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4章 存在即合理
作者:紫蓝   赌石:从摆地摊开始的暴富人生最新章节     
    李娜锦盒里装的是一把红色的梨形紫砂壶。
    个头不大。至少比起刚才向远峰看的那把鱼化龙可小多了。
    更符合现代人的泡茶习惯。
    也不知道是不是古代的茶叶便宜。所以那会儿的茶器一个比一个大。
    这把红色紫砂壶身上没做人为雕刻,但有一些跟原石皮壳上褶皱相似的痕迹。
    看上去就不细腻。说不上什么感觉。
    反正不说不上多好看。
    向远峰说完,李娜就说道:“你可别说不知道,紫砂是矿不是泥。”
    这话引得向远峰有些我不高兴,毕竟李娜这话有几分挑衅的意味。
    但跟一个女人当面这那的,不是向远峰的风格。
    而且,要说先引战的人也是他。
    所以调整了一下情绪,才开口道:”紫砂是矿。一层层开采。如今的朱泥早就已经没了。“
    李娜说道:“那你看这朱泥是后面能做出来的收缩比吗?”
    向远峰明显被李娜呛的没了话说。
    但短暂沉默过后,又说道:“也不是没有。有些人会用很久以前的那种粗糙的紫红色卫生纸在壶体表面压出褶皱感,然后再入窑烧制。”
    李娜点了点头,“有是有。但做出来的肌理感并没有这么自然 。”
    向远峰又不说话了。
    看样子,李娜说的全对。
    王屿开口打圆场,“行了,你们两位不要说起紫砂来没个完。我跟赵老板完全是听天书。说点我们能听懂的行不行?”
    这时候李娜看到了茶桌上的那枚翡翠扳指,惊呼了一声,“这该不会是假的吧?”
    王屿看了一眼站在旁边开始翻白眼的店伙计。说道:“你这话要是被老板娘听到,可是会骂人的。”
    李娜吐了吐舌头,连忙环顾四周。
    没看到老板娘模样的人,这才松了口气。
    刚才脱口而出,没过脑子。
    当面说这种犯人忌讳的话,那可是讨打的。
    “我自罚三杯,权当谢罪。”
    李娜说着,端起面前的茶杯仰头干了。
    完了将杯子递到向远峰面前示意他给自己满上。
    向远峰一脸嫌弃的给她斟上茶汤,李娜真就这么连干了三杯。
    “你要是渴了就直说。整的跟多豪迈似的……”向远峰皱眉看着摆在李娜面前的小朱泥紫砂壶,“还没说呢,究竟多少钱买的?”
    李娜也不再卖关子,伸出一个巴掌 ,冲向远峰晃了晃。
    “五千?”说话是赵成。
    “五千我买你的。有多少我要多少。”李娜翻了个白眼 ,“再加个零。你知道这种东西现在上拍卖,起拍价就没有低于十万的。”
    赵成忍不住咋舌。
    这东西完全超出了他的认知。
    向远峰嘿嘿乐了,“你买这把壶究竟是看中了它的做工还是看中了它的泥料?”
    李娜说道:“这种老壶说做工那是没得挑的。不过那时候的壶都是独孔壶,要说放在现在多好用也不现实……”
    向远峰从她弯弯绕绕的话里总结道:“那意思就是泥料了呗?”
    两人说话的功夫,王屿将那把小朱泥壶放在面前端详起来。
    虽然他不算多懂这个,但也知道这种东西的价值跟落款也有很大关系。
    他将壶盖拿下来,翻转壶身,看到底下写着一句诗。落款是”孟臣“。
    他拿出手机查了一下 。
    孟臣全名惠孟臣。明清年间荆溪人。着名的壶艺名家。
    是“一无名,二思亭,三孟臣,四逸公”当中的“三孟臣”。
    制壶小者精妙,大者浑朴。
    王屿不由惊叹起来。
    明清时代的易碎品,能保存至今如此完品,属实不易。
    “不要想得那么复杂,”李娜说道:“不是所有落款孟臣的壶都是惠孟臣亲手做的。因为孟臣做小朱泥壶一绝,所以后人有自觉小朱泥做的精妙的制壶匠人,也会落孟臣款。”
    她要是这么说的话,王屿还比较能接受。
    “手中无梨式,难以言茗事。这壶落孟臣一点毛病没有。”李娜略带几分陶醉般说道。
    “看李老板的样子,不像是茶人啊,还真是人不可貌相。”
    向远峰阴阳了李娜一句。
    李娜微微一笑,“向老板说的一点也不错。我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基本不喝茶。我也不喜欢喝茶。但我喜欢钱。所以能帮我赚到钱的东西,我就有兴趣了解。”
    “李老板还真是直接不做作。”向远峰呵呵笑道。
    这俩人一开口,就夹枪带棒的。
    好在这时候琪琪跟韩清手挽着手回来了。
    说手挽手也不恰当。因为韩清两个手都提着奶茶饮料。
    琪琪单方面挽着他的胳膊。
    进门就开始分发起饮料来。
    李娜第一个跳出来选了半天,选中一杯芋泥奶茶以后就不撒手了。
    果然,年轻小姑娘还是更喜欢甜腻腻的东西。
    “咦,他们呢?”琪琪发到最后,发现奶茶有剩。这才意识到少了周周跟老板娘。
    看样子他们两个应该出去有一会儿了。
    要不然不会不知道周周跟老板娘走了。
    所有人的视线都落在向远峰身上。但他眨巴了半天眼睛也没能给出个说法。
    看样子刚才真是全神贯注沉浸在紫砂壶的世界中,对外界发生的事充耳不闻。
    还是店伙计说道:“刚才那位老板,看中老板娘手上一件和田玉器。应该是找人鉴定去了。”
    王屿现在对“找人鉴定”这档子事相当敏感。
    这总让他想起魔都城隍庙的那位沈老。
    “这里还有干这个的?”他下意识问道。
    这次是赵成点头,“说实话,这行当里很多人还是更依赖信得过的人的眼力。就像是一种加冕。这种仪式感跟认同感,是机器鉴定给不了的。”
    说直白一点,就是混圈子。
    不管是哪行哪业,都有一个属于这个行业的业内人士圈子。
    得到了这个圈子里权威专业人士的肯定,有了名气,那肯定如日中天啊。
    敢情还有这方面的因素。
    这倒是之前的王屿从没考虑过的。
    看样子,存在即合理。国宝帮整那些噱头,也是瞅准了人性的弱点。
    就是不知道帝都这边,是不是也是换汤不换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