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品花
作者:雁无凭   负雪寒霜耐岁寒最新章节     
    步若鸿收到了北阴来的消息,是抄写的一整套北阴会试的试题。
    他认真看了半晌,觉得这题目出得既无深度,又无难度,但要结合北阴时政和国情,根本就没法答。
    譬如,‘论北阴历代各项发展的得失功过……’‘国家目前的税制……’,‘论当今律法’……这就是要考生们挑自己国家各方面的毛病,不曾了解和深受其害的东西,要怎么去挑毛病。
    挑得不对,不会掉脑袋么?
    换他去考,……也考不过。
    果然没过几日,当初派去参考的十人回来了九人,十分的羞愧“臣等有负重托,仅陈泊简得中进士,任户部七品主事。”
    步若鸿闻言也没有动怒,明知故问道“尔等均为东彦大材,何故连个北阴的进士都考不中?”
    那九人为难道“北阴所问尽是治国之策,我等对北阴所做功课不足,难以切中要点……故尔……”
    功课没少做,然而没做到点子上,说多了怕露马脚,说少了又平淡无奇,他们带着任务而来,过于小心谨慎,自然难以出众。
    “那陈泊简又是如何能中?”
    九人开始七嘴八舌“陈泊简的‘论人口买卖’及‘充盈国库’答得极好。”
    “‘文字狱’那道也答得慷慨激昂。”
    “但凡于钱有关的,答得都不错。”
    没敢说是因他破罐破摔,豁出去了,反而歪打正着。
    也就是说十个人里面,最沉不住气的那个,反而混进去了。
    譬如在‘北阴物价’一题中,就方方面面分析了早市上的小馄饨为何卖那么贵,他身为东彦人,本就有一种凌驾于北阴之上的优越感,于是气急败坏,借机挖苦北阴缺食少粮。
    北阴于吃食方面,确实是因为少粮而比其他国家卖得贵一些,这种现象也不是单凭一年的农耕可以改变的,还需要时间。
    步若鸿有些了然,他对北阴的六部有所了解,知道户部正是管钱的,陈泊简的父亲,正是东彦的治粟内史(掌诸谷物、金玉之贮,相当于国库司库),也是个管钱的。
    步若鸿问道“七品主事能否出入朝堂?”
    立即有人回道“听闻需五品以上才可出入朝堂。”虽然没有考中,但该打听的还是要打听的,对北阴的品级划分多多少少了解了一些。
    步若鸿依据凌云卫的品级代入了一下,哼了一声“这要熬到猴年马月?”
    又有人道“户部,由北阴当朝二公主暂理,陈泊简如今身在户部,若是得了二公主青睐,倒是事半功倍。”
    步若鸿这才面色稍霁“嗯,就这么办。”
    他如今不指望单靠陈泊简一人能在北阴搅弄风云,但好歹北阴的第一手讯息他能很快知道。
    ……
    圣京前不久举办了一场品花会。
    秀色坊主办的。
    起因是秀色坊的伙计站在店外揽客时,拦下了两名从前常光顾的青楼姑娘,还没说上两句,那两姑娘无视他的殷勤,边走边挖苦“与其这样当街拦客,不如学学人家香腮雪,筹办一场花魁大赛,象你们这般寒酸可不行。”
    这事便进了秀色坊明面上的东家,步镇北府中家生子为喜的耳朵里。
    他家将军夫人看他有几分经商头脑,才将秀色坊和一些铺子交给他打理,秀色坊盛极而衰,他比谁都着急。
    私下里调查香腮雪的背景,却发现和宫里有些关系,便不敢再往下查,虽然与香腮雪你来我往的打擂台,却从来不敢暗地里下黑手。
    这段时日,因为铅粉含毒被人刻意宣传扩大,导致秀色坊连青楼的姑娘都不大光顾了,将军夫人下了最后通牒,如果三个月内,不能起死回生,就要关闭秀色坊。
    为喜明知是香腮雪所为,却又毫无办法,只能命伙计们站在店外揽客。
    他乍听闻香腮雪要筹办花魁大赛的消息,便急命人去香腮雪打听,结果确有其事。
    但因为东家不在圣京的缘故,时间定在了三个月后。
    为喜觉得这种宣传方式极好,便想来个捷足先登,先举办一场品花会。
    于是花了不少银钱,联合圣京城内大大小小的青楼,又动用将军府的人脉请了一些风雅之士作评,从容貌、才智、谈吐、技艺各方面衡量,给那些参选的妓子们划分等级,评选出花魁。
    花魁的奖励是一千两白银,并提供一年免费的胭脂水粉。
    然后借机宣传秀色坊的胭脂水粉已不含铅粉,并当场用银子做了试验,这还是从香腮雪学来的鉴别方法。
    而且这方法至今还在香腮雪的门前张贴着。
    这场品花会一过,秀色坊的生意果然有了起色,但这品花会带来的影响,并不仅仅于此。
    起因是醉红楼的参赛姑娘们,虽未夺得魁首,却用精致的妆扮,令在场所有人惊艳不已。
    她们用额间的花朵和眼尾的色彩,呼应衣裳或配饰的颜色,终于让人意会到那些五颜六色胭脂的作用,和同色系搭配带来的高级感。
    而且品花会刚结束,香腮雪楼上就挂出了一幅巨大的绣品,不知是出自哪个名家的手笔,又用厉害的绣工,将这画一点一点绣成了双面绣,成了香腮雪的巨幅……海报。
    显然是早有准备。
    绣品上是一个用团扇掩了半面的女子,整幅绣品只有女子披散的、微凌乱的长发和半张玉白的脸,还有一只涂了丹蔻执着团扇的纤纤玉手。
    遮不住的是柳眉如烟和半抬的眼,眼尾是细长深黑的眼线和薄薄的粉色脂粉,衬得眼里像带了钩子。
    额间红梅相依,与那欲语还羞的眼相呼应,极为动人心魄。
    瞬间就吸引了圣京城内男男女女的注意,好些子达官贵人遣人来问,画上的女子是谁。
    待知道是虚构的人物,便失望的很。
    这让那些女眷们更加在意画上的妆容。
    含霜发明的印花玉件儿成了圣京最新的畅销品,虽然印上去的始终赶不上画上去的深浅相宜,但因着快捷、方便,所以不妨碍被销售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