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群山深处(一)
作者:蒜蓉粉丝蒸生蚝   共享女配怪奇事件簿最新章节     
    这是林玉弓读大一暑假那年的事,根据他当年的日记整理而成。
    人类学是个说出去就没人知道是干什么的专业。林玉弓也不知道,只知道看上去挺厉害的,但会报这个专业纯粹是因为林初弦烦了他一整年。
    幸好,并不是全国都开设了人类学的本科,例如林初弦就读的大学就没有。所以他们两个在纠缠了十八年后,总算可以稍微分开一下,这样就不会有人把他们认错了。
    但也许是分开得有点久,林玉弓还是有点想念那个跟他长得一样、但没皮没脸的弟弟。
    所以暑假,林初弦跟他说一起去南诏旅游,他同意了。
    结果就是,光是坐车就差点把他坐吐了。
    南诏多山多江河,纵横的江河将崇山峻岭切割,地形复杂,所以许多地方交通并不如何方便。
    尤其是,他们这次要去的地方,根本不是什么已经开发得很好的旅游区,而是藏在群山深处的少数民族寨子。
    跟林玉弓和林初弦同行的,是林初弦的一个叫陆嘉的室友。他们会来这个寨子,也是因为这个家伙。
    因为他,是来追爱的。
    据说,陆嘉暗恋他们一个师姐。但这个师姐研究生考了南诏民族大学的民族学。而南诏民族大学的研究生,都有支教任务必须完成。他们要去少数民族的寨子支教。
    他们这次要去的,就是这个师姐支教所在的寨子。
    会叫上林初弦,是因为他不好意思一个人去找师姐。
    “你跟我说是旅游?”林玉弓狠狠地瞪着林初弦,然后再也忍不住,吐了出来。
    “呕……”
    林初弦眼明手快地把装瓜子壳的塑料袋递过去,精准地接住了林玉弓的呕吐物。
    看见林玉弓这吐得七荤八素的样子,林初弦也许是激发了难得的同情心,他问陆嘉,“还有多久?”
    “应该快了吧。”陆嘉不太确定地说。
    “你……”林玉弓抬头刚想说话,又忍不住对着塑料袋低头。
    “呕……”
    林初弦给林玉弓顺了下背,不太客气地跟陆嘉说:“你两个小时前也是这么说的。”
    “咳咳,林哥,这不能怪我啊,是这路太绕了。”陆嘉急忙说。
    确实,这路太绕了。
    虽然这里已经开通了公路,但是它自然条件在这里,这路修起来也只能九曲十八弯。
    林玉弓本来就有点晕车,但一般晕车药就能解决的问题,现在是晕车药吃了,晕车贴贴了,依然吐得不像人样。
    林初弦剥了个橘子,橘子自己吃了,皮塞到林玉弓鼻子底下,“要不你闻下,看会不会好点?”
    “呕……呕……”
    “……你还是睡一会儿吧,别逞强了。”
    “这是逞强的问题呕……”
    呕到后面,林玉弓连胆汁都呕了出来,反而好了一些。
    他也累了,然后就迷迷瞪瞪地睡了过去。
    也不知道睡了多久,林初弦把他叫醒,让他吃点东西。林玉弓吃了几口,就又开始呕吐。
    林初弦也不敢再给他东西吃了。只是不断劝他睡觉。
    但这次睡觉并不安稳,他不定时地醒过来。
    终于,他们下车了。
    林初弦弯腰拍了拍蹲在地上自闭的林玉弓:“弓弓,你还活着吧?”
    “还没死。”林玉弓没好气地说,“给我点吃的,还有喝的。”
    林玉弓漱了下口,这才开始吃点东西。
    消耗太大了,再不吃就真不行了。
    林初弦问陆嘉:“你确定师姐会来接我们?”
    陆嘉说:“确定,师姐说了会来的。”
    林初弦期待地说:“她是不是会骑马来?听说南诏主要交通工具是马,运输都靠马帮。”
    林玉弓忍不住怼他:“你没听你室友说,公路都通到寨里了吗?肯定是吃汽油的交通工具,两个轮或者四个轮的,只是大巴不进寨子。”
    林初弦说,“可是假如他们连车子都有了,怎么还需要支教?”
    “为什么他们寨里有车就不需要支教了?”
    他们正吵着,一辆面包车慢吞吞地开到他们面前停下。一名俏丽的女子跳了下车,冲他们一笑,“不好意思,我来迟了。陆嘉,这是你同学?”
    陆嘉指着林初弦介绍,“这是林初弦,我室友,读的社会学。”
    他又指向林玉弓说道,“这是林初弦的双胞胎哥哥,在双鸭山大学读人类学。”
    她一听就止不住地笑,“你们这是做田野来了吗?我是方瑶,本科读的社会学,现在读的民族学。走吧,快上车,路还远着呢。”
    开面包车的是那个寨子里的一个大叔,普通话水平很一般,但还算能听懂。
    也许是这次面包车开得比较稳的缘故,林玉弓倒没有晕车了,反而是比较精神。
    但是这一路上,基本都是方瑶和陆嘉两个人在聊,他和林初弦两个人都是默默地听着。
    那是个y族聚居的寨子。
    这个y族只知道是个少数民族,但具体是哪个民族,林玉弓的日记里没写明,所以只能这么写了。
    从方瑶的话里,他们得知,几年前,那个寨子还是水电路都不通的地方。
    房子是土坯房,破烂不堪,要是遇上暴雨搞不好房子就塌了。
    当时寨里主要种植的是粮食,生活非常困顿。不过这几年通了公路和水电,又改种了林果,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很多。
    但是那里教育条件还是很差,孩子也还有不少,所以现在南诏民大依然维持着对他们的对口援助。
    “不过我们比师兄师姐们生活条件好多了。现在住的都是水泥盖的特色民居,水电都有的。”
    方瑶活泼地说着,车子停了下来。
    寨子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