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历史十大奇谋诡士
作者:权照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最新章节     
    面对在自己面前侃侃而谈的爱新觉罗·胤禛,
    苏定方此刻有些懵逼。
    无它,
    这已经是他迎来的第四位皇帝了,
    前面三位分别是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以及唐玄宗李隆基。
    这个脑袋后面留着长长辫子的皇帝,虽然气质、谈吐不凡,
    但苏定方实在是对异族皇帝没有好感。
    胤禛显然也看出了苏定方礼貌而拒人千里之外的心态,只能尴尬而不失风度的笑了笑,对苏治说道:“苏先生,还请劳烦您带我去大唐长安城看看。”
    “没问题,盛世长安,谁又不想去看看呢?”苏治微微颔首,回道。
    ……
    两个时辰一刻钟后,
    “岳父!”
    “爹!!!”
    “真不是人干的活啊……”
    “???”
    苏治靠着墙壁,揉着发胀发痛的额头,喃喃自语道:“妈的,一天二十四个小时,要干足足二十个小时……
    这些皇帝都不睡觉的吗?”
    苏治吐槽的时间,
    永乐帝朱棣,已经带着徐皇后来到了洪武时期,见到躺在床上处于弥留之际的徐达了。
    徐妙云趴在床边,看着瘦的不成人形的徐达,哭的上气不接下气。
    这一幕她当年已经经历过,
    但当再次经历时依旧还是痛不欲生。
    “所以,你小子成了皇帝?”徐达的身体虽然虚弱,但眼神却依旧犀利。
    来自老丈人的凝视,
    让这位永乐大帝瞬间没了睥睨天下的气势。
    “回岳丈大人,俺现在确实是皇帝了,而且还是历史十大杰出帝王榜上之一。”
    徐达上下打量了一阵朱棣后,突然问道:“你都上榜了,那陛下呢?”
    “俺既然都能上榜,俺爹肯定也能上啊!而且俺爹还排第三呢,只比秦始皇和唐太宗低一点儿!”
    徐达微微颔首,问道:“你来此所为何事?”
    徐达自然知道朱棣的心思,但他还是需要朱棣说出一个足够说服他的理由,才能让他抛下这个世界里的家人,随他而去。
    朱棣自然早有准备,
    于是,
    他将自己的钢铁战舰、无敌水师,以及征服倭国乃至全世界的宏伟计划,向徐达全盘托出!
    徐达不是没见过胃口大的,
    比如朱元璋,
    他当年说带领兄弟们打天下、坐江山的时候,
    徐达就觉得他胃口未免也太大了一些,
    就他一个乞丐加加自己这些泥腿子,能干成多大的事儿?
    现在倒好,
    明朝第三位皇帝,朱元璋的儿子朱棣,
    胃口竟然比他老子朱元璋还要大,
    而且大得多得多得多!!!
    他竟然想要征服全世界!!!
    问题是,全世界到底有多大???
    徐达的疑惑,很快得到了朱棣的解答。
    朱棣从怀里摸出了一幅世界地图,
    然后双眼冒着摄人的绿光,
    在地图上指指点点。
    朱棣的手指时而画上一个圈,
    时而用手指猛戳,
    时而唾沫横飞的讲解,
    时而咬牙切齿恨不得将某个地方彻底从地图上抹去。
    旁边的徐皇后已经停止了哭泣。
    此刻,
    她看着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男人,脑袋凑着脑袋,一个认真讲,一个仔细听的模样,
    心中突然觉得自己好像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了。
    想到这儿,
    徐皇后转过身,向着独自站在角落里抽烟的苏治,微微福了一礼。
    苏治摆摆手,
    指了指朱棣和徐达,
    意思让他们自己好好说话就行。
    ……
    做牛马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
    苏治带着十几位皇帝,穿了好多趟“军神”的世界,真的快把自己穿吐了。
    不过看着新增的一万多历史点,
    苏治突然又觉得自己做做牛马,似乎也没那么抵触了……
    打工人的悲哀啊!
    发泄完,
    还不是得继续当牛做马!
    干他娘的,
    继续卷!!!
    【各位观众大家好,我是苏治。】
    【欢迎收看本期短视频《盘点历史十大奇谋诡士》】
    【本视频根据功勋与过失来排名,若有争议,敬请谅解。】
    “来了!!哈哈哈!!!”
    “十大奇谋诡士!”
    “哎呀!此乃鄙人之所长也!能上榜否?”
    “这位兄逮,你为何身冒金光???”
    “嗯???我为何在发光???糟糕!暴露了!!!”
    “……”
    在各界观众们的议论声、欢呼声中,
    本期视频正式开始!
    “忠勤王室展宏谟,政事朝堂赖秉扶。
    解职暂酬卿所志,休教一念远皇都。”
    一开始,
    视频画面中便出现了一首诗,
    正是来自于宋太宗作的《送赵普》!
    紧接着,苏治的声音也缓缓传来,
    【历史十大奇谋诡士第十位:半部论语治天下,赵普!】
    “哇!竟然是赵普!!!”宋太祖赵匡胤震惊了。
    宋朝文人众多,但在后世知名的谋士却不多,赵普已经算是最顶尖的一位了。
    但问题是,赵匡胤还取笑过赵普的文化低!
    这就让大宋朝那些自视甚高的谋士们,感到有些脸面无光了。
    不过宋朝早就在万界空间里丢尽了脸面,
    也实在不差这一点儿了……
    “赵普,字则平,祖籍幽州蓟县。
    他的曾祖父是唐末任三河县令;
    祖父赵全宝,在唐末任澶州司马;
    父亲赵迥,五代时任相州司马。
    后唐时期,幽州主将赵德钧连年征战,家国不宁,赵迥不堪战乱,举族迁居常州,后又迁至洛阳。
    赵普从小就是一个很有特点的人。
    在他十岁那年,
    父亲赵迥曾请家教来指导他学习诗文和计数,
    希望他能掌握一技之长以谋生,
    但赵普对此并无兴趣。
    赵迥责备赵普,
    赵普却说身处乱世学这些没用,要学就要学辅佐明主的本领。
    赵迥一听,
    觉得赵普言之有理,于是又安排人教他先秦的纵横之术。
    然而,赵普对此也表现出冷淡的态度,认为这只是处士们为谋取富贵而蛊惑君主的诡辩之术。令人意外的是,他却对《论语》情有独钟,常常深陷其中,终日揣摩研讨。”
    “赵普是赵迥长子,为人淳厚,沉默寡言。
    镇阳豪族魏氏听闻其名,与其见面后称赞道:'此儿王佐之才也!'
    还主动把女儿嫁了他。
    不得不说,这个魏氏的眼光确实毒辣。
    赵普辅佐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做了三朝宰相,确实是实打实的王佐之才!”
    赵匡胤看到这儿,笑着对身边的赵普说道:“不错嘛,你竟然做了三朝宰相!”
    赵普既开心又有些失望的回答道:“谢陛下夸奖……可惜,金光没有落到臣头上啊!”
    赵匡胤听到这儿,脸上的笑容顿时凝固了。
    过了片刻,
    赵匡胤突然长叹一声道:
    “唉……便宜了另一个的世界的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