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一梦华年181
作者:白茶微熏   慢穿记事簿最新章节     
    后面跟着骑马一起来的大人也纷纷下田摸了摸这棉花,之前在匣子里看并没有那么震撼的实感。
    众人心满意足的摸完棉花,然后才转道织纺,这时坐着马车来的老大人 们也来了。
    陈晚娘一早便开始做准备了,因此等众人来了,便亲自领他们参观。
    当看到织坊里用水驱动的纺车时都愣住了,“这,这纺车怎么这般大?”
    他们不至于不认识纺车,可这般大的纺车还是头一回见。
    除了这大纺车外,还有小纺车,但那也和他们印象里的纺车不一样,纺车不都是手摇或是脚踏的吗?
    怎么还能使用水力?
    谢宁便上前一一作解,大纺车用来纺麻的,小纺车则是适应棉纤维较短的问题改进而来的,直径较小。
    机器纺纱她也能设计,除了气流纺,其他基本的机构形式还是离不开锭子和它的传动,只是由于机械的动力大,锭子数目更多,速度更快罢了,原理是不变的。
    不过现在整体的科学技术水平,特别是动力方面的发展还未到那个份上,所以谢宁便将其挪后了。
    众人看了棉花到纱线然后经过织造变成坯布的全过程,心情难以平复。
    别人皇帝不知道,反正他头晕乎乎,身体轻轻的,仿佛飘在云端。
    走至一小院门口,众人听到了朗朗的读书声,与平日里不同的是,这读书声清脆悦耳,竟是女子的声音!
    皇帝顿住脚步,没有问谢望之,而是低头问谢宁,“这是?”
    “陛下,这是我和我阿娘在织坊里开的女学,在里面读书识字的都是织坊里的女工。”
    说罢眼睛亮晶晶的看向皇帝,“陛下,虽然我说女子便是不识字也能为您所用,为国效力,但我还是更愿意她们能够多读几本书,学的多一点,也可以为您与朝廷做更多。”
    然后看向后面的众位大人,谢宁的声音铿锵,“众位大人比我年长许多,读的书也更多,肯定比我对大周平静湖面的下的波涛汹涌看的更清楚。
    北晋和西理虎视眈眈,都想将大周拆吞入腹,而陛下励精图治,才将大周经营到如今局面,繁华之下,我们不能忽略隐藏在暗处的豺狼。
    棉能让更多贫苦的百姓安然度过寒冬,也能让我们驻守边疆的战士穿的更暖和,大周会越来越好的......
    陛下,大人们,你们不想看看自己是否能创下盛世吗?”
    老大人们:......被说的激情澎湃了怎么办?
    祖老大人平复下激动的心情,打量了谢宁和谢望之父女俩一眼,他总觉得这父女俩有一处极为相似,但绝不是面容。
    到底是哪儿呢?
    看到一旁同样激动的看着谢宁的陈晚娘以及依旧含笑,眼中无波无澜的谢望之,祖老大人瞬间了悟。
    这父女俩拍马屁的技巧不是一般的高,平日里上朝的时候谢望之就会这样拍马屁,不过比谢宁更隐晦罢了。
    瞧陛下激动的脸色通红,就是他,刚刚也都被捧的很舒适,盛世啊!
    谁不愿意辅佐明主开创一个能够青史留名的盛世啊!
    马屁拍完了,谢宁这才侧身请皇帝进去一观,然后缓缓亮出了自己的目的。
    “陛下,臣传授她们知识,现在她们已经不能和一般的织娘相比了,她们不仅能纺纱织布,还能教更多的人纺纱织布以及如何种植棉花。
    大周疆域辽阔,有她们,棉的普及能够更快,创收也更快......”
    “只是.......”
    谢宁絮絮叨叨的,皇帝正飘飘然呢,连连点头,觉得谢宁说的十分有道理,见谢宁面色一顿,连忙问,“只是如何?”
    “陛下,织娘们虽然识了几个字,但却很少有管理之才......”
    “这有什么?棉花普及自有朝廷派出官员负责,她们只需领好教导之责便可。”
    大人们觉得这根本不能算是问题。
    就是,有几位大人悄悄瞅了一眼谢望之,心中暗恨,这个功劳他们怕是捞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