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2
作者:用户10377626   双重生,四爷福晋不好惹最新章节     
    太后说自己没事,胤禛和弘晖自然满口答应,弘晖还说了几句俏皮话,逗得太后哈哈大笑;
    等两父子回到养心殿,御医已经等在那里了,
    御医低着头,给出了和太医一样的结论。
    胤禛哪肯放弃,派出粘杆处的密探带着太后的脉案寻访海内外民间医者,又叫来宁亲王胤禟让他去找江湖上的能人。
    粘杆处和宁亲王胤禟都下了死力气,前前后后寻了不下百人。
    然而,得到的答案都是一样的:太后的年纪大了,宜静养。也就是说维持现状是最好的。
    事已至此,几兄弟排了时间,轮流带着儿孙陪伴太后,慈宁宫里十分和乐。
    若是这样的陪伴只是十天半个月的,崔嬷嬷只当几位王爷相互比着孝顺太后,皇上也乐见。
    可是,接连两个月都是如此,崔嬷嬷就起了疑心,私下到永寿宫来问。
    玉琦想了想便告诉了她,
    崔嬷嬷怔怔道:“主子经历过六次生产都好好的,怎么老了老了反倒……”话没说完眼泪簌簌而下。
    玉琦也落了泪,握住她的手柔声劝慰。
    崔嬷嬷哭了一会才停下,平复了心情才说:“扰了皇后娘娘了,奴才还要回慈宁宫伺候主子。”
    这时,玛瑙带着几个宫女端来洗漱用品。
    崔嬷嬷会意,这是让她洗脸、补妆后再回慈宁宫,防着被太后看出来她哭过。
    她立刻说:“皇后娘娘思虑周全,如今可不能让主子看出一点端倪。”
    此后,崔嬷嬷伺候起来更细心、更体贴,几乎从不离太后身侧。
    这一天,太后单独和玉琦说:“我的年纪越来越大了,不定哪天就走了……”
    玉琦以为她知道了,脸都白了几分,赶紧强笑着说:“皇额娘想得可真多……”
    太后拍拍她的手,“你听我说:崔嬷嬷跟了我一辈子,又无儿无女,我总不放心她。”
    “前几年赏了她宅子、田地,让她去过自在日子,她舍不得我,我也舍不得她,事情就耽误了。”
    “她比我小几岁,我想呀以后她的养老是出宫还是留下,你就都随她吧!”
    玉琦觉得太后肯定知道了,恭敬道:“儿媳当崔嬷嬷是长辈,断断不会亏待她的。”
    她想说:将来崔嬷嬷要是想留在宫里就去永寿宫帮着管事等等。
    又觉得这样说,好像太后快薨逝似的,实在不吉利,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太后能想得到玉琦会如何安排,毕竟宫里就这么大,在哪当差也没在主子身边好,
    至于,吉利不吉利的,她都一把年纪了,也不甚在意,反而温和地拍拍玉琦的手,
    “你是个稳重的孩子,事情交到你手里我是最放心的。”
    玉琦出了慈宁宫,赶紧去养心殿找胤禛,太后那些话跟交代遗言似的,她实在是心慌。
    玉琦的养心殿后寝殿等了好一会才见到胤禛,
    她迎了几步,顾不上行礼,一把抓住胤禛的手,低声把事情说了。
    胤禛愣了半天,他知道瞒不住,可是,如今他也没法子,两人只能对着叹气。
    等再面对太后的时候,他俩既不敢多说也不敢多做,生怕惹了太后不高兴。
    有一日,太后突然拉着胤禛去游湖,
    她笑着说:“我记得你小时候就喜欢划着小舟到荷花池里去,那时候永和宫里就没断过荷花,”
    “老十三和老十四那时候都小,见到荷花就念叨着吃莲子,掰着手指头等着。”
    她说着又是一叹,“他俩淘气的时候,我就想:什么时候能长大,让我省省心。”
    “如今他们都开府建衙了,我又想这日子过得可真快!”
    这时,守湖的调来了御用画舫。
    太后却摆摆手,点名要坐远处的小舟,还说:“这回就咱们娘俩,清清静静地说说话,”又点了苏培盛撑船。
    皇家的小舟也是加宽加高带窗的,船舱里坐两个人也很宽敞舒适。
    胤禛笑说:“皇额娘这个点子好!”
    苏培盛立刻让人去准备,等他伺候皇上和太后坐船下水,二十多个会水的侍卫也划着小舟不远不近地跟着。
    这天,太后和胤禛说了许多话,还说起把他给孝懿皇后抚养的事情。
    胤禛斟茶的手一顿,“皇额娘怎么突然说起这个?”说完把茶捧给太后。
    太后接了茶,慢慢地抿了一口,眼神冷冷地看向远处,
    “先帝看重孝懿皇后,一心想跟她有个孩子,”
    “那几年宫里的孩子接连夭折,老大胤禔养在宫外,老二是先帝的宝贝疙瘩。”
    “按理孝懿皇后是可以养老三胤祉的,可能是荣宪公主使了力,最后选了你。”
    “先帝下了旨,我心里不愿,还得笑着谢恩,甚至连一丝不高兴都不能表露。”
    太后愧疚地看向胤禛,“你是我的长子,我却又不得不把你送给别人,说来总是皇额娘对不住你!”
    胤禛鼻子一酸,虽然,他现在不觉得宫里换着养孩子有什么不妥当,
    当年,小小的他也在被窝里哭过,也在心里埋怨过亲娘,
    尤其是被承乾宫太监、宫女欺负怠慢的时候,他甚至恨过亲娘,想去问问她为何如此狠心?
    这一刻,那些尘封已久的情绪,那些他很久没有想起来的委屈一下涌了出来,
    就算隔了两辈子,幼年的委屈依旧让他的眼泪簌簌而下。
    太后也落了泪,哽咽道:“儿啊,总是为娘的对不住你!”
    一见太后哭了,胤禛瞬间清醒,赶紧挪到太后身边,哄着劝着。
    两人血脉相连,儿子知道亲娘那些年不容易,亲娘也心疼儿子受过的委屈。
    事情说开了,胤禛心底的那点委屈也就烟消云散了,太后心里也松快了,两母子更亲近了。
    等上了岸,太后已经更是乐呵呵的,还说:“过几天咱们再来游湖,到时候,把老十三、老十四也叫上。”
    然而,游湖未能成行,太后就在睡梦中薨逝了。
    胤禛虽然知道早晚有这么一天,他依旧慈宁宫里哭得肝肠寸断。
    瑞亲王更是心如死灰,悔恨不已,几乎到了不吃不喝的地步。
    胤禛无奈,只能让怡亲王几个轮番陪着他。
    一场丧礼下来,几兄弟都清瘦了不少。
    太后的丧礼办完后,崔嬷嬷就被柔惠接去了公主府。
    柔惠给崔嬷嬷准备了一个僻静的院子,单独开了个通向街面的门,方便崔嬷嬷进出。
    然而,临街的小门没用过几回,崔嬷嬷就开始帮着柔惠带孩子了,
    也许是因为孩子让崔嬷嬷有了寄托,她整日都乐呵呵的,活到九十岁高龄才寿终正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