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作者:琉璃翠   重生八零之姐不是学神最新章节     
    姐妹服装店的爆火让很多人蠢蠢欲动,过了不到半个月,上西街就有一家类似服装店出现。
    那家的价格便宜几块,就算货品质量略差,也有不少人去光顾。
    没过几天,和平路上第二家、第三家服装店也开了起来。这对姐妹服装店也有不小的冲击。
    好在姐妹服装店已经拥有了一批老顾客,加上经营种类多,因此,营业额略微往下降了降,就稳住了。
    一时间,几家服装店暗中较劲你追我赶,一来二去,倒让和平路更加热闹起来。头脑灵活的干脆在人行道摆一个小摊子沿街售卖,薄利多销,也有钱挣。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效仿的人越来越多,种类也越来越杂,卖衣服的、卖农产品的、卖小手工的、卖自制小吃的、收摊时间也从天黑延长到了晚上九点路灯熄灭。
    集训期间,丰雪也常在晚饭后去服装店看看,每天也就五件十件的,胜在稳定。
    不知不觉,开店一个月了。晚上,服装店早早关门,丰雪和朱碧华回到朱家,躲在房间里反复核算好几遍,总算得出了一个权威的数据。
    这一个月售卖600件衣裤,总提成为60元,叶萍和朱碧华分别拿30元,在丰雪的坚持下,基本工资提高到了每月30元,另外朱碧华每个月再拿管理工资30元,因此,叶萍本月工资60元,朱碧华本月工资为90元。
    朱碧华咋舌不已,这工资都快赶上自己三个月工资了。
    除去房租、工资、以及前期装修的费用,本月纯利润为元。二一添作五,丰雪和朱碧华每人分得6500元。
    丰雪借着大布包的掩护,从空间里取出朱碧华应得的部分,摆在床上。
    朱碧华见状直接躺了上去,然后把周边散落的钱放到脸上,身上,嘴里喊着:“哈哈!再过一个月我也是万元户了!就让我好好的闻一闻这铜臭味儿吧!”
    一个人疯够了,朱碧华又爬起来,奇怪地问道:“二妹,挣这么多钱,你难道不激动吗?”
    “嘿嘿,我早就激动过了。不过,这么多钱,二姐你想过怎么处理吗?”
    “嗯,我要给妈妈一部分家用,然后,其他的统统存起来,等有合适的商铺就买一个,以后就不用给房东挣房租了!”
    “这个想法不错啊,既然想买,不如去省城买,我告诉你……”
    朱碧华的眼睛亮如星辰,她腾地跳起来,飞快地把所有的钱都捡起来塞到丰雪怀里。
    “来,二妹,这钱你给我收着,我们马上去给陈奶奶打电话问问,看还能不能存钱买商铺。”
    “那叫认购!认购商铺!”丰雪纠正,又说道:“还是明天吧!今天太晚了,如果可以的话,明天我请假陪你去吧。”
    朱碧华这才作罢,可她兴奋得一晚上都没睡好,不时用手戳丰雪一下,脑子里有问不完的问题。丰雪支吾了两句,迷迷糊糊睡了过去。
    第二天一早丰雪就回到了集训地,中间休息的时候请了假去邮电局给陈奶奶打了电话,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又给王芳打了电话。
    接电话的正是王芳,听丰雪说明了来意,她喜不自胜,约定下午不见不散。
    丰雪赶紧去朱家喊上朱碧华就走。丰琴叫住了两人,从房间里拿出了一摞钱递给朱碧华。
    “妈,你这是?”
    丰琴说:“这是家里这么些年省吃俭用的家底,还找大姐拿了500元才凑够了3500元,你不是要去买商铺吗?妈想着,凑个整数好办事。”
    朱碧华略一思索,说道:“也行。妈,我们家就四姐弟,那这商铺就算我们四姐弟共同投资的,每人有一份,你说好不好?”
    丰琴一愣,眼尾泛红,:“好倒是好,可这就亏了你了。你姐有稳定工作,马上又要结婚了,按说不算她的份也……”
    “妈,别这么说,我没觉得吃亏。我一直没什么出息,现在能为家里做点贡献,高兴着呢!大姐就算出嫁了,这铺子也应该有她的一份,况且她还出了钱呢。把她排除在外您觉得合适吗?”
    “好好好,这次就依你!以后你自己挣的钱就自己拿着,你又没有固定工作,有点钱傍身也多少有点底气。”
    姐妹俩下了火车,丰雪熟门熟路带着朱碧华直奔中药材批发市场管委会。
    “二姐,我这里还有点钱,要不要先借给你?钱多一点选铺子可以早一点,更容易选到好位置。”
    “那你有多少?”
    “一万!”
    “这么多啊?这不好吧!有这么多钱不如直接追加在你的账户上,我们怎么好占你这个便宜呢?”
    “我们是亲人,又不是别人!而且,我认购的钱的差不多够了,多余的钱我要留着等荷花池批发市场二期改建的时候用。现在不急,就借给你吧。以我们现在的挣钱速度,最多两个月你就能还我了,我都不怕你你怕什么呀?”
    朱碧华眼珠子一转,就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这是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高啊!!!二妹,那我就先借了,有了钱立刻还你。你带着我,我也要跟你一样存钱等二期改建,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丰雪但笑不语。
    二表姐的优点之一就是肯听人劝又肯动脑,所以,找她合伙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她不说,丰雪都会想尽办法把她牢牢地绑在自己的战船上。
    王芳站在门口翘首期盼,总算等来了两人。
    以vip速度办好了手续后,姐妹俩马不停蹄赶火车回到了洋县。
    叶萍拿到自己的工资,不敢置信地连着数了好几遍,这才小心翼翼地揣进裤子的表包里,脸上流露出满足的神情。
    朱碧华暗中观察着叶萍的表情,心道如果这么多钱都还不满意,那就只能考虑重新招一个售货员了。
    野心太大的人,店小留不住,不如早点一拍两散呢。只是这样一来,只怕会得罪了叶秘书,以后吃政府食堂也多有不便呢。
    县官不如现管,这种小事也不好去找刘县长吧。
    叶萍如果对自己的收入满意,工作积极性就能更高,这自然是最好的结果。
    眼看集训已经快到尾声,找房子的事还是没有着落。
    小县城生活的人们思想相对保守,生活稳定,工作变动小,反而不像省城有那么多出售的房产。
    丰雪无奈只能降低了要求,扩大了范围,总算在集训结束前在西门菜市场对面郊区找了一个农家小院。
    洋县城西以西门石灰桥为界,过了西门桥就是城里,出了西门桥就是郊区,虽说只隔着一条几米宽的九曲河,可就是农村了。
    房子是一个五保户的,他没亲没戚没儿没女,一直是大队养着,他死了以后这房子就被大队回收了。
    众人嫌晦气,也没人打房子的主意,就那么空着,一百多个平米的地方就用来堆堆大队里的农具肥料什么的。
    杨奶奶的娘家就在这个大队,有天回娘家吃酒才注意到那房子没人住了。
    一开始杨奶奶也没考虑过它,毕竟那房子在乡下,何况还死过人。
    房子的事一直是杨爷爷在城里四处打听到来着。可都快一个月了也没有任何进展,杨爷爷也着急了。
    干孙女四姐弟都确定进城读书了,没找到房子怎么办啊?杨奶奶这才想起娘家的那个房子。
    老两口一合计,跟丰雪把这房子的情况一说,丰雪当场就决定马上去看。
    丰雪是干什么的?小神棍一名!那些别人忌讳的事情对丰雪来说没有任何影响;在农村怕什么,洋县最大的菜市场对面,自己家做点生意不香吗?
    最多再过十年,县城就会向外扩张把整个大队以外的几公里都要扩进去,那不就妥妥的城里了嘛;而且2000年以后,那里会修洋县最大的汽车零配件市场,可以说是未来可期。
    唯一的缺点就是离学校远了点。
    现在不捡漏,更待何时?
    最后,丰雪以两百元的价格买下了这个一百五十平的郊区农家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