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内的太平军以及全城百姓,疯狂的往缺口处丢砖块,底下的太平军士兵们不仅一一边拿火枪阻击冲进来的人!
没火枪的人直接抬起战死的尸体,或者受重伤的人,(当然是那种救不活的人),往缺口处扔!
最终扔了上千块砖头,以及无数石头,再加尸体终于将缺口一起给堵住了!!!
而缺口处上方城上的百姓与太平军士兵还在不停的往下面丢石头丢砖块,光砸死就砸死黄文金士兵一百多人!
.............
黄文金和古隆贤等人,可能是太相信西洋火炮了,这次攻城他们登云车都没有准备!
如今缺口被堵住,攻城士兵们进不去!
第二次攻击宣告失败,士兵们又悻悻的退了回去,回家一清点人数,战死三百六十多人.............。
这些人可是黄文金从湖口带来的嫡系,看到手下战死这么多人,他的心在滴血!
...........。
此时西洋花炮已经发射了五发炮弹,每颗炮弹重达一百多斤,一门炮弹需要4个人抬。
光操作一枚西洋花炮需要十多个人,可以说这门火炮是又笨又重!
再加上那时候的锻造技术并不是很先进,打了浸泡之后必须让它冷却,否则有炸弹的危险!
但是他有一个天大的优点呀...........那就是威力巨大! ! !。
古隆贤见到退回来的人群,这次攻城又失败了,他立刻找黄文金理论,大声质问道:
“”怎么可以停止进攻?..........这么好的火炮留着在家生儿子呀“”
“”咱们应该继续发炮,蹭他们混乱,要他们的命“”
...........
这次攻城黄文金死了三百多多人,论心疼程度,肯定是黄文金心疼,可黄文金知道军阵阵前将帅吵架不和 乃大忌。
..........
黄文金没有计较古隆贤一副高高在上说话粗鲁的样子,只是轻声反驳道:
“”这门火炮价格昂贵,火炮发射几次,就要冷却一个小时,若强行发射,火炮损失谁来负责?“”
“”杨主帅怪起罪来,我可不敢担责“”
.............
古隆贤也知道这门火炮价格昂贵,反正死的人又不是他的人,古隆贤便不再说什么,只是临走的时悻悻的说了一句:
“”下次攻城,还是火炮开路,登云梯,挖地道,买炸药,各种方法全部一起用“”
“”一个一个的打,太费时间,太磨人“”
“”损失又大,我们要速战速决“”
.............。
说完古隆贤带着几个亲兵策马离开了黄文金这边阵营!
..............。
其实古隆贤对于黄文金的到来是有些许反感的。
为什么反感呢?
他其实并不是反感黄文金,而是反感黄文金背后的杨辅清!
古隆贤深知自己正在攻打池州,杨辅清这个时候赶来凑热闹,肯定是不怀好意的!
这说明了一个问题,杨辅清想要占领池州!
当然...........谁都知道杨辅清一直以来都想赶走韦俊得到到池州!
...........。
如今池州一旦城破,韦俊被抓或者被俘虏,池州必然引起两人相争!
若把池州白白的给了杨辅清,古隆贤肯定不愿意!
要知道现在是古隆贤策划其他两名将领一起背叛韦俊,本来就有人明里暗里骂他是“”三姓家奴“”。
如今自己花了大价钱,又死人,又伤财,又费精力,攻打池州,怎么可以让杨辅清来摘胜利的果实呢?
...............。
只是现在没有拿下池州,古隆贤也不好翻脸!
所以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第二次进攻,进攻部队由杨辅清阵营的黄文金带队出马的原因了,古隆贤在一旁观看的原因呢
.................。
黄文金其实也挺郁闷的!
前段时间他与韦俊在池州渡口相遇过一次,那个时候碍于双方都是太平天国的兄弟,而他又对韦俊充满着同情心!
所以没有主动阻拦韦俊,而是选择性地佯装败退!!!
结果他回去之后,杨辅清将他狠批一顿不说,还夺了他的兵权,冷落他好一阵子!
如今这次杨辅清又启用黄文金,而韦俊已经投降了朝廷,黄文金余韦俊对战,已经没有后顾之忧!
.............。
我在这里先简单的介绍一下黄文金这个人。
黄文金生于1832年,死于1864年!广西博白县文地镇,也是一个妥妥的广西客家人!
黄文金可是博白地区的拜上帝教领导人,也称为一把手!
他凭一人之力在博白地区发展2000多人的拜上帝教教徒。
1850年接受洪秀全的号令,他带领2000多人信徒来到金田,参加金田起义!
因为是太平天国起义元老,所以当时他的官阶一开始就并不低!
但是从1850年到1855年之间,他虽然屡次参加战斗,但是都是配合别人打辅助,所以没有引起杨秀清的注意!
直到1855年,黄文金开始崭露头角!
他配合石达开在湖口大劫中击毙湘军水师将领肖捷三,从而名声大噪!
被杨秀清封为殿右三十一承宣使。
曾国藩,彭玉麟曾评价黄文金为:
“”黄老虎“”
可见黄文金的实力真的很强!
湖口大捷之后,黄文金奉命驻守湖口,这样一守就是三年!
后清军反攻,黄文金凭借湖口5000人的守军,在三年之内,打退清军数十次进攻!
直到杨辅清抛弃石达开,从福建回到太平天国后,
洪秀全为了拉拢杨福清,将猛将黄文金规划到杨辅清的旗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