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增兵
作者:雁无凭   负雪寒霜耐岁寒最新章节     
    就这样,按步兵速度平日里十来日的路程走了一个多月,方看到北阴边关城楼的影子,就是那城墙白日里看起来有些晶莹剔透、熠熠生辉。
    傅雪和匠人用水玉(水晶)琢磨出了简单的望远镜后,便爬上了望台用望远镜观望,远远能看到东彦军的队列象一条黑色的蛇一样,又细又长。
    东彦军为了节省人员消耗,开辟出来的安全道路有些窄,原先的排兵布阵全然无用,只能呈蛇形徐徐前行,显得十分憋屈。
    一路上连安营扎寨都是呈条形的,军士们埋锅造饭和排泄都只能在营帐附近刨坑解决,简直苦不堪言。
    众将领觉得这仗没法打,找步镇北商议,步镇北极为无奈“战报与折子一直不间断呈至君前,陛下尚无回音。”
    步若鸿正在详细询问送战报回来的旗牌官“若无人引燃,如何会爆炸?”
    旗牌官谨慎道“不知,许是设置了什么机关,受重物压迫,便会爆炸,地势又过于平坦,不能以巨石滚之,实在是束手无策。”
    “北阴这么大动作,就无人得知?斥候都干什么去了?”
    “除去在大军临行前尚还有斥候归营,之后便再无动静,生死不知。”
    斥候不是每日必有消息回报,但这么长时间无一人有动静,且无人归营,那必然是出了事。
    步若鸿盯着步镇北折子上的“以人命相填,动摇军心,逃兵日增,已失万人”,他沉吟半晌“孤再增兵八万,务必拿下一城。”
    东彦以战事相挟北阴多年,如今若是不战而败,岂不叫天下人笑掉大牙?
    与此同时,庄莫渡收到了闻青灯的信,言辞间对北阴换铜造武器一事颇有微词,要西照国停止对北阴供铜,庄莫渡郁闷道“这还怪上孤了。”
    随即写信一封,将芳官阴阳了一顿,说她喜新厌旧、背信弃义。
    待第二日朝政,庄莫渡提出要借机攻打北阴,遭到了群臣一致反对。
    东彦与北阴一战,引起了四方密切关注,都知东彦军如今连北阴的城门都挨不着,他们西照内忧不断,如何还能招惹外患?
    庄莫渡不为所动“如今东彦与北阴翻脸,无暇他顾,我西照正可借机扩张国土,先行试探一番,若实在行不通,再撤回来便是。”
    朝臣们对他有如儿戏的态度极为愤慨,上次招惹完南奏,使边界紧张许久,如今又要得罪北阴。
    于是,派出的心怀不满的将领领兵至北阴西关边界,折了几名斥候,又吃了一波地雷后,便按兵不动了,只想拖延时间,每日只派出一些人在地上匍匐前进,暗中摸索,妄想偷一颗地雷回来研究一番。
    西关无雪,多风沙,也不是完全无迹可寻,倒真叫他们起出来几个,但奈何这年头的地雷不如现代化的地雷稳定,好埋不好起,西照兵又无经验,侥幸起出来的地雷不是运回的半路上炸掉了,就是还没如何研究,就将自个另辟的营帐炸翻了天。
    但付出的代价也没有白费,好歹是知道了地雷的特性,潜心钻研复刻起来。
    当然,这是后话了。
    ……
    东彦军终于兵临城下,也不算兵临城下,可以算是两军对垒,遥遥相望。
    看着目测两个半公里左右那黑压压的东彦军,傅雪执着望远镜感叹道“人真多啊……”
    然后眼睁睁看着东彦军为了开拓更大的驻军场所,着人引爆了许多地雷,轰隆声不绝,黑色烟雾不断,由于被割去了野草,在这一片茫茫雪地里尤其显眼,傅雪忍不住“啧”了一声。
    其实东彦军再前进半公里左右,就是一条光明坦途,从那里到城池下方,都没有埋一颗地雷,无需浪费人力去引爆。
    但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许淳义还有些惋惜“埋了那么多雷,也没死伤几人,有些浪费。”
    傅雪解释道“地雷的目的是劝退,不是杀人。可显然劝退的效果并不理想。”
    她要是知道东彦光逃兵就有万余,就不会这么说了。
    步镇北命人好不容易开拓了一块宽敞的地方安营扎寨,一边命人组装望楼(为了弄清城内情况,进攻方需要在城外堆砌高于城池的土山或制作巢车、望楼,以时时了望敌情,供统帅调整进攻策略。),一边按老规矩命人前往城下喊话,劝人投降。
    哪知劝降的人还没靠近城池,领头的人就在半路跌进了一处陷马坑。
    陷马坑里有削尖的木桩,来人没能爬上来,侥幸活着的人策马转向,又得得得的跑了回去。
    傅雪无力的伸长胳膊招了招,遗憾的很“哎哎哎,别走啊!”明明绕个道就可以过来的,偏偏试也不试,一点诚心也无。
    步镇北此时已经接到了步若鸿的第一道旨意——增兵五万,速战速决。
    增加的五万兵早已与步镇北会合,但……呵……步镇北看到速战速决几个字,忍不住嗤笑出声。
    没过几日,第二道旨意到了——增兵八万,务必拿下一城。
    如果不算逃掉的万人,那便是合计三十万大军。
    攻城兵力需达到守城兵力的五到十倍,方有可能攻下城池,《孙子兵法》上面说: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北阴东关六道关卡,每个关卡不过两三万人,东彦在兵力一块上确实是相当够了,但步镇北一点儿也不乐观。
    首先这是绵延的关隘,不是单独的城池,没办法进行围困,做不到‘十则围之’,断绝敌方的粮草辎重来源。
    这注定就是一个拼国力的持久战。
    最吃亏的还是攻城方。
    北阴不同于南奏,南奏与东彦边界多水,南奏地势原因,加上自然灾害,城隘早就被洪水侵害,很容易被水灌城,因此东彦与南奏的战事,南奏败得很快。
    但北阴,准备充分得出乎步镇北意料之外,若不是知道是东彦为寻步天行方要开战,还以为这场战事是被北阴挑起的,否则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怎么可能会有如此充分的准备和布署。
    看来,北阴想摆脱东彦已经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