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开矿
作者:雁无凭   负雪寒霜耐岁寒最新章节     
    赵千宸早就听闻宋辞与闻钊的‘叛变’,他虽未有表示,但以自己未跟在明负雪身边为由,递给闻青灯的消息便也有些无关紧要,此番再度相见,便暗戳戳的问闻钊“兄长没说要活剐了你?”
    闻钊摸了摸鼻子,“何止,说是要拿我祭祖。”
    赵千宸笑不可抑。
    工部的人见傅雪归来,就急不可耐的献上了几份图纸,是对火炮和火枪的进一步改良。
    帝京纣天城的两门铜炮,与军中的不同,这两门铜炮多了一个子炮,也就是装填弹药的部分被分开了,成了可拆卸替换式,发射完一枚炮弹,可迅速替换另一枚子炮,继续发射,发射速度比之前快出数倍。
    且由于子炮承担了大部分的压强,使炮腹和炮筒的使用寿命增长,子炮若有损坏很容易更换。
    不但可以装霰弹,还可以装实弹。霰弹用来杀敌,实弹用来破坏城墙、阵地和舰船。
    只需给每个炮配上好几个子炮便可,而且这个炮不需要很多的铜,炮身可以双重铁管加上密密的铁箍。
    【类似于明朝中期从葡萄牙引进的佛朗机炮。】
    但为了降低炸膛风险,符合傅雪所说的安全为主,匠人们还是用铜和铜行世家张家的锻铜技术先制作了两门纯铜炮。
    试过效果之后,傅雪很是满意,着令铸造铜铁结合炮并配至边关,然后又给出了新的研究方向,在无需明火的情况下,让炮弹像震天雷一般爆炸……也就是所谓的开花弹。
    将火药运用在炮弹中。
    明代的“开花弹”就是发射之前,根据发射的距离,在炮弹上剪相应长度的炮捻子,然后先点燃炮捻子,然后再迅速去点燃火炮的发射炮捻,这样炮弹打出去,到了位置然后炸开,这就是我国古代火炮的“开花弹”。
    但使用过程很危险,发射不及时容易误伤自身。
    所以傅雪要求的是‘无需手动用火点燃’。
    这个要求就很高了,但匠人们兴致勃勃,有人给出方向,又有压发式地雷的先河,不必他们盲人摸象,就已经省了许多事。
    至于火枪的改良,原先的火门枪就是缩小版的火炮,发射过程相对来说还是有些繁复缓慢。
    匠人们根据之前傅雪提示的‘扳机’做了改良,做出了火绳枪,也就是后世俗称的‘鸟铳’。
    枪身上有了一个夹住火绳【用硝石,也就是硝酸盐浸泡过的麻绳,燃烧慢,不易熄火】的机关,和枪管下面的板机直接关联,单手扣动扳机,盖子打开,火绳落下,可点燃托盘中的传火药,就可以进行射击。
    这已经很趋近侵略战争时期的枪支了。
    其中张家精良的锻造技术功不可没。
    这让傅雪大为惊异,感叹古人的智慧永远难以估量,她想起有名的三星堆,那所有难以解释的物件让许多人有一种文明被重组的感觉。
    她不禁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身处于被重组前的某一段时期,才会使史书上缺少了这一段历史。
    傅雪领人去野外试过火绳枪之后,决心组建明朝那样的‘神机营’,火绳枪开始量产。
    她再次给出了火绳枪的改良方向,同样是杜绝明火的转轮枪……
    在此期间,傅雪听闻西照国在仿制地雷,便毫不吝啬的将地雷制作详细图寄给了西照国的庄莫渡。
    只说是答谢庄莫渡将芳官送到了她的身边。
    庄莫渡莫测高深的盯着那图,心里怀疑明负雪有什么他猜不到的阴谋阳谋,但又抵不住诱惑,命人按图制作了许多地雷,用来剿匪,成效颇大,一时震慑住了四方匪患。
    然后傅雪将承诺给纪彦清一行人的单兵弩,在得知纪彦清在隶元上府后,就命人送了过去。
    接下来,傅雪又开始着手准备前往虚无雪峰探矿,西照国停止了供铜,铜的储备已经不多,自家有座铜矿在那杵着不动,实在叫她心痒难耐。
    想着虚无雪峰地势险峻,那矿洞非一般人能入,这次除了带上资深匠人,带的锦衣卫数量便多达数百。
    待到达实地,明展眉留在那里看守矿脉的人引他们前去看了,实际地形比傅雪想的要复杂一些。
    北方属于平原地区,山脉很少,虚无雪峰恰恰是这山脉最险最高的一座山,像一根擎天的玉柱,顶天立地。
    这个矿脉就恰恰位于虚无雪峰的山脚,山脚没有山上的积雪多,但也掩住了许多洞口,若非有心人刻意寻找,很难被人发现下面有矿。
    该洞口是竖井状,下去后才会发现有泛铜绿的岩石,洞腔不大,向山里面扩展,想要开采,首先要做好安全措施,然后一点一点的凿,而且还不能使用火药爆破,即便不会坍塌也可能会引起山顶雪崩。
    傅雪跟着进去看了,心下有了计较,知道这个矿不能急,光是做安全措施就是个长期工程。
    她先是联络了当地县衙,拿出大把的银子命其招聘人手,要在矿脉附近有偿建造一个大型的冶铁坊署,将来可以直接改成弩坊署,还要修建大量的‘宿舍’,还有食堂、医署和休闲场所等,她会引导人们以蹴鞠、麻将等方式休闲。
    这样大量动工,雪峰的雪会被污染在所难免,她便将附近以担雪卖给酒商为生的人聘请来此工作,签订正规的劳动合同,毕竟这大规模的生产与建设也需要很多内勤。
    然后她将北阴国内各处资深的开矿匠人和铁匠、泥瓦匠等大量集中起来,结合他们的经验先在县上给矿洞制作一些安全措施,譬如制作坚实的铁框架用来撑住洞腔,还有铁索、吊索、滑轮等等,以及……一些自救的用具,还有安全帽和能护住关节要害的护甲。
    匠人们起初不明白傅雪为何要求他们制作许多铁索串连,连接至洞外很远的地方,而且还要四根之多,浪费不说,且工程巨大,耗时良久,后来才知,她是担心一朝雪崩,外面的人可以根据铁索的指引展开救援,里面的人也有可能顺着铁索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