。”
    他是个直肠子,直接将徐然的真实意思说了出来。
    曹操和郭嘉瞬间瞪大了眼睛。
    关羽投降了?
    “典韦,休要胡说!”
    “关某早说过,降汉不降曹!”
    “再者,何来押送一说?关某想走,谁拦得住某!”
    关羽黑着脸,大声辩驳。
    典韦切了一声,冷笑不言。
    曹洪嘲讽道:“汉室在许都,那你来官渡作甚?”
    关羽呼吸一滞,冷哼道:“我不与匹夫一般见识。”
    曹操现在正是用人之际,见状忙打圆场道:
    “众将士远道而来,明日还有硬仗要打,先去歇息吧。”
    关羽微微拱手,径直大步离去。
    见关羽走了,曹操忙问道:“子廉,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指的是关羽投降一事。
    曹洪闻言,瞬间挺起了胸膛,骄傲之色溢于言表。
    “大哥是问,关羽是怎么投降的吧?”
    “嗨嗨,是俺去劝降的!”
    曹操眼睛一瞪,有些狐疑地看向曹洪。
    就你?
    子玉曾说过曹营三大傻:典韦、许褚、曹洪。
    “关羽是你劝降的?”
    曹操摇头,表示不信。
    郭嘉也是微笑摇头,认为曹洪是在吹牛。
    曹洪见两人不信,急道:“不信,你们问典韦。”
    典韦是个老实人,从不会说谎。
    典韦闻言,点头道:
    “嗯,司空点名派子廉去劝降关羽。”
    “后来,关羽就跟着子廉将军回来了。”
    言简意赅,直接省略了过程。
    曹操和郭嘉表示听了个寂寞。
    曹洪比典韦好不了多少,絮絮叨叨说了半个时辰,曹操和郭嘉总算听明白了怎么回 事。
    当日,下邳之战。
    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率大部队撤退,被贾诩指挥虎豹骑重乱了阵型。
    三兄弟被打散,各自突围。
    贾诩施计,打着“刘”字旗号,将关羽引着上了土山。
    而当时,刘备正猫在一片林中。
    他眼睁睁看着关羽追着“假刘备”去了,被气得不行。
    关羽上了山后,贾诩围而不攻,命人切断了山上的水源和补给,开始熬鹰。
    熬了三天后,估摸着差不多了,徐然点名让曹洪前去劝降关羽。
    起初,众人和曹操的想法一样,曹洪这个铁憨憨懂个屁的劝降?
    派大字不识几个的曹洪去劝降,这未免也太敷衍了。
    关羽不要面子的吗?
    贾诩极力反对,但徐然坚持让曹洪去。
    理由如下:
    关羽不想投降,但更不想死。
    当然毋庸置疑,关羽并不怕死。
    但不怕死和不想死,是有区别的。
    关羽的狂傲,不下于董卓和吕布。
    他渴望建功立业,渴望名垂千古!
    但如今,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投降或战死。
    三国志记载:
    关羽被围,张辽劝降,成就一段千古佳话:土山约三事。
    关羽投降的理由是照顾嫂嫂,担心刘备的媳妇儿落入曹军之后,被糟蹋。
    在徐然看来,这理由就太牵强了。
    要知道,刘备战败逃跑的时候,从来是不带媳妇儿的。
    什么意思?
    女人如衣服,衣服丢了,刘备压根就不在乎。
    关羽与刘备亲如手足,他会不知道?
    当然不可能。
    关羽这么说,只不过是为了给自己找个台阶下罢了。
    倘若当时刘备的媳妇不在,关羽还会找别的借口投降,比如:不忍将士伤亡、假意
    被手下裹挟着投降等等。
    事实证明,徐然所料不错。
    曹洪只去了半个时辰,就回来了。
    关羽随他一起下山,理由是担心嫂嫂被害,为了嫂嫂,委曲求全。
    徐然只是哈哈一笑,也不戳破,便安排典韦和曹洪,带上关羽和两万士卒,奔赴官 渡来了。
    曹操和郭嘉相视苦笑。
    关羽看到来劝降的曹洪,不知心中会作何感想.
    无论如何,关羽、典韦、曹洪三将的到来,极大提升了曹操的信心。
    面对袁营河北四庭柱的联合进攻,他可以从容应对了。
    对于接下来的战斗,曹操信心倍增。
    突然他一拍额头,想起一事。
    “子玉把你们都送来了,许都城岂不是无将可用了?”。
    “若是许都有变,子玉形势威矣!”
    郭嘉眉头微皱。
    眼下大战在即,主将可不能乱了心神,于是忙安慰道:
    “张辽虽为降将,但素来忠义,而且此人统兵能力不在夏侯-元让之下。”
    “有张文远协助司空镇守许都,主公不必担心。”
    但他话虽这么说,心中却是忧虑不已。
    官渡大战,胜负未分,很多人都在观望。
    若是曹操败了,许都将面临四面楚歌。
    曹操显然不信,皱眉不语。
    曹洪撇撇嘴道:
    “大哥不必担心,赵云跟司空回许都了。”
    “司空说了,有赵云助他镇守许都城,足够了。”
    啊!
    曹操和郭嘉同时瞪大了眼睛。
    刘备最为倚重的三名大将, 一下子就投降了两个?
    这尼玛!
    “你且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曹操呼吸急促。
    郭嘉也饱含期待地看向曹洪。
    当年虎牢关前,赵云单挑吕布, 一百多个回合不落下风。
    曹操亲眼所见。
    此后,曹操助袁绍攻打公孙瓒,再次见识了赵云的战力。
    当时曹操就极力想要招揽赵云。
    郭嘉虽未亲眼看到赵云战绩,但也早有耳闻。
    赵云的战力,不在典韦之下。
    而典韦的战力,乃是曹营的天花板级别。
    最重要的是,赵云不仅个人战力超强,统兵能力也是极强。
    若论综合能力,犹在典韦之上!
    若是有他协助徐然守城,的确增添了几分把握。
    于是曹洪又将当日劝降赵云一事,简单说了一遍。
    当日下邳城,只支撑了一个时辰,就被攻破了。
    赵云及部下被十倍兵力围困,根本无法突围。
    此时,徐然再次上前劝说赵云投降。
    但赵云说刘备待他不薄,投降就是不仁不义之人,断然拒绝。
    于是司空以不愿让双方士卒无辜丧命为由,亲自将赵云送出了包围圈。
    听到这里,曹操和郭嘉都面露古怪之色。
    送走了?
    曹操忍不住质疑道:“难倒这就感动了赵云?他就投降了?”
    这未免有些匪夷所思了吧!
    曹洪鄙视地看了曹操一眼, 一副智珠在握的样子,得意洋洋道:
    “大哥有所不知,此乃司空之计!”
    “司空亲自将赵云送出十里,方才停步。”
    “你们猜怎么着?”
    说到这里,曹洪又卖了个关子,得意洋洋地看向二人。
    曹操皱眉,暗中思忖。
    郭嘉微笑道:“被刘备看见了。”
    曹洪一愣,愕然看向郭嘉。
    “你……你怎么猜到的?”
    曹操恍然大悟,哈哈笑道:“嗯,像是子玉的风格!”
    曹洪哈哈笑道:
    “赵云追上刘备后,刘备却不敢让他近前,摆下了防御阵型。”
    “陈宫质问赵云是怎么突围出来的,赵云便说是司空把他送出来的。”
    “哈哈,刘备自然起疑心了,他怀疑赵云已经背叛。”
    “赵云于是孤身上前,自证清白,但张飞却突然发难,欲要置他于死地。”
    “起初赵云只是躲闪,并不还手,但当他看到刘备并未下令阻止的时候,心就凉了。
    “后来嘛,赵云就很沮丧地回来了。”
    曹操开怀大笑。
    “刘玄德空有仁义之名,却无识人之明!”
    “我得子玉相助,如鱼得水!”
    曹洪突然又想起一事,忙道:
    “哦对了,司空还说袁绍的粮草,好像都囤积在乌巢,如果可以的话,可以尝试偷 袭乌巢。”
    曹操再次瞪大了眼睛。
    郭嘉更是满脸的不敢置信。
    “这……这也能算得出?”
    曹操胸膛剧烈起伏。
    官渡之战爆发以来,曹军不敌袁军,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粮草补给不足。
    毕竟,官渡是袁绍的家门口。
    可若是一把火烧了乌巢,曹操将彻底扭转颓势!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没了粮草的袁军将不战自溃!
    这是釜底抽薪之计!
    曹操激动不已,若是奇袭乌巢成功,官渡之战便可提前结束。
    郭嘉担忧道:
    “非是嘉质疑司空,但司空毕竟不在官渡,此举太过冒险。”
    “若要奇袭,去的人数就不能太多,否则就会暴露。”
    “而乌巢位于袁军的东南方向,距离官渡足有四十里。”
    “要想抵达乌巢,就要从袁军阵地中穿过,万一被袁军主力部队发现,恐将死无葬 身之地!”
    “而且,若是袁绍在乌巢派了重兵把守,打不下来怎么办?”
    不得不说,郭嘉的担忧很有道理。
    他并不如徐然那样,拥有上帝视角,知晓官渡之战的历史记载。
    他是纯粹从一个谋士的角度出发思考的。
    曹操若有所思,点头道:
    “奉孝所言有理,此事不急于一时,咱们不妨先派出斥候去乌巢打探一番。”
    “子玉既然送来了关羽,咱们可不能辜负了他的一片心意。”
    “明日我亲自引颜良来追,由关羽迎战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