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公主的逆袭29
作者:九日安然   快穿之末世死后,我被系统选中了最新章节     
    为此,敏和在院子里一天都郁郁不乐的。
    齐威回来,看着敏和的样子,还以为是今天母亲让她去服侍用饭,才会不高兴,毕竟之前用饭的时候,老夫人也只是让她和别的嫂子们在旁边站一下,就让下去了。
    刚刚回来后给祖母请安时才知道今天祖母并没有让媳妇,孙媳们服侍,今天是各自在自己的院子里用的饭。
    而母亲也终于有机会,教导了几句自己的这位公主妻子。
    所以一回来看到敏和的样子,齐威直觉她是为了世子夫人今天让她服侍而不高兴。
    “公主,我回来了,怎么了这是,有什么不开心的告诉为夫,为夫给你出气去。”齐威半抱住敏和。
    “驸马回来了,也没有什么,就是等你回来,有些无聊了。”敏和并不愿让他知道自己不受父皇母后的待见,虽然对宫里不满,她也知道,那是她的靠山。
    只不过她不知道,她虽然没说,但是等第二天她带着侍书给世子夫人,老夫人请安去后,齐威就搂着侍棋几句甜言蜜语,把小宫女哄的晕头转向的把什么都说了。
    不知道等敏和知道这些的时候,会不会后悔之前拒绝皇后安排的嬷嬷一起出嫁。
    ……
    “啪”手狠狠的拍在桌子,随后又是一阵噼里啪啦的瓷器碎裂声,守在太极殿外的宫人一个个的噤若寒蝉,生怕发出一点声音惹了里面帝王的怒火。
    “皇上息怒。”地上跪着的黑衣人大着胆子劝了一句。
    却让安顺帝的怒火更盛三分,自从那次在太后的寿康宫头疼了之后,虽然被众太医诊脉之后,都说没有查出来什么。
    可作为一个惜命,又想修炼长生不死的帝王,却并没有放弃追查。
    这一查不要紧,虽然他早知道镇国公府有嚣张,却也没想到他们有那么大的胆子,竟然敢与敌国勾结,把军队的武器私自贩卖给敌国。
    这是安顺帝怎么都不能容忍的事,现在的问题是怎么在不让人怀疑的情况下把镇国公世子给召回京都,到时一定要诛镇国公府的九族。
    “皇上……奴才还查到了一件事。”黑衣人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把自己查到的消息都说出来。
    “还有什么,一次都说了。”安顺帝勉强压下心中的怒火,对跪在下面的人说道。
    “在查镇国公府的时候,奴才们查到最近两年,三皇子和五皇子曾多次出入过镇国公府,每次都是夜间,待的时间一到两个时辰不定。”
    如果说听到五皇子时安顺帝还镇定,那三皇子也参与其中就让安顺帝不解了,毕竟老三在小时候落了一次水,从那之后身体就虚弱,太医曾言明他的身体需要好好保养,不然恐不长寿。
    “你确定是老三?”安顺帝又确认了一下。
    “回皇上,确实是三皇子,而且……而且为此奴才还特意探了三皇子府,发现三皇子在自己的院子时并没有在外时表现的那么虚弱,而且府内有不少的谋士,三皇子府的守卫更是非常严格,在下面的人探了几次都差点被发现后,是奴才亲自去,才能到三皇子所住的主院。”
    安顺帝知道黑衣人什么意思,他并不怀疑黑衣人的话,但是对德妃也有了看法。
    三皇子落水时才只有四五岁的样子,就算现在三皇子的所为是他自己的意愿,但在他成年前的一切,就是德妃所为了。
    虽然知道儿子们大了,就会对自己屁股下的椅子有想法,却没想到连自己的妃子都能在那么久以前开始布局了。
    既然老三的病弱是假的,那老大呢,他的体弱又是真的假的?
    记得老大是从胎里带的弱症,安顺帝现在有些怀疑是不是柔妃从她怀孕时就开始布局了。
    毕竟能从皇后和这么多的后妃里脱颖而出,生下当朝的大皇子,柔妃绝对不是像她封号一样柔弱美丽,不然也不能护着老大长大成人。
    一时间安顺帝又把所有的儿子想了一遍,顿时觉得所有的儿子都不安分。
    而此时这里发生的一切,都没有逃过赵峥的耳目。
    他知道现在是时候把镇国公世子给弄回来了,这样才能尽快让安顺帝动手,不然等他自己想办法,不定要什么时候呢。
    三天后,镇国公府的二爷就替自己的世子大哥向安顺帝求情,因为镇国公病了,且很严重。
    “哦?镇国公病了,之前怎么没有听说,也没有请御医?”安顺帝问道。
    其实是镇国公是昨天病的,这病来的气势汹汹,本来是由镇国公府的府医诊治,压根没有找出病由也没有诊出是什么病后,以为是毒,找了城里对毒有研究的有名的医者也没有查出来后。
    齐二爷压根等不及来皇宫向安顺帝请旨,就派人去了所有没有当值的太医的家里,把他们全都叫到了镇国公府给镇国公看病。
    现在安顺帝问起,齐二爷只好跪地请罪:“回皇上,是微臣太过心急,昨天府医和民间医者都对父亲的病没有办法,只好请了没有当值的太医们去府上诊治,只因也没有办法医治,且根本找不出病因。
    父亲现在已经晕迷了,连药都喂不进去,还不知能撑到什么时候,臣就怕……,求皇上恩典兄长回来探望父亲。”
    如果镇国公醒着,是不会让齐二爷在这个时候来求安顺帝让长子回京的,这个时候才应该牢牢把握住边关才对,只不过因为镇国公从小对长子的教导很是上心,怕其他的儿子会跟长子争权,所以只是放任。
    一直到他对皇位有了心思后,才惊觉家里只有长子有本事是不够的,应该全家齐心协力才行的时候,才对别的儿子开始教导起来。
    但那时已经晚上,儿子们的性情已经定了,虽然不出事的时候看起来做事也有模有样,但是一旦没有人给他们做支柱的时候,缺点也就暴露出来了。
    就像现在一样,本来的定海神针倒下了,齐二爷并下面的其他人都慌了神。