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成家的意义
作者:我系桑桑呀   六十年代女军医最新章节     
    菖蒲笑着点点头:“挺好。等你爸稍微好一点了,我们就一起回去。”
    至于孟今辰答应不答应,那都不重要。
    早先给了他选择的机会,尊重了他的意见。 但是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让他重新振作,还是留下了后遗症,影响越来越大,自个儿摸到了一条不太正的路上去了。
    那么现在他就没有资格再去做选择。
    由着他在床上死去活来的疼了两三天。痛哭流涕的哭的大人小孩都烦了,菖蒲才给他用药。
    这边距离首都那边不近,路上要走好多天,来时已经耽误了那么久,那么就不可能在这长时间停留。
    附近的该转的转了,孟今辰在岗位上的情况还有为人处事一些事情也打听的都差不多了。
    趁着他们对象来探病的时候,老两口好好的打量了那姑娘一番。并且很热情的给了见面礼。
    将准备好的该给他们置办的东西能置办的都置办了,不能置办的就折成了钱留给了孟今辰。
    该训的训过了,孟今章也懒得管了。能不能改得掉,好也好坏也好,那就看孟今辰自己的造化了。
    他跟菖蒲讲:“我这辈子真的很少跟自家人动手。。前后一共三次,全都揍在他身上。
    第一次的时候是那一年苏木跟苏叶刚刚生下来的那年,他登报跟家里断绝关系。第二次是我去接他的时候,第三次就是现在。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半辈子都过去了。
    一个人要走的路,前进的步伐是没办法因别人的干涉而去改变的,从来都是由自己的内心在安排,由自己的脑子在抉择。
    如果他能引以为戒痛改前非,不管是在哪里都能好好的。如果不能,那就这样了,造下的孽也只能由他自己承担,影响不了别人一点。”
    倒是孟先念临走之前又去看了恢复的还算不错但是依旧不是太合适的孟今辰。
    老爷子坐在那里看着他,叹气了好几声:“我年龄大了。你不愿意回去我也就只能来这么一回了。我这个年龄这个情况,已经是土埋到脖子根儿的人了。指不定哪天一觉睡的两眼一闭就过去了。
    你们都大了,各有各的家庭和事业。走得远还是走得近以后就只能看你们自个儿的了。
    既然喜欢人家姑娘,那就把该给的都给人家。领完证好好过日子,好好的待人家。
    远的不说,你就瞅瞅你三哥和你三嫂。
    你三哥早先的时候的婚姻也不顺。可是人这一辈子,哪有那么多顺风顺水的时候,多数都是坎坎坷坷,只有经历了坎坷才更能清楚,怎么脚踏实地的把路走稳。
    你三嫂也是他自己后来谈。两个人看对眼了,走到一起,风风雨雨的这么多年。
    孩子也生了几个,两个人别说动手,就从来没红过脸,过日子向来都是商商量量的。
    虽然都挺忙,但是对家里的照顾,对孩子的教导就从来没有疏忽过。
    你没在家里呆过,不知道那几个小崽子小时候多么难管。可是这会儿大了,没有一个长歪了的。
    这就需要两个人同心协力,相互体谅,互帮互助,这也就是成家的意义。
    另一半是陪你度过余生的人。是不管风风雨雨,任何时候都能陪在你身边的。所以不管你的脾气是什么样子的,不管你这一次长没长记性得没得到教训能不能改正过来你都要记住。
    你是一个成年人,也是一个正常的人。人之所以被称之为人,是因为懂得克制。克制自己所有的坏脾气,不能为的便不可为。只做自己该做的事。
    不管是夫妻还是别的关系,只有相互尊重,相互忍让包容,才能走长久。”
    这些话不知道孟今辰到底听进去没听进去,但是能说的也就这些了。
    生儿育女的意义就是生命的延续。能陪在身边送他们最后一层程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做到的。
    也许这一面就是最后一面,以后可能也都见不到了。再见的时候,那就已经是天人永隔了。
    孟今辰什么话也没说,只有眼泪跟决堤了似的不住的往外涌。
    孟先念看着他:“把你的猫尿收起来。男儿流血不流泪,不管有多少成就,我希望你做事堂堂正正硬气一些,不要做个软骨头,不要做个孬种!”
    该做的都做了,该说的也都说了。
    该走的也得走了。
    孟远山走之前来看他,壮着胆子爬上炕抱了抱他:“爸爸,我也要走了。我走了,你看不见我了就不会再难受了。
    等我考上大学,有了本事,我就回来看你。是他们不好,以后你不要再难过了。跟阿姨结了婚好好的,再生几个你自己的孩子,好好爱他们。”
    孟今辰看着他,红着眼睛,伸手把他抱过去,紧紧的抱在怀里。
    “我不是个好爸爸。去了首都那边要听三伯跟三伯母的话,跟哥哥和姐姐好好相处好好学习。”
    说完松开他,艰难的抬手在枕头下摸索了半天,摸了个信封出来:“这是给你的,你带着。”
    他不是养不起孩子,他只是后来没法用心了。
    总不能什么都让家里帮他担着,钱还是要给的。
    回首都那天,孟今辰能勉强下床,他那对象也来了,扶着他站在门口,目送着一家老少远去。
    孟远山上一次坐火车是从首都来新疆,那会儿他还小,印象全无。
    这一回是离开新疆去首都。
    坐在卧铺上,通过车窗看车窗外景物一点点倒退,听火车碾过轨道的声音,他离那个生长了这么多年的地方越来越远了。
    前进的方向是未来,心里是对未来的憧憬和仿徨。
    回首都,离开学时间已经不远了。
    孟天冬已经自己可怜巴巴的打包滚去学校报到了。
    钱华庭也不在首都,所以提前回来的钱嘉和也住在这边,跟永安一起。
    苏木苏叶他们仨一回来,家里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
    这一路上,孟远山跟苏木和苏叶已经很熟了。
    年龄相仿的男孩子,亲情就算了,友情是会来的很快的。
    跟这俩熟了,到大院里也就不生了,很快就跟哥几个打成了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