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孟天冬篇(二十九)
作者:我系桑桑呀   六十年代女军医最新章节     
    虽然她那会儿还小,但是已经到记事的年纪了。
    同在一个城市,之后很多年她都没有再见过她爸爸和弟弟。
    上高中之后她偷偷的去大学里面找过。
    但是看见她爸爸的时候却不敢上前去。
    她看着她爸爸温和的拉着她弟弟的手,柔声细语的不知道在说什么。父子两人大手牵小手走在绿荫道上。远远看着美好的就像一幅画,让她没办法去打扰。
    她已经忘了当初爸爸妈妈离婚的时候到底是出于什么心态主动的选择了妈妈。
    但是她能记得是自己主动选择了妈妈抛弃了她爸爸和弟弟。
    她一直想着好好学习,因为她爸爸和弟弟在大学里。她的目标就是要考取那所大学,到时候在同一个学校里就能经常见到。
    可是从那一回之后她就改变了想法,报考学校的时候,换了一所学校。
    知道她去学校找钱华庭父子,孟舒音气的发疯,说她是个养不熟的白眼狼。
    所以,算了吧,互不打扰才是最好。
    没有她和她妈妈,她爸爸和弟弟看起来过得很好。既然过得很好,就不打扰了吧。
    她妈妈总是说跟爸爸之间缺少理解,爸爸对她不够包容。后来这个叔叔对她倒是很包容,她说往东绝对不往西。
    哪怕一个在邮政一个在学校,工作上的事情也是她说了算,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但是这样的人相处起来到底有什么意思呢?
    孟雅茹虽然刚刚二十二,但也是个参加工作的成年人了。学校里单位里也不是没有人追求她,多少也懂一些了。
    然而正因为懂才越发的不明白妈妈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看着挺聪明的一个人,那么聪明的一个人却做出了这样匪夷所思的选择,真的让人理解不透。
    不过大人的事情有大人的选择。每个人的人生都由自己选择。别人,哪怕是儿女,都没有办法干涉。
    她唯一能坚持的就是自己只有一个爸爸。没有人能跟她爸爸相提并论,谁都不行。
    一声叔叔让孟月宁弄了半天。心里微微叹了口气:“那你,有没有去看过钱叔叔和嘉和。”
    “我以前去看过的。”但是后来就再也没去了。
    永安道:“嘉和现在挺好。他现在已经是小有名气的小画家了,进了中国书画院,书画院的院长亲自指点他。
    钱叔叔还给他办了一次画展,弄的挺好。”
    钱雅茹点了点头:“是啊,我听说了。”
    她妈妈一直都在说,说她爸爸不会带孩子。钱嘉和跟着他这辈子算是废了,算是毁了。
    一个没有文化的文盲不是不可以在这个世上立足,只是会寸步难行,举步维艰,比别人要付出十倍百倍的艰辛,才能把这辈子的这条路走出来。
    然而她看见的听到的都不是这么一回事。
    她爸爸为嘉和选择了一条最适合他的路。
    随后她笑了笑:“不说这些了。说说你们吧。姐姐很厉害啊,我总是在电视上看见你,有时候还会看见苏叶。”
    孟月宁从小就是被人夸着长大的。谁夸他她她都不会不好意思,因为已经习惯了。再说她自己也觉得自己挺厉害的。
    摆摆手道:“说来说去就是个工作,每一行的表现的方式不同而已,不存在什么厉害不厉害的。每一个能用自己的力量来展现自己价值的人都厉害的很。”
    孟雅茹又问了一声:“姐姐结婚了吗?”
    孟月宁愣了了一下。
    苏木忍不住笑出声:“连个正儿八经的对象都还没有,跟谁结婚啊?”
    孟月宁这才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
    “不好意思啊。”
    “没事没事,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现在没结,以后肯定会结嘛,迟早的事情。”
    她决定了,新的一年无论如何也要把自己的终身大事敲定下来。矮子里面拔高个子,总能选出个与众不同的来。
    不能老是让别人拿着这个事来笑话她,让她反驳都无从下嘴,一点底气都没有。
    话刚刚说完就听见了楼下的声音
    苏木站起来往外看:“大姑来了。”
    要说血缘关系,真的是件很奇妙的东西。
    孟月宁跟孟天冬那个性格真的一点都不随自家爸妈。
    小时候还看不太出来,现在越大越是这样。想来想去就是随了孟舒兰这个姑姑。
    都是大大咧咧,不管男女老少,跟谁都能打成一片。那个嘴巴一天到晚叭叭叭的能说的很。而且都是人还没到声音先到,太有特点了。
    孟舒兰夫妻俩刚刚坐下没说了几句话,一听说菖蒲在厨房里忙,孟天冬和他对象在厨房里搭把手,忙不迭地就要往跟前去。
    边走边夸赞常小满,那好话跟不要钱似的。
    “要说命好,还是老三跟阿蒲命好。年纪轻轻的孩子都有对象了,那孩子长得又好看,又能干,聪明又大气,真的是要叫人羡慕死了。”
    孟今章笑道:“你羡慕什么?你都是抱孙子的人了,羡慕我这个儿媳妇还没进家的?”
    孟今朝就不乐意了:“你们俩别在我跟前显摆啊,大过年的让人难受就不合适了。”
    他大姐有孙子了就不说了。老三比他还小了,儿媳妇一只脚就跨进门了。他们家两个小的就不说了,大的想想都让人头疼死了。
    “行行行,我不跟你显摆。你们在这里聊着,我去厨房瞅一眼。那小丫头做的东西可好了,我去长长见识去。”
    今天就他们夫妻俩来的,姑娘已经出嫁了。儿子和儿媳妇还有孙子又是一家人。
    三十初一在这边,初二回自个家去。人家也有亲戚朋友要走动。
    说好了初三回来跟他们一起到两个舅舅这里来拜年的。这不还没到初三吗?计划赶不上变化。
    厨房蒸笼已经搭上了,还搭了两层。
    这道凤凰卧雪常小满以前不止一次见厨子做过,但是她自己从来没有亲自上手去弄过。
    能用的调料他都用上了。
    味道应该不会差,至于能不能跟原本的那道菜味道一样,她也不在意了。虚幻和现实是有差距的 ,这些年她一直很清楚。
    除了这一道菜她还准备了两道。
    一道青山卧龙,一道红梅映雪。
    菖蒲感叹于她的讲究,大概这就是专业和普通人的区别。
    不止做菜的工序讲究,切菜的方式讲究,连菜名都这么讲究。
    简简单单的黄瓜都能让她整的气势恢宏。
    黄瓜片在她手底下都能整出别样的花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