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一梦华年2
作者:白茶微熏   慢穿记事簿最新章节     
    从谢家到四方书院,需要过三四个廊桥,不算远,但这雨落的大,此时也有不少学子等在书院门口,不是等家里人送伞来的,就是在等雨歇,他们湿了衣服没事,里面的书若是湿了可不好。
    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够挡雨的书箱的,大多数学子都是挎着一个布包,里面放书和笔墨。
    当然,有些没书箱的学子等不到家人,便借些油纸把书抱起来,打算淋雨回家。
    “回生,谢夫子还在里面吗?”
    回生就是在书院看门的小伙子,二十来岁的年纪,面相憨厚,生的极为壮实。
    “在的在的,小的这就使人去喊谢夫子,夫人您稍等片刻。”说罢便让旁边一起看门的人去喊人,这门口总得留一个人,可不能全跑了。
    “阿娘,你放我下来吧,重。”
    “欸。”陈氏也不犟着,自己的手的确有点酸了,虽然她力气大,闺女也轻,但抱着这么一个小人久了也会累。
    “宝儿!”
    谢宁刚站定没多久,里面就跑出来一个少年郎,忽的一下子就把她举了起来转圈圈,谢宁蹬了蹬小短腿,颇为无言的看向哈哈大笑逗弄着她的少年。
    “起儿,快把宝儿放下来,别吓着她。”陈氏拍了拍谢起的胳膊。
    “先生好。”
    顺着众学子的声音看去,穿着直领大襟长衫的年轻男子缓缓走了过来,并一一冲众学子还礼,走到谢起旁边时,还暗暗瞪了他一眼,然后从他手中接过谢宁,看向陈氏的时候眼中具是笑意。
    变脸速度之快,让谢起叹为观止。
    低头看见陈氏底下湿了好一些的裙摆,谢望之微微皱眉,“雨势这般大,怎的还特意送伞过来?等雨歇了,我自会带着起儿回去。”
    说罢还将谢宁怀里的竹篮及自己包好的书扔给谢起,然后接过陈氏的伞,就这么一手抱着谢宁,一手撑着伞和陈氏自阶上下来。
    谢起背着书箱,挎着竹篮,亦步亦趋的跟在三人身后,看起来好不可怜。
    陈氏面色红了红,挨的离谢望之更近了些。
    “看样子这雨还要落好一阵子呢,过会儿天色就暗了,娘要念叨的,今儿买了两条新鲜的鳜鱼,最适合做鱼羹了,所以我便想着给你们送伞,然后再去买点宋婆婆家的醋,她家的老陈醋总是比别家的多上一点滋味。”
    谢望之低低笑了声,“也好,晚娘做的鱼羹最是鲜美,今天晚上可以大饱口福了。”
    天色逐渐暗沉,雨中行人匆匆,点点水花惊起,映出了各家铺子下随风摇晃的明灯,烛光笼在灯笼里,晃人眼帘。
    几人买完醋走到门口的时候恰好撞见收摊回来的谢祖母和谢祖父,他们不觉老,仍旧在东廊桥边上支了一个卖包子的小摊,那里卖苦力的工人多,一文钱一个素包子,三文钱一个肉包子,生意好的时候,一天也能净赚上半贯钱。
    陈氏瞧见了,忙跑过去帮忙。
    谢祖母摆了摆手,把东西放进杂物房里,然后又拿着一个油包递给谢起,“拿去跟宝儿分着吃。”
    说罢就系上围裙,进厨房和陈氏一起做饭。
    陈氏手里忙活着将鳜鱼去骨,对着谢祖母笑道,“娘,这儿有姜汤,你拿些给爹和望之他们送去。”
    谢祖母点了点头,见陈氏已经给鱼肉加盐,生姜,葱段和黄酒腌好上锅蒸了便道,“我买了点春笋,等会儿你切点笋丝去调味,更鲜。”
    “欸!”
    陈氏切了一点笋丝给鱼羹调味,想了一会儿便把剩下的都片除外皮,取中间3层笋肉切成薄笋片,相错叠如屋顶覆瓦,然后顺长细切成若牙签般均匀整齐的笋签,规整地码入腰盘成桥状。
    今儿还剩一点猪肉,剁成肉泥调制好,然后顺笋签桥长抹在桥面上成平行的两行肉埂。
    精致,是一种生活态度。
    这时鱼肉也蒸好,正好换着蒸,陈氏把鱼肉去骨捣烂,然后将鱼肉连同原汁落入加了绍酒、笋丝、香菇丝的高汤锅,等再次快要沸腾的时候勾入稀芡汁,紧接着加入事先调制好的蛋黄液,最后添入老陈醋、酱油和一点香油。
    浓郁的香气传至隔壁刘大郎家,他们正在吃晚饭,王氏只觉得口中的焖肉都不香了,坐在旁边扎着满头髻的小童亦唉声叹气。
    “陈婶子肯定是在做鱼羹,我今儿早上瞧见她买了两尾鳜鱼呢,酸酸麻麻的鱼羹,我也想吃,娘,你什么时候去跟陈婶子请教一下手艺啊?”
    王氏:......吃你的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