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 金绸骗税案
作者:山桔   武神伐仙最新章节     
    “他拒绝了?”
    御书房内,被奏折与各类文书淹没的光汉皇帝缓缓抬头,一脸诧异地看向黄俊。
    黄俊笑着点了点头:
    “靖国公是忠心的,他与咱家说天下大乱苦的是百姓,
    若局面没有到那无法挽回的地步,
    他就不会让大乾陷入战乱,让百姓突遭横祸。”
    光汉皇帝明怀瑾眉头紧皱,思索着林青这一番话:
    “这是他对你所说,还是他对王文辅所说?”
    “这....奴才就不知晓了。”黄俊面露难色。
    光汉皇帝想了想,随意摆手:
    “罢了罢了,不想这些烦心事,朕相信林青是忠心的。”
    光汉皇帝扫了一眼桌上堆满的奏折,面露苦笑,
    身体微微前屈,用手抱起来一摞,然后重重放在黄俊怀中:
    “这些就交给你了,若是你不来帮朕,朕今夜又不得睡了。”
    黄俊侧头一笑,抱着奏折走到一侧桌案轻轻放下,慢慢坐了下来,提笔研墨一封封奏折查看。
    一时间...御书房内安静无比,只有提笔书写的沙沙声。
    时间一点点流逝,眨眼间一个时辰过去,
    光汉皇帝紧皱眉头,看着手中奏折满脸愤怒,
    然后冷哼一声,用力将折子拍在桌上。
    “胆大包天!!胆大包天!!”
    黄俊连忙站起身,拿起早已冷掉的凉茶快步上前,递了过去。
    光汉皇帝也不客气,将其一口饮尽,一些茶水洒落在衣襟上也毫不在意。
    黄俊走到光汉皇帝身侧,轻轻拿起他的胳膊帮其诊脉,
    而后眉头一点点紧皱,缓声说道:
    “陛下...您的身子虚弱,不宜动怒。”
    “朕也不想动怒,
    但...这些人简直胆大包天,为所欲为,
    欺负我大乾百姓目不识丁!!”
    光汉皇帝喘着粗气拿起桌上奏折递给黄俊:
    “看看,此事竟然发生在天子脚下京畿之地,
    朕已经无法想象...偏远之地的百姓已经被折磨成什么样子?”
    黄俊轻轻打开奏折,视线在其上一扫而过,脸色顿时变得严峻,眼神中透露出阵阵杀意。
    上面所写乃京畿之地下属平安县城的一桩骗税案,
    五年前平安县城出现一名为赵全的丝绸商人,
    四处散播消息要收购江南之地的金绸,
    平时这种绸缎出现在江南之地的工坊中,整个江南也没有多少。
    但赵全声称发现了金筹的编织方法,
    便给了一些银钱与百姓租地改稻为桑,跟着他一起养蚕。
    前两年顺风顺水,每一年赵全都声称编织出了大量金绸,收获不菲。
    跟着他一同种桑的百姓们也同样收获了不下百两银钱,过上了富裕日子。
    如此一来...平安县城的丝绸商人与百姓纷纷入局其中,购买其养蚕的一些物件,
    就算没有银钱也无妨,可以从平安县城的钱庄借款,
    一时间...养蚕之风兴起。
    起初还无人借钱,但第三年金绸大卖,后续的一些百姓也赚到了银钱,
    那些尚且观望的百姓看着左邻右舍都过上了好日子,
    再也无法观望,就算是砸锅卖铁,也要借上一些银钱来养蚕。
    以至于平安县城的钱庄,日日人满为患。
    但到了第四年,那赵权消失得无影无踪,卷走了大笔银钱。
    平安县城的百姓看着一地桑叶,欲哭无泪。
    这时,平安县城的税吏上门,
    要让前些年赚到银钱的百姓缴纳金绸税赋,
    少则百两,多则千两万两...
    就这样,前些年赚到钱的百姓家破人亡,
    田产土地抵押给钱庄也无法筹措银两,只能成为佃户。
    而那些后来参与的百姓也遭到钱庄催收,他们无力偿还,只能交出田产土地。
    一时间,平安县城的六成田产土地落入钱庄之手,
    而后转投举人进士门下,成为隐田,不必缴纳赋税。
    而平安县城的百姓大半沦为佃户,
    耕种的还是自家土地,
    但每年要交收成一半给东家,剩余一半还要偿还钱庄的利钱...
    仅仅是去年,平安县城就饿死百姓七百六十三人,但无人敢报官。
    黄俊看完奏折深吸了一口气,眼神中情不自禁地涌出杀意:
    “陛下...此乃上下勾结,坑害百姓之举,
    他们为的就是百姓那手中为数不多的几亩良田!”
    光汉皇帝冷哼一声神情怒不可遏:
    “什么金绸骗税案,分明是金绸骗田案!”
    光汉皇帝的眼神愈发阴森:
    “好啊...田产到了那些举人进士门下,就无须缴纳赋税,
    此举害百姓没有田地,朝廷没有赋税,只是肥了那些官老爷。
    朕这大乾江山啊,没有丢地失人,可这田产却一年比一年少。
    去年的田产比之高皇帝文皇帝时期竟少了一半有余,赋税少了七成。
    可我大乾江山,明明比高皇帝之时还扩大两成,那么多山林荒地被开垦,
    可这田去哪儿了?黄俊,你来说说。”
    黄俊脸色惨白,目光阴森,微微躬身:
    “回禀陛下,据西厂所探,大多变为了隐田,不在黄册之内。”
    皇帝冷笑一声,继续开口:
    “高皇帝闻皇帝在位之时,那些人总说朝廷掀起战事劳民伤财,死伤百姓无数,
    到了如今这光汉朝,却承平日久,天下大定,
    可这百姓竟比高皇帝之时还少了三成,他们又去哪儿了?莫非是都饿死了?”
    “回禀陛下,此事不用西厂探查,奴婢就知晓,
    奴婢进宫之时只有不到六岁,
    但能清楚地记得,父母是乡里老爷的佃户,
    那年正好遭灾,收上来的粮食刚好够给老爷,
    奴婢的父母没有吃食,便将奴婢送进宫里,换了十斤粮食,这才不至于饿死。
    但...第二年又遭灾了,奴婢的父母以及兄弟姐妹都被饿死了,
    奴婢进了宫,反倒躲过一劫。
    而当时奴婢一家老小都不在黄册之上,
    甚至奴婢进宫之时,还因黄册上无名无姓,
    被那太监要了五斤粮食,这才得以进宫。”
    黄俊说这话时面露笑容,但眼神之中哀伤却无论如何也无法掩盖。
    光汉皇帝听后陷入了沉默叹息,一声问道:
    “你们那主家现在如何?你可曾出手报复?”
    “奴婢不敢...当时的主家前些年还出了个举人,如今在柳州为官,家中更是鼎盛。”
    光汉皇帝轻轻点了点头,将折子递了过去:
    “朕知道了...这份奏折是都察院海岳递上来的,此案就交由他查办,
    另外将此事告知纳兰元哲,让其协同办案。”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