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一梦华年76
作者:白茶微熏   慢穿记事簿最新章节     
    京城是真的很热闹,谢宁牵着张嬷嬷的手,街上有叫卖吃食的挑货郎,还有那耍杂技的杂伎,只搭了两个架子,一根绳子连接两头,便是走索。
    杂伎走在长绳上,即使绳子有侧向晃动,杂伎通过对平衡棒控制规律的调整便仍能使直立状态稳定。
    这是一种力学原理,杂伎对平衡棒的合力作用点与棒的中心点重合,平衡棒绕中心点的转动对杂伎的重心位置不会发生影响,因为这是靠转动过程的动力学效应起的平衡作用。
    谢宁津津有味的看着,脑中不自觉开始虚空勾画人与平衡棒之间的受力分析图。
    算了一通之后发现只要对平衡棒施加正确控制,就能保证杂伎在绳子上直立行走的稳定性,但这并不代表人人都可以做到。
    这种控制作用是杂伎在艰苦训练中日积月累所形成的生理反应,不是用简单的数学公式就可以概括的。
    张嬷嬷见谢宁看的有趣,便掏出几个铜板扔在了那木托盘上,端着托盘的十岁小童笑的极为高兴,连连道谢,小嘴里好话连篇,他身后的老者也笑眯眯敲着铜锣,热闹的气氛更甚。
    京城的德济堂和泉州的差不多,两层的商楼,不过来看病的人却是比泉州的多,这也正常,毕竟京城的人口都有几百万了。
    谢宁跟着张嬷嬷往里走,药铺的侧边则是柜台,柜台后边站着三个少年,应当是抓药的药童,此刻正忙碌的不行。
    正对着门的方向是两间小诊室,用帘子隔着,前面还排了不少人。
    有的人进来和小童说了几句便上楼了,可见楼上也还有诊室,想来是更私密的。
    张嬷嬷寻着空隙便叫住了一个少年,“我们找你们掌柜的。”
    少年瞧了几人一眼,说了句稍等,等忙完手上的活才上楼去,过了好一会儿才下来,他的前面是一位穿着白布襕衫,面容方正的中年男子。
    中年男子低头看了一眼谢宁,眼中含笑,“这便是谢小娘子了吧?我是这儿的掌柜,姓杜,名姜恒,叫我杜大掌柜就行。”
    虽然有所准备,但杜姜恒依旧为谢宁的年纪而震撼,这也太小了。
    只不过到底行医多年,即使心中惊异,面上也是自然无比,毕竟面对病患的时候大夫一个微动作,都有可能增加对方的负担。
    “杜大掌柜安。”
    谢宁是知道这人的,虽然前几日去杜府的时候没有瞧见人,但大概的情况杜小太医也和他们说了的。
    这位杜大掌柜是杜小太医的兄长,二者都是杜家大房的,是正儿八经的亲兄弟。
    之所以称呼杜太医为小太医,是因为他在一众太医里资历最浅,年纪也最小,但年纪再小,也有二十七八了,而这个杜大掌柜,看起来有三十多的样子。
    “随我来吧。”
    至于跟在谢宁身后的张嬷嬷和清梨,杜大掌柜没有在意,毕竟娃儿还那么小,谢家不放心也是正常。
    后院里晾晒着不少的药材,就连桌上也摆着不少,一个少年正细细的分辨着药材,然后归类,见杜大掌柜的进来,连忙行礼,“父亲。”
    杜大掌柜笑着给谢宁介绍,“这是犬子,杜明昭。”
    然后对着杜明昭道,“这是从泉州来的谢小娘子,往后她便在我们德济堂学习了,你多带带她。”
    “是。”
    两人互相见礼后,杜大掌柜便坐在石桌旁开始考校谢宁,毕竟不管别人说谢宁如何聪慧,他还是得亲自考校一番才能知道接下来应该如何教导。
    杜明昭好奇的打量谢宁,他前几日便听小叔说了谢宁的事,当时就觉得那户人家脑子是不是有问题,都是官户了,还送闺女出来学医。
    又不像他们这样世代行医的,才会教导家中女子一些医理。
    不曾想刚吐槽就被自家小叔骂了一顿,小叔似乎很推崇这谢小娘子的父亲,认为对方品德高尚吧啦吧啦。
    杜明昭都不想说,不是自家收了人家的药膏方子然后才接纳这谢小娘子来学习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