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大调整
作者:我系桑桑呀   六十年代女军医最新章节     
    因为地势的缘故上面稍微高一些,从食堂外面的空地上去需要走几个台阶,那边刚刚装上木门,就是后面要收拾出来的供销社。
    菖蒲只看了一眼就先去了食堂里面。
    说是职工食堂,但是这会儿还是搞建设的兵团同志在吃饭,一个大院子分成了好多下,暂时的应该还是按着连队划分。
    菖蒲在那边遇到了三营的司务长王东海:“司务长!”
    “唉,小菖同志,这会儿还没到饭点,你来干啥?参观?”
    “对,参观!”
    “哈哈哈,那看出来点啥了没?”
    菖蒲四下瞅瞅:“啥都没看出来啊!”
    王东海道:“进了食堂,下面连队就合并了,原本一个连一个炊事班,现在变成了一个营。”
    一个营那人就多了。
    王东海也忙着呢,跟她闲话两句匆匆离开。
    菖蒲回去之后才听梁振华道:“不出意外,内迁到这边来支援建设的职工应该明天就会到了。这边组织结构这两天要进行大调整,有一部分搞建修的士兵要转成工人跟内迁职工一起进生产区进行培训了。”
    “梁院长你的消息好灵通啊!”
    要知道这人来了没两天啊。
    梁振华哈哈笑,没跟她细说缘故。
    梁振华说了这么一嘴菖蒲并没有在意,她又不去生产区做职工。只不过下午的时候再去小院子那边她就发现了,李工他们几个人全部都不在屋子里,看守的人除了大门口站岗的,屋子门口已经没人了。
    不止几位老同志不在,勤务兵也不在。
    菖蒲没好直接进屋去看,从边上绕到后面,才发现那被砖头堵住的后门不知道什么时候开了。
    原本放在屋子里面的机器全部挪到了后面生产区重新安置,李工他们从现在开始不是搞实验了,是要上手传道授业了。
    炮兵团指挥部那边的黄耀宗调去了厂区,宋安华这个参谋长变成了指导员,本职工作除外还得抓政治工作。
    建设兵团那边的指挥部里面的人也有好几个身先士卒,从军职转到生产区那边,率先过去安排指导,又是一个六人组,要尽快将厂区的领导班子组建起来好安排下一步的工作。
    炮兵团是借调来支援的,领导班子人数本来就少,虽然说宋安华接手了黄耀宗的工作,但其实是分担在了三个人身上,于是就更忙了。
    跟建设兵团那边开会,把控进度,计划建设这些都要占据大量的时间。
    好的是这一次迎接内迁职工的事情交给临时走马上任的生产区领导班子,不需要这边再配合,也算是省了一点事。
    但是通电的事情就迫在眉睫了。
    电线杆早就埋到跟前了,但是架线需要电厂那边的人。
    从电厂到牛头岭这边的大山深处,那真的不是一般的远,靠着电厂那边安排的电工,都这么长时间了,线都还没接过来。
    孟今章安排人去了几次,又留了人在那边打下手,进度依旧没有任何提升。
    因为这边派过去的人根本插不上手,想要学一下自己搞?那边根本不买账。
    上面的命令?
    命令在哪呢?谁看见了?
    总有那么些人就是要跟你反着来不服从的。
    这边人员都到位了,还没法通电这不是要命吗?
    不管是他们搞建修的还是生产区那边马上开始搞生产的都是计划建设中的一部分,哪一部分都不能缺不能浪费时间。
    孟今章是开车带人出去的,身上带了枪。
    那架势,大概那边再这样拖进度不配合,他真的能当场把人给崩了。
    菖蒲出来泼水的时候看见车子走的,拉了好些人,但是她不知道去干什么去了。那样子也不大像出去采购的。
    反正太阳刚刚到头顶的时候,有车子回来了,还不止一辆车,车上拉的都是人。
    一看就知道,来了!
    卫生院四个人都站在路边上抄手看热闹,菖蒲还跟了一段,看着车子将人拉上去,一直拉到了山梁那边的生活区。
    菖蒲就远远的看了一眼,看着黄耀宗他们在那边忙着,她转身回了卫生院。
    卫生院这边也不是那么清闲。
    除了照看三个伤员,偶尔会有人头疼脑热的来拿药,或者干活伤了的。
    这些都算是稀松平常的小事情。
    梁振华这个院长给下面三个人开了个小会,主要就是关于工作区域划分。
    他想按着正规医院的办法那肯定是行不通的,不管是人手还是条件啥的都有限制。
    但是多少还是可以借鉴一下的。
    “小林你负责捡药,账目,小菖你继续跟进李工那边,等通电之后他做了最后的复查再确定方向。除那边之外,卫生院这边你跟小胡轮流坐诊。”
    胡维安问:“那老师你呢?”
    “我?我事情多了去了?哪里需要我我就在哪里。”
    他就是个打杂的,哪里需要他他就顶上去。
    眼下就只能这样安排了。
    卫生院这边暂时还没有申请经费,申请了也够呛,穷啊!
    这些仪器和药品都是他们花尽了心思弄来的。后续补给他还没头绪。
    菖蒲是炮兵团那边调过来的,工资应该是那边发放,他们三个是个什么章程他还得去问宋安华。
    支援归支援,该有的不能少,他们也要养家糊口的。
    “还有什么意见都说出来。”
    林茵茵道:“我没什么意见。”反正都是干活,记账这种事情她虽然没干过,但是大概了解了一下这边的情况之后她觉得也不算艰巨。
    建设人员看病吃药是不需要走账的,只需要做登记就行。
    账目主要还是针对的后面的生产部的职工。
    药品价格检查费用什么的她也都清楚。
    不管是直接给钱还是记账到时候从工资里面直接扣,这个都还需要跟那边沟通。
    菖蒲也没有意见:“不过,小胡大夫要是没有特别的事情耽搁的情况下我们最好是排个班,不需要我坐诊的时候我大概是需要进山的,一年四季都有药草需要收割,没办法一直蹲在卫生院里面。”
    这么多人,还在陆续来人,谁还没有个磕磕碰碰头疼脑热的。
    她也看到了他们带来的那些西药,都是常用的,品种看着不少,全不全不知道,但是数量不多。
    经历了一波疥疮之后,菖蒲对县医院药品供给有明确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