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年羹尧是哪家的
作者:用户10377626   双重生,四爷福晋不好惹最新章节     
    第二天,乾清宫
    八阿哥把何焯的事情报给了康熙,
    还说:“皇阿玛,儿子敢担保,何焯不是这样没有分寸的人,”
    “何家也不是这样胡作非为的人家,孝道更是刻在他骨子里的,”
    “知道其父病故,他上丁忧折子,得到批复他就想回去奔丧。”
    “还是因为城门关了才留了一夜,第二天城门一开就走了,”
    “侍卫传信回来说:何焯几乎日夜不肯停,”
    “要不是因为南方多雨水,路上泥泞难行,他几乎想通宵赶路。”
    康熙看一眼八阿哥,问梁九功:“案子可报上来了?”
    何焯是官身,在地方犯了事,地方官是不可以直接定罪的,
    须上报吏部,由吏部给出处罚意见,最后由皇上拍板。
    梁九功躬身说:“回皇上的话,并不曾。”
    太子看一眼八阿哥,语气不冷不热的,
    “那定然是八弟的人比驿站的人快,到底是八弟的侍读呀!”
    “听说何焯的女儿还在你府上,八弟妹还收了她做干女儿?”
    “这就难怪你要帮他求情了!可是,他这样的人实在……啧!”
    太子摇摇头,下面的话就不说了,显然是看不上何焯的。
    康熙的眉头拧了起来,
    大阿哥看一眼太子,立刻开口,
    “八弟倒也没错!毕竟何家是江南有名的义门,”
    “何焯此人博览群籍,长於考订,极善书法,这样的人最严谨。”
    “皇阿玛,儿子在书法上不行,却也下过功夫,”
    “像何焯这样的书法大家,怎么也不该是那般无耻之徒才是。”
    康熙听了脸色好看多了,不由的点点头,
    何焯是李光地举荐上来的,是李光地的学生,
    李光地是他去年才提拔的文渊阁大学士,一国的宰相,
    他的大学士李光地的学生强抢民女,不是说他这个皇帝没眼光吗?
    大阿哥看亲爹的脸色知道自己的话说对了,还想再接再厉,
    太子轻蔑一笑,眼神扫视八阿哥和大阿哥,
    “米元章,偷梁换柱,焚烧真迹,苏东坡评其:锦囊玉轴来无趾,粲然夺真疑圣智。”
    “他最缺德,死前把他所藏的书画真迹都烧了,全给他陪葬了。”
    “赵孟頫,叛宋投元,他可是赵匡胤的后裔。”
    “董其昌,骄奢淫逸,横行乡里,老而渔色,强抢民女,”
    “前明张瑞图,认大太监魏忠贤为父,卑颜屈膝,媚事魏裆。”
    “这些哪个不是书法大家,又哪个不是坏事干尽?”
    八阿哥低着头捏紧了拳头,
    他昨天和妻子左想右想,实在没办法了,才先说出来的,
    他们想的是抢在御史之前,好好的在皇上跟前求个情,
    便是将来时真救不了了,也在皇上心里留下一个重情重义的印象,
    谁知道,太子突然抽风,如此不依不饶的非要钉死何焯。
    大阿哥是个粗人,对这些他知道的不多,一时不知道如何反驳。
    胤禛低着头默默的听着,
    三阿哥也只听不说。
    康熙脸色难看的很,
    太子这时才想到何焯是李光地的学生,暗悔自己一时嘴快。
    康熙对梁九功说:“传旨吏部,让人速速查清楚。”
    事情到了吏部,上上下下也都知道了。
    第二天早朝,弹劾何焯的御史不少,
    也有不少避开何焯,只说皇子府侍卫仗势欺人,逼死人命。
    八阿哥一直镇定的听着,这样的情况他早就预料到了,
    只要何焯的事情摊开来,自己必然是一身骚、两腿泥。
    他也没办法,只能受着!
    早朝在吵吵闹闹中结束了,康熙谁也没留,独自回了乾清宫。
    翰林院里,年羹尧跟人细细的打听早朝上的事情,
    之后,他略一思索,就到掌院学士那去自荐,
    “大人,何焯秉性耿直,遇事只知直言辩正,”
    “他这种性子,如何能做出孝期饮酒、强抢民女之事?”
    “再说,他也不善饮,八成是被那女子陷害的……”
    掌院学士眼睛一瞪,喝道:“行了!”
    “吏部派去的都是多年的刑狱老手,他们什么没见过?”
    “你一个小小的从七品检讨,还是老老实实在翰林院待着吧!”
    年羹尧还想说两句,
    掌院学士一挥手,立刻有人把他请出去了。
    年羹尧郁闷至极,都不给我机会,我怎么立功,不立功怎么升迁?
    他是越想越郁闷,午饭的时他就在小酒馆里喝了两杯,
    下午也没去翰林院当值,带着小厮溜溜达达的去了青楼。
    他倒没敢穿官服去,寻了个地方换了衣裳,
    当晚,他就歇在青楼里,搂着花魁娘子颠鸾倒凤闹了一宿。
    四贝勒府
    胤禛看时辰差不多了,就准备离开书房往正院去,
    苏培盛进来:“爷,那个年羹尧去青楼了,还叫了花魁娘子陪酒。”
    胤禛一笑,“让人继续盯着,看他什么时候出来。”
    苏培盛躬身应是,让小林子赶紧去传话,自己伺候胤禛往正院去,
    年羹尧不过是个小小的翰林,为什么让人盯着?他一直没弄明白。
    第二天,
    有御史上折子弹劾年羹尧:夜宿青楼。
    康熙一看又是翰林院的,心头火起,就想立刻革职。
    再一看年羹尧的名字,怎么有些眼熟,“年羹尧是哪家的?”
    梁九功一想赶紧说:“是已致仕的湖广巡抚年遐龄的二公子。”
    康熙一下想起来了,“他哥哥年希尧是才放的广平知府?”
    梁九功应道:“皇上好记性,正是。”
    康熙把折子递给梁九功,“让人送给年遐龄。”
    梁九功应是,出去点了个小太监去送折子。
    年家
    年遐龄正在书房练字,身边有两个粉红衣裙的婢女伺候着,
    突然,小厮进来,“老爷,宫里来人了,说是给老爷送折子来的。”
    年遐龄的笔锋猛然顿住,墨迹晕染开,他眉头一皱,丢下笔就往外去。
    “谁在前面陪着?”
    小厮紧跟上他的步子,“总管在陪着呢,使了银子只肯说这一句。”
    年遐龄脚下一顿,心里更糊涂了,
    他是外任致仕,皇上没理由拿折子给他看呀?
    难道是要再起用自己?
    不至于吧?
    张玉书、陈廷敬、李光地、揆叙这些人哪个不比自己得用?
    他思绪纷乱的进了前厅,对着小太监拱拱手,
    小太监笑着把奏折捧出来:“皇上说:奏折给年大人看一回。”
    年遐龄更惊了,谢了一回恩,才战战兢兢的接了奏折,
    什么起用自己,这分明是弹劾自己小儿子的,他羞的满脸通红。
    到底关系到自己儿子,强自镇定细细的又看了一遍,恭敬的递还。
    他又给小太监塞了个红包,“劳公公走一遭了,请公公喝杯茶。”
    小太监捏捏红包,心里满意,有心宽慰他两句,
    “年大人不必急,皇上能让奴才送折子过来,还是能回旋的。”
    年遐龄心里又急又气,还是笑着应是,恭恭敬敬的把人人送出去。
    等看着宫里的车马走了,他才对管家吩咐,
    “去,把二爷叫回来!就说他老子快死了!”
    管家应是,赶紧打发小厮去寻人,
    年遐龄又说:“来人,准备家法!”
    管家一惊,对着个小厮使眼色,小厮悄悄的往二门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